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支付圈出现一则重要消息,微信支付今日正式支持用户在中国大陆的APP Store进行选购或订阅Apple Music。目前支持IOS 10.3以上版本用户使用。 这是继支持支付宝付款10个月后,App Store针对中国市场的又一大动作。2016年11月,中国App Store开始支持支付宝,而在2014年11月,苹果增加了银联支付选项。 为什么要接入微信?苹果通过腾讯方面在给虎嗅的书面回应中提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App Store发展最快,付费收入最多的市场之一。微信支付会给顾客带来简单、方便的支付体验。” 目前,大中华区已经成为苹果App Store全球第一大市场。苹果首席财务官Luca Maestri曾于8月初对外表示,付费服务用户数在过去的90天达到1.85亿,增长了12%。其中,Apple Music与iCloud的营收增长相当可观。Luca Maestri认为,这归功于引入了包括支付宝在内的更多的支付方式。 在目前国内支付市场由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双寡头垄断的情况下,苹果和两者的合作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Apple pay于2016年2月18日入华,同时苹果和中国银联正式宣布合作。至今Apple pay入华已经一年多时间,但其在中国的遭遇,和在美国的境遇迥然不同。 今年2月,一份来自波士顿零售合作伙伴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美国,Apple Pay 刚刚超越了PayPal成为当地移动支付市场新老大。数据显示,目前全美已有36%的商家开始支持Apple Pay,而同期PayPal的支持率为34%。而在一年前,Apple Pay的这一比例还不到20%。 最新数据显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市场份额达90%以上,两者占据支付市场主导地位。而苹果开发的Apple pay仅占据不到1%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如果Apple pay 在统计口径中算作银联体系内)。 事实上,对于用户来说,使用以Apple pay为代表的NFC支付比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为代表的二维码支付更加方便、快捷。NFC支付不需要联网,省去打开支付宝和微信APP,点击“扫一扫”或者“我”——“钱包”——“收付款”等环节。 然而为什么Apple pay没在国内兴起呢?在零壹财经《二维码支付对战NFC支付,谁主宰下一个十年?》一文给出了具体的解释。除了NFC设备和苹果在国内的渗透率低,最重要的还是由于用户本身的习惯。 根据腾讯和阿里巴巴2017年上半年的财报得知,微信和WeChat用户已经突破9.63亿,支付宝的实名用户达4.5亿。4月12日,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 预测,Apple Pay的NFC用户的数量将在今年内翻番,在年底达到8600万。由此可以看出,苹果的用户数与微信和支付宝相比还相差甚远。
以上种种情况下,都促使苹果和微信支付、支付宝的合作,有利于双方互利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苹果和微信支付因为赞赏分成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今年6月,苹果在最新的苹果商店条款中正式将“打赏”功能列为应用内购买(IAP)中的一种,并表示苹果公司将从中抽成30%。截至目前,iOS版微信至今仍未恢复打赏功能。 关于赞赏一事,苹果在给予虎嗅的回应中这样表示,“根据现有的《App Store 审核指南》规定,微信支付还不能用于打赏微信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需等到微信接入我们提供给所有开发者的应用内购买系统。”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支付购买app,但不可以用微信支付给公众号打赏。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