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贷款上万元……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发展,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分期贷款平台悄然“走红”。与此同时,大学生因网贷违约被告上法庭及其他不良事件也屡有发生,一时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校园网贷”的高度关注。对“校园网贷”,是一棍打死,还是规范发展?本文对“校园网贷”问题进行了探讨。
“校园网贷”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产物,它适应了互联网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因此不应“一棍打死”。大学生通过分期付款和网络借贷可以适当缓解大学生们的资金压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们的契约精神和守约意识。但与此同时,由于当前大学生消费教育工作仍显滞后,因此难免会助长一些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导致相互攀比和“面子”消费,严重者会出现违约行为和不良信用记录,引发许多负面问题。
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但“校园网贷”推崇的是超前消费和贷款提前使用,一旦消费欲望膨胀,大学生便会陷入连环债务之中。容易诱发恶性事件,扰乱正常校园秩序。不同于其他贷款平台,校园网贷平台将借款方锁定为没有固定收入来源且社会经验缺乏的在校学生。一旦学生出现难以清偿的情况,贷款平台容易采取极端手段,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校园秩序,而且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容易给当事学生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如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大学生“裸贷”现象。“校园网贷”缺乏必要的风控措施,容易造成“跑路”。由于部分校园网贷平台实则是民间借贷的“校园化”,其平台本身并未被纳入既有的金融监管之中,平台缺乏必要的信用审查和风险控制措施。
“校园网贷”消费乱象的症结,首先在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不成熟。其次是高校教育的缺失。第三是监管的缺位。
对“校园网贷”应辩证看待,及时引导,使其回归于规范与合理的路径上。针对“校园网贷”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针对施策,科学干预。
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及时纠正过度消费甚至负债消费观念。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保护,切勿使用个人信息替他人贷款。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教育管理。有关部门要大力加强对网贷行业的规范和监管,防止其误导大学生进行非理性消费,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做好对经济相对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工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制度支撑,建立健全既有共性需求、又能体现个体差异的资助体系,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筹集专项基金,满足学生拓展学习、创新创业等发展性需求。(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胡莘然)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