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6年以来,为了生存各个平台动作频频。“去标签化”,似乎成了这些处在生死边缘的企业不约而同选择的突围路径。
通过抛弃“P2P之名”来换回声誉,成了生存于这个时代的大部分网贷平台都期望获得的结果。
而一番精心打扮后的“改头换面”,又能否为这些企业带回真正的市场格局呢?
1.更名换姓
近日,某互联网金融老兵平台对外公布更名为“财富星球”,并将战略定位从原本单一的P2P业务拓展为大型综合性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集团。
这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讨论,也使得人们开始猜测即将到来的“更名潮”时代。
而这样的事件却不是孤例。
数据表明,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大约有10余家P2P企业为平台选择了更名,这里不仅包括像业内老大这样的“陆金所”、链家旗下的“链家理财”,还有老牌平台“金融工场”等等。
这些渗透在P2P大市场圈内的不同体量、不同服务人群以及不同业务种类的企业,无一例外的将目光瞄向了“更名换姓”这个大战略动作。
虽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平台更换名字会对经营多年的市场认知造成冲击,也会影响一部分老客户的流失,但在这些平台运营者眼里,“迂回进攻”才是进行更名换姓的主要目的。
如何通过一次战略动作,顺利通过监管、找到新的市场定位,从而抓住新一波用户,显然比更名所丢失掉的原有市场认知度更加重要。
这些人认为,“更名”的未来利益要远远大于当前利益,而“更名潮”恐怕也将在不久的将来而到来。
2.层层剥茧
实际上,P2P企业更名潮的背后,仍然有多重象征性。
某网贷平台负责人透露,这些企业转型的原因,有明,亦有暗。
从明面看来,市场的蛋糕在日益减少,收益率日益降低,本就使得平台单纯依靠高息等手段获客难以持续。而再加上前有BATJ四大巨头的强势布局,后有主打消费金融新业务的互金企业的崛起,更是让P2P企业的生存空间一缩再缩。
某网贷平台负责人认为,收益降低使得原本就忠诚度不高的用户流失速度加快,而BATJ涉足互金领域,更是让市场瓜分的速度进一步加速。
在一些投资人群里,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像“利息又降了,还不如去××大平台”这样的对话,这部分具有风险意识和品牌认知的投资人认为,与其去搏那多余的1%-2%利率,不如稳稳妥妥地投以BATJ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企业。利息虽低了一些,但至少不用担心跑路。
又或者,意识超前的投资人开始尝试智能投顾、消费金融等新型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回报率、选择丰富性,还是科技含量,P2P都已无法满足他们的投资胃口。
所以明面之下,大部分P2P平台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业务单一、收益降低、品牌吸引力不足。
而在暗面之下,这些生存问题可能更显锐利。
一些负责平台日常运营的从业人员表示,如何进行品牌升级,吸引新客户,还是属于其次的发展问题。对于这些平台来说,最基本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活下去。或者说,怎么死,才不会全部死完。
而这些从业人员透露,所谓的转型,实际上是在重整业务格局,好顺利通过监管这道坎。
譬如824文件中,就曾规定,严格禁止网贷平台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禁止代销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等理财产品。这一道规定就打死了不少有代售业务的平台。
一些原先涵盖了基金、信托、保险等多个理财种类,但如今也不愿意这些综合类理财业务的平台,只能以“集团化”作为“迂回战术”的借口,以躲过监管的检查。
某平台负责人曾透露,为了迅速抢占市场,几年前不少平台大量引进基金、保险、券商资管等产品,而有些P2P业务仅占整个平台所有业务的5%都不到。对于那时的P2P运营人来说,平台就是个“筹资端口”,只要背后有充足的资产,这些资金就会源源不断地进来。
所以与其砍掉这些已经成熟的业务,不如索性摆脱P2P的标签,转型成综合性互联网理财平台。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如若顺利躲避掉监管,那么整个企业的发展生态将丝毫不受影响;而如果为了合规剥离P2P业务单独成立一个公司,至少弃了P2P这颗“车”,也不会对企业这个“帅”产生什么根本性影响。并且在未来的上市路上,P2P也不会成为企业又一道新的阻拦。
当然,持同样想法的还有另一批P2P平台。
这些平台原本仅有P2P这一项单一业务,但受制于整改的资金和运营压力,平台负责人只能在整改期内保留P2P业务,以求最基本的生存,同时找寻新的资产,或是资金,往多元化格局的路上摸索。
某平台负责人透露,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不少平台就频频对接新的资方,希望通过强势资金的入驻来完成对于资产端的重整,更有不少平台开始往消费金融、智能投顾方向转型,以期通过新业务的加入,来彻底扭转平台的性质,成立集团化格局,以躲开网贷监管的追击。
这些现象不仅存在于大部分平台中,也是充斥在近一年整改大潮中的主要心态。
大量的平台,仍然在最后一年里,为了生存而不断“努力”。
3.长路漫漫
虽然“更名”对于平台来说,是一个看似高达上的转型之措。但这在许多资深投资人或业内人士看来,依然深藏着不容小觑的问题。
首先,一些平台在所谓的“转型”或是“集团化”过程中,并不是做到了真正的资产更新,而是将原有的不合规资产经过包装,来达到“更新换代”的错觉。最显著的就是“P2P平台扎堆金交所”现象。
资深人士透露,金交所产品中所谓的发行方,往往都是平台自身的关联企业,而其底层资产的实质比我们日常在P2P平台上所见到的可能更为模糊、失实。所以那些表面看起来高大上的“更名转型”策略,恐怕实质里仅仅是一个“偷梁换柱”的手段而已。
其次,牌照的获取也是这些转型平台面临的另一大问题。
比如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相关人士就表示,公司的平台已经提前实现集团化运作,旗下有公司已经在基金业协会备案,且获得综合类牌照,已经成功备案多只产品,而且还即将获取公募基金销售牌照。
但随着这类需求的增多,牌照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牌照的获取也已不再那么容易。要想以综合性业务打下江山,或许P2P平台面临的不仅是资产端压力,牌照压力也很有可能是横亘在路上的又一道坎。
而纵然经过了这一个个难关,这些平台或许仍然逃不脱“穿透式”监管的监督责查。
虽然很多转型后的平台在面对严格的监管政策时,会称“我们不是P2P”,或者称“P2P只是我们很小的一块业务”。
但事实是,受到“穿透式”监管的影响,这些平台的底层资产或是小部分P2P业务依然难逃监管的“魔爪”。
与某网贷平台负责人谈起该问题时,他认为,目前的监管策略是透过业务表面,去看业务实质是什么。比如说是P2P网贷,那就是点对点业务,就必须受到网贷监管细则的监管;而如果是基金、信托、保险等其他业务形态,则可能是对接保监会、银监会等其他监管部门。
所以纵然是综合性理财平台,也不能完全躲避掉监管,很有可能将面临多个监管部门共同监督的局面。
更名,虽然只是整改大潮中一个愈演愈烈的现象。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却如同其他转型策略一样,反映着这波整改潮中的不安、从众和茫然。
或许只有静待一年后的整改完成,我们方能略见其中“英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