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执行官井贤栋在第二届中国科技金融大会上做了《给世界带来更多平等的机会》的主题演讲。井贤栋对“科技带来‘数字红利’还是‘数字鸿沟’”做了探讨,他引用一组数据进行说明:在全球最贫穷的20%人口里面,70%的人拥有移动电话。“无论数字技术多么普及,一定有一部分人不能享受到。”他说,通过数字技术解决一大部分人的问题,同时应该用技术及通过教育和其他更有组织帮助的形式,让普通大众和每一个有困难享受数字便利的用户得到更好的服务。
演讲实录:
非常高兴来到今天这个会上,尊敬的朱院长、姚院士,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每次来清华都是觉得非常心潮澎湃,因为清华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就是我最梦想中的学校,所以后来在新的工作中跟清华有很多交叉,是至感荣幸的。
姚院士我们去年跟清华很荣幸地做了一个清华大学蚂蚁金服的数字金融科技的校级实验室,这个实验室落在清华的交叉信息学院,姚院士也是兼着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
其实当时我们的理念是看到科技的崛起很厉害,刚才姚院士有一句话我感同身受。以前我们认为科技是支撑业务的,科技是走在后面的,现在科技是推动业务的,给我们很多科技的人才,有机会能参与到最前沿去,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能够重塑这个行业。
其实我们自己这个实验室当时一想,我们看到美国的科技发展,很大一部分是高校和企业之间一起合作、相互成就的结果,我们跟清华当时的合作出发点是想能不能探索出来跨界合作,探索出来中国的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的模式,通过我们这个合作,能不能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做出更多的贡献,其实也是希望有机会能够把中国的自主研发的科技技术推向全球。
正好有这样的合作,所以今天来我觉得对我来说又多了一层更多的含义。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给世界带来更多平等的机会》,我们今天用科技做金融,到底想干嘛?到底想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或者是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是我们自己的理解,我们希望通过科技,今天能够解决更多人们平等发展的问题。
有本书叫《金融与好的社会》,罗伯特写的。我们觉得之所以是新金融,就加了一个“新”字,就是用新的技术、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推动能够让金融发挥出更大的善意,对人人平等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我想简单用我们的实践做一点儿报告和分享。
这边用了一个词叫做“谋生性营业”,这是最近看到《人民日报》有一个文章叫《谋生性的经营》。全国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小商小贩为了养家糊口走街串巷,我们看到这些其实是非常草根的谋生的营业者,包括无数的小微年轻的创业者,小而分散,聚集起来规模却非常巨大,他们其实是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实体经济因为他们而更有活力。
但是这个问题就来了,这些非常碎片化的个体,他们非常碎片化的需求,怎么样能够用科技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怎么样为他们提供一些金融支撑?我觉得科技的发展为碎片化的金融需求能够带来机会。
图片中我们看到这个年轻人是在珠穆朗玛峰山脚,他在那边登山,他开了一个小店,做一个小的个体经营。以前他要去附近的一些网点的机构服务,来回要走半天,其实是很不方便的。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他其实用金融科技在服务于全世界来的游客,我们看到他今天跟在大城市里面其他的个体创业者也享有同样的金融服务,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
这是云南昆明的一对情侣,他们在学校里开始筹备创业,白手起家做了一个影视公司。他们从网商银行先后借了11次小额贷款,每次几万块钱。我们看到蚂蚁金服小微企业、网商银行这块儿,过去几年为超过700万的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这样的小额贷款。
我们总结出来左边的模式是“310”,这是金融科技的一个模式,是3分钟的申请,1秒钟到账,0人工干预。那天我们跟一个来自于欧洲(美国)的同行交流,他说“310”在他们以前理解起来是3个礼拜申请,1个月审批,拒绝率可能很高。所以今天我们的“310”在科技时代的含义,真的是非常巨大的、极大的降低了门槛,提升了服务的效率,提升了整个金融对所谓小微新兴创业者的支持。
为什么能做到这个呢?和刚才姚院士介绍的一样,其实是今天的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这些技术在深刻地改变信息的搜集、风险甄别(风险识别)的方法,包括欺诈,这些模型的计算,金融成本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改变。结果是所谓包容性的金融得以巨大的发展,让金融更加具有包容性,真正去服务到80%没有被服务好的人群。
