在趣店上市之后,莫名其妙形成的舆论风暴之后,一个月内关于现金贷的两大监管重拳落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后不久,12月1日晚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统筹监管,开展对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很多人认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特别是现金贷业务将遭受重创,受伤最大的会是巨头们吗?
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2017年前三季度,蚂蚁借呗的运营主体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蚂蚁小贷”)净利润44.93亿元,为去年全年净利润的两倍多。2014、2015和2016年,蚂蚁借呗的净利润分别为5.05亿元、9.77亿元和19.24亿元。对比A股上市银行,蚂蚁小贷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已经超过了杭州银行、贵阳银行等7家银行。在资产质量上,蚂蚁小贷的借呗消费贷款债权不良率(逾期90天)在2015末、2016年末和2017年4月末分别为 0.53%、0.58%和0.48%,近两年及一期的借呗消费贷款债权不良率平均数为0.53%。
另外一家在互联网金融上具备实力的是腾讯金融,腾讯旗下的微粒贷通过红包方式提升用户量。曾经的一个活动中,只要拉50个好友获取微粒贷额度,就能得到一台iPhone7,每拉一个人头,邀请和被邀请人各自还有5元的红包,也因此获得了很大的收益。2017年8月,微粒贷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从累计放款数据来看,今年5月份就超过3600亿元;前4个月收入18.6亿元,净利润达5亿元。。
从原理上将,花呗和借呗都是依托支付宝消费支付场景而衍生出来的金融增值服务,属于是有金融场景、有指定用途、有客户“门槛”、有抵押(有明显的风控),并不在本次整顿的“现金贷”范围之内。花呗”业务是基于消费支付场景推出的信用消费产品,用户在淘宝、天猫以及线下商家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在用支付宝支付时可选择花呗,可享受41天免息期以及分期还款服务。借呗,则在消费支付基础上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进行授信,客户在可贷额度内可随时支取贷款,笔均贷款金额约3000元。
我们看到的是,随着非法的不合规的互联网业务被强监管,甚至不得不推出舞台,正规的大型互联网金融公司会迎来更好的发展空间,历史已经多次证明这一点。
在几年中,不管是备付金统一监管,还是对二清的严查,不管是限制P2P,还是打击虚拟货币,大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都能够全身而退,而且都会在整顿之后获得新的发展良机。这主要得益于像蚂蚁金服这样的互联网金融巨头从来都是将合规放在第一位,从不挑战金融底线,更不会为了业务的发展而游戏人生,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下获得了稳健的成长机遇。
另外一方面,也不得不看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即便是现金,也说明其存在很大的市场需求,这些以大数据、风险控制为基础的金融科技公司,能够为那些被排斥在传统金融市场之外的人群提供很好的金融服务,这是“及时雨”,在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刺激消费等方面实实在在发挥些积极作用。
每一次监管,都是巨头们获得新发展的好机遇。互联网金融是剩者为王,而剩下的一定是规规矩矩做人做事的合规巨头,这也是金融业千年的发展规律。
作者简介:马继华,公众号:北国骑士(Nknight), 2008年搜狐优秀博客;2009年移动互联网影响力人物;2010年LBS最具影响力博客;2010年通讯产业十大名博;2010年通信领域网络十大人物;2013年互联网百强自媒体;2015年腾讯科技最具影响力自媒体;2015年通信圈自媒体大神;百度百家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
作者:NORTHERN KNIGHT人来人往相逢太短 等不及茶凉若常驻北国骑士陪你走完这一场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北国骑士。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