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资本涌入但盈利模式存争议 共享充电宝是风口还是泡沫?)
争议和质疑中,共享充电宝成为继网约车、共享单车后又一个让资本几近疯狂的目标。
自从5月4日,聚美优品CEO陈欧以3亿元投资拿下共享充电宝街电科技60%的股份后;5月8日,Hi电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当日,小电科技宣布也在5月初拿到3.5亿行业内最高融资。不过,值得疑问的是,都是共享类企业,为何共享充电宝在进入公共视野之前却争议重重?
资本密集聚焦
即使外界对共享充电宝争议不断,但资本仍然持续投入。
据公开数据统计,从3月31日到4月10日,共享充电宝在10天时间,5笔融资,超20家机构入局,融资金额逼近3亿元。宣布打造共享充电宝的企业也从原来的几家,瞬间上升至近20家。
而在进入5月后的一周左右,共享充电宝有再一次证明了其融资能力。
5月4日,聚美优品CEO陈欧以3亿元人民币投资共享充电宝街电科技,占街电60%股份,陈欧出任街电董事长。5月8日,Hi电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光速中国领投。同日,小电科技宣布在5月初拿到3.5亿行业内最高融资。
记者注意到,在这一轮的共享充电宝融资过程中,一向热衷于扩张的BAT中的两家也已布局。先是腾讯成为“小电”的战略投资方,而“来电科技”则是和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信用免押金服务。
在共享充电宝多轮资本的围剿之下,目前北京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5月17日,记者走访北京市场时发现,目前北京市场的商场、高铁、火车站、机场、景点、医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都已经出现共享充电宝的踪迹,此外,记者还发现在北京的部分餐厅、咖啡馆、酒吧等也有充电宝的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场上的共享充电宝大致有三类,分别是移动模式下的共享、固定场景下共享和固定场景下的固定共享。
具体方法为,移动模式下的共享是消费者可以从A地借充电宝到B地还,其代表是“来电科技”;固定场景下的共享,消费者只能在A使用,且需要支付押金后借出,退还时从押金中扣除使用费用,代表是“街电科技”。而固定场景下的固定共享更像传统的机场充电器,不需要交付押金,扫码付费后就可以直接充电,代表是“小电”。
资本需求下的风口?
“共享充电宝之所以如此受到资本青睐,其实是资本需求的新风口,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一种资源的重新调整。”有业内观察人士对记者分析说。
在资本进入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同时,市场对于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充满争议。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直言,共享充电宝对于消费者来说并非硬需,只是消费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所用,在如此多家的激烈竞争之下,如果说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呈稳定发展趋势,目前看来还需要更好的挖掘。
“虽然多家共享充电器企业将广告收益作为未来发展的赢利点,但由于现有的各个品牌的充电器在市场的实用率较低,很难形成规模性,广告收益也存不确定性。”另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如果说谁未来还能占有很大市场,那也是经过资本持久战最后的幸存者。
上述人士对记者直言,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充电宝不但面临着技术层面的变革风险,而且还是最有可能随时被替代的风险,特别是那些要求消费者提供网线的共享充电宝公司,随时都有被充电端口代替的可能性。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