除了上面的案例以外,今天的科技其实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多了一层另外的含义。很有意思,我想还是借着案例说个实践。
我们是在联合国,去年G20九月份的峰会之前跟联合国做了一个发起,当时就是“数字绿色金融”的推动,我们看到底怎么样利用数字化的平台能够让每个人有更多绿色的行为。我们后来做了蚂蚁森林,一年多的时间有超过2.3亿人参与,大家每个人步行,可能用移动支付去缴费,省去了上街去出行的碳的消耗,这些绿色行为能够积聚能量,这些能量可以去森林里种树,积到一定的能量以后,就可以变成在沙漠里种了一棵树,这是真树,过去一年已经种了1000多棵树了,我觉得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可以让地球真的变得更加绿色,让每个人参与这种绿色的行为。
所以,我们有一个用户说,终于觉得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存在而变得不一样了,这是很精彩的一句话。
其实我们国家时刻强调把金融作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刚才我们看到了实体经济中这些非常碎片化的金融需求,我觉得我们怎么去规模性地解决它?我们是可以有很多办法解决单个用户的需求,怎么规模性地解决这么多碎片化的、小微的难以满足的需求?科技是最佳的方案。
我今天第一个环节想说的就是科技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普惠。
我们另外一个话题给大家分享的是,当我们看到科技带来很大价值,让金融变得更加包容,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些人说到底是“数字红利”还是“数字鸿沟”的问题。我们想用一组数据看看技术带来的“红利”。上面一句话是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在全球最贫穷的20%人口里面,70%的人拥有移动电话,比例超过厕所和清洁用水。
大家看到,今天由于科技的存在,由于它的覆盖面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所以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下面的表更有意义,显示了我们每种科技的发展在多长时间内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有一组数据,由于蒸汽机发明160年后,印度尼西亚(发展中国家)才能够得到便利;而电力产生60年以后,肯尼亚才通上电;计算机出现15年以后,应用到了越南。
而手机和互联网只花了几年时间。我们下面有一条曲线,1995年开始的是手机,差不多20年时间能够超越了,覆盖发展中国家人口比例超过了80%,超过了最上面一条供水改善的一条线。最后两条虚线,一条是互联网,一条是移动宽带,短短时间之内,移动宽带基本上10年的时间渗透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所以,看到今天跟科技所谓的普及程度,给我们在广泛的世界范围内看,能够应用科技带来的数字红利得到了极大的可用性。这组数据是北大做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数,大家看到左边的各个地区(这两个是中国地图,这是两年的对比,2011年和2015年的对比),不同颜色标出了四个发展程度,中国不同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程度,红色那个是最好的,第二个是橙色,然后是黄色,然后是绿色。你看到其实在2011年的时候,绝大多数中国地区还是属于绿色,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程度还是在起步阶段,只有极少数区域是红色的颜色,代表发展相对来说比较快,是80%(有一个指数的数字来衡量)。但是2015年看完以后,这个图的效果非常明显,整个中国各个省市应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得到极大的发展,更多的红色、橙色和黄色的区域,地区性的差异得到了大大的降低。我们看到今天的数字红利能够推动、消除地区性发展不同的差异水平。
所以,无论数字技术多么普及,一定有一部分人不能享受到(暂时没有得到很好的享受)。所以,我想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我们都应该真的为所有的群体带来平等的机会。
我们今天面临这个课题的时候,到底是“数字红利”还是“数字鸿沟”的时候,邓小平同志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引。所以我们今天通过数字技术解决一大部分人的问题,同时应该用技术,更多技术的发展以及通过教育和其他更有组织帮助的形式,让普通大众和每一个有困难能享受数字便利的用户得到更好的服务。
我们这边举了一个例子,这是一个视障的用户张先生,如果是科技发展好的话,真的是可以给人人创造机会。他当时出门的时候,每个口袋里家人给他放点儿零钞的,左边口袋里放了5块,右边放10块,上衣口袋里放1块钱,他出门的时候每次排队遇到了很大的困扰,其实他能分得这么清楚,因为他不想耽误后面人排队的时间,他在忙中会出错。
由于我们推了一个语音版的支付宝,其实是让他自己把视觉变成可以听的版本,可以让他能够每天出门的时候得到和每个普通人一样的服务,让他变得更有尊严(更加有自尊),使每个人得到的服务可以更加平等。
