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风口下的机会:现金贷和消费分期将融合出新玩法?

文|爱分析

3月30日讯,近几年在消费金融这一风口下,各路玩家尽显神通,但无外乎两种主流玩法,即现金贷和消费分期。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在众多参与者耕耘下,消金产品种类也日益丰富。

尽管跑马圈地阶段尚未结束,入场早的消金玩家已经不再局限于最初的方向,而是开始横向扩张以覆盖更多的产品和需求。由此,消金行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现金贷和消费分期两种模式也开始逐渐交叉融合,行业涌现出更多新玩法和新机会。

按照期限和金额差别,将现金贷分为三类

目前“现金贷”一词被广泛热议,消金平台开展此业务大多采取线上模式,因此,本文所讨论的“现金贷”主要指线上现金贷。

按照定价、金额、期限等产品属性,可以将现金贷产品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笔均金额超过1万元,笔均期限超过12个月。

以宜人贷、51人品、功夫贷等为代表,这种产品期限长、金额大、利率低,相较其它类型产品,面临的线上欺诈风险暴增,对于平台风控能力要求较高。且产品验证周期较长,一般此类平台在发展初期会选择牺牲增长速度,以积累数据和模型,在一个完整周期后开始放量。

第二类,笔均金额为5千—1万元,笔均期限为6-12个月。

以蚂蚁借呗、微粒贷为代表,多数巨头系在推出信贷产品初期会选择这一区间,用户接近有卡人群,随着业务发展而逐渐放开白名单,并适当调整期限、金额等产品要素。

第三类,笔均金额不到5千元,笔均期限不到6个月。

这类参与者数量众多,并且还可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金额为3千-5千、期限3-6个月,以拍拍贷、给你花、信用钱包为代表;二是金额1千元左右、期限不足一个月,也就是“paydayloan”产品,此类产品准入门槛低、市场需求巨大,平台大多在一年后便可实现盈利。

由于前两类产品在初期需要较长验证周期,因此专注在这两个区间的平台数量并不多,绝大多数现金贷平台是集中在第三个区间,尤其是小额现金贷领域,导致现在提及“现金贷”便会直接等同于“paydayloan”。

消费分期类型中自建场景优势更明显

在消费金融链条中,场景无疑是离用户最近的地方。正因为此,众多以消费分期为切入点的平台,纷纷抢占消费场景。目前凡是与用户日常生活和消费行为相关的场景,几乎都已被各玩家进行挖掘和渗透。

首先,以场景属性区分,可分为投资型场景和享受型场景。

投资型场景,即未来可提升用户自身偿还能力的消费,如医美、教育培训等;享受型场景,纯粹反映用户消费意愿,并不能提升还款能力的消费,如旅游、数码3C等。

其次,以场景归属区分,可分为自带场景平台和与外部场景合作平台。

自带场景的平台,直接在“自家”场景加入金融产品,并且此类场景往往具备排他性,大大降低了流量成本。

与外部场景合作的垂直平台,无形中带火了场景方,当同一场景中的竞争者逐渐增多,就可能造成场景方赚取高额渠道费等问题,挤压分期平台的利润空间。

最后,以业务模式区分,可分为线上电商模式和线下垂直场景模式。

采取线上电商模式的平台,需要平台解决供应链、商品、物流等问题,进入门槛较高,但一旦进入的话,壁垒相对而言较高,相当于自建场景,并覆盖3C、生活百货等多种场景,用户消费频次比线下高。

采取线下垂直场景模式的分期平台,线下多数场景比较分散,其业务规模的扩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户、渠道的拓展,并且不同场景之间壁垒较高,向外拓展新场景时,需要重新投入大量人力和周期成本。

现金贷和消费分期在获客、风控方面存在差异

在消费金融中,获客和风控是影响平台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现金贷和消费分期在这两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是获客方面的差异。

现金贷和消费分期在获客效率上存在明显区别。一方面,在平台发展初期,分期平台要比现金贷更能快速精准获取用户。

当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场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在早期更有利于分期平台进行针对性获客。而现金贷在发展初期需要解决模型和数据问题,风险定价处于完善过程,获客效率不如消费分期。

另一方面,随着平台业务规模扩大,消费分期在获客效率上的优势便不再明显,逐渐与现金贷趋同,甚至不如线上效率高。

主要是由于后期提升获客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用户复购频次,扩大成本边际效应。这样不仅可以直接减少获客成本的重复投入,还可以随着同一用户借贷交易数据的不断积累,风控模型更为优化,风险成本也可以得到下降。

