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之家 。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微信号:jrzjcom
文|zora
比特币的使命之一就是离开传统的银行系统。 但讽刺的是,没有传统银银开立的账户,买家根本就不能购买比特币。
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想要通过本国法定货币转换或投资比特币的人都必须,或者在最初的时候依靠传统的银行业务。
由于世界各地的银行都开始担心比特币违反了反洗钱规定和KYC规定(严格了解客户),以致于它们在与比特币相关的创新企业打交道时都变得更加谨慎。而加密货币这种“受制于人”的状态就意味着,一旦交易所的银行账户被冻结,其比特币业务也会相应受损。
近期,香港地区的比特币交易所就感受到了来自当地银行的“挟制”。在没有给出明确理由的情况下,一些比特币交易所就遭遇了“拒绝开户”以及“冻结现有账户”等一系列麻烦。
香港的加密货币交易所Gatecoin称,它们的员工在九月份接到恒生银行代表的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帐户被暂停并且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虽然该公司此前已经有其他银行账户被冻结,但这还是第一次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就中止了合作。
不久之后,Gatecoin在富邦银行的备份账户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被强加了远远低于它们需求的每日交易限额,相当于直接关闭了帐户。
该平台客户听闻消息之后直接联系了警方,因为它们担心Gatecoin会重走日本比特币交易所Mt.Gox的老路,后者在2014年崩溃破产。
Gatecoin营销负责人Thomas Glucksmann称这是对他们的业务的一个重大干扰。
“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的客户基数增长了两倍,比特币的价格也在上涨,客户存款的金额也在增加——这个时间冻结账户再糟糕不过了,”Glucksmann说道。
同样的,香港汇款公司Bitspark在银行账户上也遇到麻烦。创始人George Harrap强调:“银行业务是比特币领域的一项珍贵商品。”但现在他们不得不求助于欧洲的银行。
香港的比特币企业家表示,在当地银行冻结或关闭账户之后,他们将被迫在海外开设银行账户开展业务。然而,即使最终能找到合适的欧洲支付处理商,比特币平台也要花两到六个星期的时间才能用来向紧急的客户转账。
而银行方面,对此作出的大多数回复则是,他们在遵守监管要求和账户尽职调查 ,并且避免直接处理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汇丰银行的发言人则直接表示,它们对“虚拟货币交易的兴趣非常有限”。
目前,部分香港比特币交易所可以说是处在灰色地带,这令与其合作的传统银行选择敬而远之。
笔者此前在文章《人类已经无法阻止比特币了》(https://news.jrzj.com/200797.html)中提到,虽然国内的比特币交易所已经被政府暂停交易,但比特币市场流入的人民币并没有减少。
原因在于部分香港交易所仍允许人民币充值,并且在身份限制上对内地投资者并不做严格要求,身份认证形同虚设,这导致大量的内地客户涌入了香港交易所,香港比特币交易异常火爆。
尽管香港的比特币交易所声称,它们非常赞成执行严格的反洗钱政策,并且做了很多客户尽职调查,以确保每一次进出银行的汇款都与平台注册的客户的姓名联系在一起。但事实证明,香港比其他地区更容易买卖比特币。
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在注册交易账户时都需要严格的身份认证,且必须是本国居民才可以注册,虽然香港的监管部门虽然也有类似规定,但交易所并没有严格执行。此外,某些平台似乎是专门对内地投资者“大开方便之门”,而其他国家的投资者,例如美国IP地址就不能在这些平台注册及买卖。
自11月初以来,比特币的价格一直徘徊在7500美元左右 ,与去年同期相比,数字货币的交易价格上涨了近970%。近期比特币的价格已经冲上了8000美元,而且还在不断创造纪录。
此前,经济学家们就一直在警告比特币处于一个巨大的投机泡沫中,而监管的介入随时有可能打破这个泡沫。对于传统银行来说,只有当地政府承认比特币,给予它们所谓的“安全感”的时候,估计它们才会“有胆量”和比特币交易平台展开合作。但在此之前,交易平台仍需要渡过没有银行对接的艰难时期。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金融之家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