所以,科技的发展也会消除更多存在的鸿沟,科技是为了跨越鸿沟,包括收入、地区性发展差异、个体特征方面的差异,带来了更多的平等。这是我讲的另外一个观点。
第三个观点想分享的是,我从几年前开始说,我自己理解所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三大支柱。
第一,赋能的监管体系。
大家知道在“710”峰会上通过了一个“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所以所有的国家开始把数字技术能够推动普惠金融作为国家战略。又提到了几点:
1、把数字技术发展金融服务作为普惠金融的优先选择。
2、立法监管体系应该赋能和适度。
3、强调防范风险,加强消费者保护。
所以我们看到正好是三根支柱,我们监管这样的一个政策环境,所以更加可以应用金融科技。
我们看到中国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给全球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领先示范。中国的移动钱包,我们做了一个分层的KOIC,不同的KOIC水平能够用不同的支付金额、限额和不同的场景。所以这个地方是一个非常好的机制,能够让普通大众非常低门槛地使用最基础的金融服务,这是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我们看到全世界开始发展探索更多的机制,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等国家和地区开始考虑这样的机制,我们也谈了蛮久的时间。我自己觉得在中国可以真正实际推动这个机制落地,把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等科技能够应用到实践之中,包括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我们看到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的,能不能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方面有更多的应用?特别是为远在非常偏僻的山区、农村的地方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话题。我觉得这样一套非常有创新的政策环境有非常大的意义。
我刚才说科技本身(今天各位都是专家)能够发展很快,刚才姚老师分享的人工智能发展的东西,包括多方安全计算,当我第一次听到多方安全计算的时候,我是跟我们公司的AI头儿聊天,我说是不是真的是这样?我也不太相信能做到这个事情,但是的确是这样的东西能做到,金融科技的创新能够为金融(不管是在创新、风控方面)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消费者保护是非常关键的,今天在金融科技时代,消费者保护不仅仅是局限于对资金、账户安全、交易安全的保护,更多了一层含义,就是对数据和信息安全、隐私的保护,这应该是每个人把这个东西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要回归到对消费者的安全保护,只有保护好消费者,创新才有价值,只有保护消费者,创新才可以知道。
所以,我想这三根支柱是彼此支撑的,能推动金融科技在一个市场里面发展非常重要的保障。
最后,我想分享几个概念,朱院长也提到了垄断性平台的事情,我自己觉得整个从金融科技第三方平台来看,投资、融资规模来看,整个平台包括陈生强(京东)、财付通都在这边,还包括所有在座的好多平台,我们全部加起来,我想跟今天整个金融市场的总量相比可能还只是百分数,可能连1%都不到的金额,一切才刚刚开始。
非常好的一个环境,今天我们看到包括所有的这些大的平台之间,还有各位所有的平台之间,市场有非常好的公平竞争的环境,这也是非常好的东西。所以,今天各个平台之间是互相充分、公平地竞争,没有一家能够主宰这个规则或者是怎么样,这是非常好的东西。
面向未来,今天一切金融科技发展才刚刚开始,如果未来我们是100的话,今天可能金融科技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才是1。我们看到今天所谓的传统银行,其实他们不是,他们是科技驱动的行业,最近不管是平安、招行,定位在金融科技,把金融科技作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把金融科技作为整个创新和发展动能,看到金融科技里面的生态变得越来越多元。
我今天稍微有点儿遗憾,我刚才在想,今天我们在这边发言的这些嘉宾好像都是来自于互联网公司的,我觉得金融科技绝对不是互联网公司所拥有的,金融科技应该是为每一个机构都有的。面向未来,每一家企业都应该用金融科技的思想,用科技来驱动,用一些新的思想驱动,金融开始为每个大众服务,更加普惠、包容、透明,这样的理念能够帮助行业共同升级。
所以,在新金融的道路上,我们今天一切才刚开始,没有竞争者,更多是同路人。我们希望把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放到最高的位置,把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们一起共同努力,能够用科技给我们打造一个美好的新金融,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好,给更多人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的机会。
谢谢大家!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