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凤凰科技 王玄璇
4月11日讯,诞生两年多,芝麻信用的存在感终于因共享经济刷出了历史新高。
直接起作用的是共享单车。3月16日,ofo宣布在上海地区,芝麻信用分达到650可免押金。3月22日,小蓝单车宣布芝麻信用分700以上可免押金。更早的时候,蚂蚁金服参与投资的永安行将免押金的线定在了600分。
租衣、租车、租房等共享服务也与芝麻信用开展合作。共享服装品牌多啦衣梦近日宣布,芝麻信用分700以上可免除300元押金,每月花299元就可以无限次租换衣服,每次最多3件。
小猪、蚂蚁、木鸟短租和途家等早已推出了类似模式,芝麻信用分达到600以上即可免押金。长租公寓平台蘑菇租房在上海推出了650分以上免押金的服务,其他长租平台如相寓和优客逸家的免押金额度则分别是600与650分。
一嗨租车和神州租车是650分以上即可申请免押金租车。
芝麻信用700分以上还可申请新加坡签证,不用再提交资产证明、在职证明或者户口本等复杂资料。750分以上就可以申请卢森堡签证,由于卢森堡是申根国家,所以持该国签证可在欧洲26个申根国家通行。
芝麻信用已经接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不久前芝麻信用发布的《全国城市信用免押服务报告》,全国381个城市已经开启信用免押服务,近2000万人已经享受过免押金的服务,合计免除押金已经超过150亿元。
发布两年的芝麻信用终于“扬眉吐气”
如果说租衣、租车、租房、办签证等还属于低频需求,使用频率高但押金却不低的共享单车大大增强了芝麻信用的实用性。
一方面,共享单车被说成是国民素质“照妖镜”,当押金不能成为人们保护单车的掣肘,ofo们急需引入新的信用制度。另一方面,芝麻信用已在个人征信领域默默耕耘了两年,个人征信拍照却迟迟没有落地,共享单车的出现提高了芝麻信用的使用率。
2015年1月5日,央行允许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8家机构进行为期6个月的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1月28日,芝麻信用开始在部分用户中进行公测,首推芝麻信用分。芝麻信用分的衡量包含了实名认证、学历学籍、日常购物消费、人脉关系、信用卡还款、职业信息等维度。
之后,芝麻信用分沿着金融和非金融两类场景发展。分别包括消费信贷“花呗”、小额借款“借呗”服务,和在租车、租房等领域中的合作业务。融360等多家金融机构都与牵手芝麻信用共同制定出个人借款的放贷额度。
如今6个月准备期早已结束,个人征信牌照却迟迟没有落地。
但芝麻信用并未就此止步。2016年下半年,芝麻信用推出了“灵芝”系统,放眼于企业征信。“灵芝”系统接入工商、司法、海关、纳税、运营商、企业经营等数据源,依托天猫、淘宝、支付宝,对小微企业信用状况做出评价。
征信体系为蚂蚁金服构筑“护城河”
芝麻信用诞生之初,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曾表示,“芝麻信用将是对传统征信良好、差异化的补充,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在中国,征信体系过于单一,覆盖范围有限,还需要不断完善。最权威的个人信用体系是中央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接入了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放贷机构。但数据量仍然有限,且很难覆盖人们的日常生活。
当人们的消费行为越来越多样化,芝麻信用等第三方征信机构就应运而生。
租赁、共享这类服务最需要信用的保证,如果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将个类服务连接起来,建立严格规范,给共享单车上私锁、将Airbnb上的房源弄得一团糟的事情也许就不会出现。
随着人们的消费方式从现金、刷卡到刷支付宝、微信,这类第三方征信机构也能积累大量数据,给个人信用打分。
按照井贤栋曾的说法,蚂蚁金服芝麻征信是顺势而为,因为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的平台上积累了大量网络经济下用户和商户的数据,值得 挖掘。同时,网络用户本身的长尾特征就可以支持普惠金融的实现,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触达更多更广的人群,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现在,由于大数据征信体系将带来更多金融场景,已经成为巨头鏖战的新战场。阿里系和腾讯系就在信用数据积累上展开竞赛。一个基于电商和生活场景,一个依赖社交和游戏等数据,都为自身的金融业务构筑了“护城河”。
但是在构建护城河的过程中,也有走得太快不慎“落水”的情况。比如让支付宝栽了跟头的社交尝试“圈子”——高于750分的女性用户才可以在圈子里发布内容和图片,却出现了大量大尺度照片,暴露了芝麻信用的刷分空间。
和共享单车、租房、租衣等业务合作,虽然圆不了支付宝的社交梦,但积极、高频的应用需求更能让芝麻信用发挥作用。社交让微信支付抢走了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但如果芝麻信用更加强大,就可以帮助支付宝留住更多用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