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勒索病毒还未收场 内幕已经足够惊人

(原标题:【解局】勒索病毒还未收场 内幕已经足够惊人)

勒索病毒“WannaCry”(永恒之蓝)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恐怕是这几天影响力最大的公共安全事件了。

从上周五晚上开始,侠客岛岛友群之一的学生群里,勒索病毒爆发的消息就已经传开。当时的病毒感染多在校园网范围内,由于临近毕业季,很多实验室、学生的毕业设计和论文都惨遭毒手。过去的一个周末,岛叔的不少朋友,都被拉回公司或单位加班加点打补丁,防止周一工作日“开机潮”引发的大规模感染。

尽管如此,15日一天,在新闻报道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国内不少高校、加油站、火车站、自助终端、医院、政府办事终端等被此病毒感染的消息。

事件

关于病毒的爆发原理,相信大家这几天也看了不少文章。简言之,这一蠕虫勒索病毒,通过针对Windows中的一个漏洞攻击用户,对计算机内的文档、图片等实施高强度加密,并向用户索取以比特币支付的赎金,否则七天后“撕票”,即使支付赎金亦无法恢复数据。其加密方式非常复杂,且每台计算机都有不同加密序列号,以目前的技术手段,解密几乎“束手无策”。

在全球网络互联互通的今天,受害者当然不仅限于中国。

据360威胁情报中心统计,从12日爆发之后,全球近百个国家的超过10万家组织和机构被攻陷,其中包括1600家美国组织,11200家俄罗斯组织,中国则有29000多个IP被感染。在西班牙,电信巨头Telefonica,电力公司Iberdrola,能源供应商Gas Natural在内的众多公司网络系统瘫痪;葡萄牙电信、美国运输巨头FedEx、瑞典某地方政府、俄罗斯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Megafon都已曝出遭受攻击。而根据欧洲刑警组织的说法,本次攻击已经影响到150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病毒版本的更新迭代,具体数字可能还会增加。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谁干的?!

2.jpg

黑手

没有答案。

用360核心安全团队负责人郑文彬的话说,勒索病毒的溯源一直是比较困难的问题。曾经FBI悬赏300万美元找勒索病毒的作者,但没有结果,目前全球都没有发现勒索病毒的作者来自哪个国家。但从勒索的方式看,电脑感染病毒之后会出现包括中文在内十五种语言的勒索提示,且整个支付通过比特币和匿名网络这样极难追踪的方式进行,很有可能是黑色产业链下的组织行为。

勒索病毒是2013年才开始出现的一种新型病毒模式。2016年起,这种病毒进入爆发期,到现在,已经有超过100种勒索病毒通过这一行为模式获利。比如去年,CryptoWall病毒家族一个变种就收到23亿赎金,近几年苹果电脑、安卓和iPhone手机也出现过不同类型的勒索病毒。

虽然下黑手者目前还找不到,但其所用的工具,却明确无误地指向了一个机构——NSA(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美国国家安全局。这一机构又称国家保密局,隶属于美国国防部,是美国政府机构中最大的情报部门,专门负责收集和分析外国及本国通讯资料。黑客所使用的“永恒之蓝”,就是NSA针对微软MS17-010漏洞所开发的网络武器。

事情是这样的:NSA本身手里握有大量开发好的网络武器,但在2013年6月,“永恒之蓝”等十几个武器被黑客组织“影子经纪人”(ShadowBreakers)窃取

今年3月,微软已经放出针对这一漏洞的补丁,但是一是由于一些用户没有及时打补丁的习惯,二是全球仍然有许多用户在使用已经停止更新服务的WindowsXP等较低版本,无法获取补丁,因此在全球造成大范围传播。加上“蠕虫”不断扫描的特点,很容易便在国际互联网和校园、企业、政府机构的内网不间断进行重复感染。

又一个问题来了:NSA为什么会知道微软的漏洞,并且制作了专门的网络武器,然后这些武器中的一部分还落到了黑客的手里?

3.jpg

NSA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操作系统之一,Windows的构成动辄几亿行代码,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可能一个人说了算,因此出现漏洞是很难消除的。而Windows又是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操作系统,因此被黑客看中而研究漏洞并攻击获利,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作为美国国家安全局,盯着这个系统的漏洞也就罢了,还专门搞武器,这是什么道理?

