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舟)网贷天眼9月5日获悉,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称“协会”)近日向会员单位下发了关于《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 资金存管系统规范》(下称“系统规范”)征求意见稿、《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 资金存管业务规范》(下称“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指出,2017年2月,银监会发布《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但各相关机构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不同程度的难处,且当前市场模式种类繁多,社会各界迫切呼吁出台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相关规范。为了推动网贷资金存管业务的有序发展,有效规范行业合法合规经营,互金协会特编制上述规范。
主流存管模式仅一种满足要求
网贷天眼注意到,意见稿提到了文件出台的大背景:存管业务缺乏统一标准,市场模式种类繁多。实际上,这一“痛点”被行业内人士吐槽已久。
据网贷天眼统计,截止到8月下旬,完成银行存管系统上线的网贷平台共计332家,占在运营平台总量的19.06%(详细报道见:独家:332家P2P平台上线银行存管)。而布局网贷资金存管业务的商业银行共有35家,对接平台最多的超过70家,最少的仅有1家。由于每家银行在存管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能力存在差异,导致网贷资金存管市场上出现了多种模式并存的现象。
简单来说,P2P平台与银行的存管合作目前有3种方式,一是银行加第三方支付的联合存管模式,二是银行直连模式,第三种是直接存管模式。
“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联合存管模式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或P2P平台在存管银行开设一个对公存管账户,平台的借款人和投资人在支付机构开立虚拟账户,存管银行并根据平台发出的相关指令完成充值、投资、提现等功能。其中,银行仅负责监控资金流向,第三方支付机构负责提供支付结算、运营维护等服务。存管指引下发后,联合存管模式被判为不合规,必须进行整改。
银行直连是指P2P平台直接与银行开通支付结算通道,不需要充值和提现。在交易过程中,投资人直接通过银行在线交易,回款时,资金直接返回投资人的银行账户。银行直连模式不涉及任何第三方,资金直接在用户和银行间流动。但这种模式对平台要求较高,目前采用的很少。
直接存管是目前网贷平台和银行之间合作的主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投资者或借款人在注册平台账户时,银行就为其设立了独立的子账户。当投资者投资或充值时,页面将自动从平台跳转至银行网站,用户的交易密码则由银行掌管。在此过程中,平台无法接触到用户的资金。
存管银行不能来者不拒
网贷天眼注意到,意见稿第五条对存管银行的资格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意见稿明确要求,“存管人应具有明确的总行一级部门,该部门负责全行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的管理与运营,不得委托或外包其他机构代理管理与运营“。
此外,意见稿规定,存管银行应对接入网贷平台提供基本的审查工作。平台工商部门登记的经营范围必须明确为“网贷信息中介”,且已在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完成备案登记,并获得相应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网贷天眼此前曾报道,目前全国范围内网贷平台尚处于整改合规期,备案工作尚未正式展开。据媒体报道,部分地区已有网贷平台开始变更工商登记,确立网贷信息中介身份。
存管核心环节必须在银行页面完成
在开设账户方面,意见稿要求,存管人必须在汇总账户下为每个出借人、借款人和担保人分别开立子账户。这意味着此前部分平台的存管“大账户模式”不合规,必须予以整改。
在开通银行存管流程方面,意见稿规定,存管人应在存管银行自有网站页面为客户开立子账户,包括但不限于为客户进行身份校验、开立资金存管账户和设置交易密码等环节。
这一要求意味着,开设银行存管必须有跳转到银行页面这一步骤,开设账户、验证密码等核心环节必须在银行页面上完成。此前,网贷天眼曾列举了3条鉴别银行真假存管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要有跳转步骤。不过,网贷天眼在测评中发现,仅有小部分平台在开设存管账户时会跳转到银行页面,大部分平台的银行存管账户设立过程都在平台页面完成,没有跳转步骤。这部分平台接下来如何整改,我们将继续跟踪报道。
银行应上报平台超额行为
意见稿还要求存管银行承担起对平台违规行为监控的责任。例如,存管人应对平台超额行为进行监控,存管银行可采取单笔监控、累计监控或定期监控等任一方式,确保平台向单一自然人借款不超过20万、单一法人组织不超过100万。意见稿还要求,发现平台超额行为,存管银行要及时报送各地监管部门。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网贷平台超限现象一直是监管的老大难问题。大额标的鼻祖红岭创投更是因无难以做到合规,7月底被迫宣布3年内退出网贷行业。即便是去年8.24监管层要求执行限额令以后,大标仍然满天飞,其中不乏很多知名的大型互金平台。还有部分平台虽在监管压力下主动对融资金额做了调整,但仍在悄悄通过拆标、隐藏融资主体信息等方式突破限额规定。
网贷天眼此前曾根据互金协会披露的68家平台交易数据,对限额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详见报道:88家信披平台资产转型艰难:29家平台仍超限额)。结果显示,截至7月31日, 68家网贷平台中,人均融资金额在100万以上的平台仍然有29家,占比高达42.65%,比重偏大。虽然有历史大标的因素在内,但限额令下发已经一年多了,表明网贷平台在限额方面整改进度比较缓慢。
此次银行存管规范意见稿如果最终能够得到落实,有望彻底解决困扰行业的限额问题。对平台来说,在银行对资金流和融资主体信息流的直接监控下,借款人在单一平台继续超额融资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