事实上,在黑客组织曝光这一漏洞之前,微软自己也不知道漏洞存在。也就是说,只有NSA知道漏洞存在,至于知道了多久,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在侠客岛上的网络安全专家看来,很可能的情况是,NSA早就知道这个漏洞、并且利用这一漏洞很久了,只不过这次被犯罪团队使用了,才造成如此大的危害。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技术确实很强,在网络安全领域独步全球;同时,“漏洞”已经成为兵家必争的宝贵战略资源。

换言之,通过网络对现实发起攻击,已经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专利,而是已经发生的现实。不信的话,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斯诺登,披露美国政府对全球实施监控的“棱镜计划”的那位,就是NSA的前雇员。他证实的一则消息是,2009年,奥巴马政府曾下令使用网络攻击武器——代号“震网”的病毒,攻击了伊朗的核设施。其中原因复杂,简单说就是以色列设法通过马来西亚的软件公司,让伊朗购入了夹带着一病毒的离心机控制软件;2010年,病毒爆发,控制并破坏伊朗核设施的离心机如那件,最终造成1000余台离心机永久性物理损坏,不得不暂停浓缩铀的进程。

这也是史上首次通过虚拟空间对现实世界实施攻击破坏的案例,达到了以往只有通过实地军事行动才能实现的效果。而在去年,乌克兰的电网系统也曾遭到黑客攻击,导致数百户家庭供电中断。

NSA现在手中握有多少网络武器,当然是美国的机密。但根据维基解密的说法,不仅NSA手里有,CIA手里也有,他们的网络情报中心创造了超过1000种电脑病毒和黑客系统——这还是斯诺登2013年确认的数量。

8.jpg

13.jpg

因此,在此次“永恒之蓝”爆发之后,《纽约时报》的报道就称,“如果确认这次事件是由国安局(NSA)泄漏的网络武器而引起的,那政府应该被指责,因为美国政府让很多医院、企业和他国政府都易受感染”。

按照NSA的说法,自己的职责应该是“保护美国公民不受攻击”;他们也曾指责很多国家对美国实施网络攻击。但事实恰恰相反,被他们指责的国家都是此次病毒的受害国,他们自己用来“防御”的网络武器,则成了黑客手中攻击美国公民的武器。

用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的话说就是,“这次攻击指出了一个安全领域根本性问题,也就是国安局的监控是在保护人民还是制造了更多不可期的损害,甚至超出了其好处”。

14.jpg

警示

NSA当然应该反思,虽然他们到现在都没有出来表态回应。但更值得反思的是一个本质性话题:网络安全,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

就此次而言,美国政府内部的决策流程更值得被诟病。其内部有个简称为VEP(Vulnerability Equity Process)的流程,其用处是,当NSA或美国其他政府部门发现一个软件的漏洞,要走这个流程,决定是不是把漏洞公开。把漏洞公开,微软等厂商很容易就能制造出补丁,漏洞就消失了;不把漏洞公开,这些政府部门就可以自己留着用,用于“执法、情报收集或者其他’攻击性’利用”。虽然这一被奥巴马政府创造的流程既不是法律也不是总统令,但从2008年一直实施至今。

在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人民看来,这一流程显然是有问题的:这一近乎可以被称为“黑箱”的流程,整个世界的网络安全风险全由美国的内部机制决定,其他人不明不白地就被暴露在了风险面前。

对此,微软总裁Brad Smith也在自己的博客上愤怒地说,“如果这些政府部门继续躲在暗处挖掘全球电脑系统的漏洞,然后制成所谓的’武器库’用来攻击别国或是’买卖’,那么你们就是网络犯罪的帮凶!”

6.jpg

从这个意义上说,习近平多次讲“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绝对是有的放矢的。试想,这次病毒还是在可控范围内的,下一次如果网络攻击的规模更大、目标更明确呢?

从中国的角度看,在大多数人印象中,上一次如此规模的病毒爆发,大概还要追溯到十几年前的“熊猫烧香”。而像此次的病毒这样,一旦中招几乎无解、面临自身重要资料被“绑架”的严重情况,也属罕见。

而从各地的反应看,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显然也不一样。国家网信部门,以及上海、北京等省市,几乎在13日就发布了应急通告;15日上午发生的感染,中西部省份则偏多。也有业界专家指出,像政府、企事业单位、校园等机构,很多领导对网络安全的概念还停留在“电脑中毒了就找人杀杀毒”的地步,很多也觉得“有了内网的物理隔绝就没事儿”,观念和防护措施都相当滞后。

事情还未收场,引起的课题和震撼就已经足够多。这就像是一场公共卫生事件,是平时对安全的重视和组织程度,决定了瘟疫能在多大程度上扩散。不得不说,这是一堂非常生动、非常深刻的网络安全教育课。毕竟,今天我们的个人信息、资产、资料等已经越来越多地与电脑、与网络相联系,而这一过程却不可逆。

文/公子无忌

来源:侠客岛

12.jpg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5-16
侠客岛:勒索病毒还未收场 内幕已经足够惊人
侠客岛:勒索病毒还未收场 内幕已经足够惊人,黑客 网络攻击 斯诺登 病毒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