对比两种模式,线上现金贷解决的是用户全生命周期需求,用户容易对品牌产生认知,具有更高的粘性和忠诚度,那么现金贷平台打好基础后,相对而言更容易做到快速起量。

而分期业务的扩张取决于场景的拓展,线下无论是B端商户还是C端用户都比较分散,在发展后期很难做到快速扩大覆盖面,还是需要依托商户、门店的扩大才能形成规模效应。

同时,线下同一场景中存在多个分期品牌,而且线下消费分期产品同质化严重,用户主要是对商户和场景具有认知,对品牌认知度并不高,难以形成粘性。

因此,线上现金贷和电商分期模式的复购频次,要明显高于线下场景模式,例如,线上现金贷的复购率大多为50-60%,甚至最高可达到70%以上,而线下消费分期的复购率则多为20%左右。

二是风控方面的区别。

首先,反欺诈是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但现金贷更多是对人的风控,而消费分期则是对交易本身的风控,二者侧重点不尽相同。

线上平台面对的更多是用户多头借贷和恶意套现风险。线下风险点主要来自于人员的管理风险,销售人员更看重短期收益,并且并非平台自身员工。那么,门店和中介之间、门店和用户之间就会存在联合骗贷风险,场景渠道方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其次是风控手段,正因为模式和风险等方面的不同,二者在风控方式上也略有不同。线上主要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获取和分析用户的海量信息,做出信用评估;线下则是依赖前端人员的当面审核和用户提交信息,并结合后台线上系统进行信审。

另外,线上和线下在风控结果上也大不相同,这从衡量风控策略的重要指标——通过率上便可见一斑。线下场景分期的贷款申请通过率,要明显高于线上现金贷和电商模式,线下场景分期的通过率大多为60%以上甚至高达80%,而线上现金贷的通过率则为5-30%。

消费分期横向发展现金贷,驱动力更强

现在消费金融行业整体进入发展新阶段,未来增量空间巨大,对于消金平台而言,加强纵深发展固然重要,但尝试横向发展也成为提升竞争力的新机会。

因此,为了提高获客效率,扩大服务覆盖面,不少入场早的平台在打好某一种产品模式的基础上,开始尝试拓展更多的产品,现金贷和消费分期的交叉融合成为行业的新趋势。

同时,这种融合的新趋势更多体现在由消费分期主动向现金贷方向拓展,也可以说消费分期拓展新领域的动力要更强。

消费分期开拓现金贷最大的动力,来自于突破原有业务可能面临的瓶颈。一方面,当前线下各场景竞争激烈,在单一场景中纵向加深渗透率难度较大,而拓展更多类型场景,又会面临投入周期长、竞争同样白热的难题,业务发展天花板相对可见;

另一方面,现金贷领域处于高速增长趋势,增量需求巨大,进入门槛低,可以带动平台的整体持续性发展。因此,正因为存在较大市场诱惑力,以及突破瓶颈的必要性,消费分期平台更有动力拓展新路径。

而对于现金贷平台而言,这个领域还有较大空间,更关键的是耕好现有这块地,如何加大业务覆盖面,并没有太强动力投入到线下红海中去,即使有少数平台开展场景分期,主要也是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牢固用户联系。

三种方式进行现金贷和消费分期的融合

总体而言,两类产品模式的交叉融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电商场景与现金贷的结合。最典型的代表便是乐信集团,其最初是以电商模式为主,在积累一定用户基数后,为避免出现规模瓶颈问题,开发用户二次价值,扩大需求覆盖范围,开始开拓现金贷业务。

这种结合方式下,平台已经解决电商供应链的难题,那么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获客,虽然在前期可以通过原有用户转化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原有转化毕竟是有限的,要想持续做大规模,还要解决如何获取更多新用户的问题。

二是线下场景与现金贷的结合。这种大多是早期专注于场景消费分期,在线下形成一定规模化后,伴随着线下场景竞争白热化,逐渐开始拓展线上现金贷,捷信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等早期均以消费分期为主,在线下占据较大优势后,便开始拓展现金贷。

线下场景拓展线上现金贷在风控和获客方面均存在挑战,一方面,两种产品之间用户、数据存在较大割裂,尤其是线上难以识别申请人的真实身份,缺乏征信相关数据,需要重新积累数据和一定周期来验证模型,风控存在更大的难度;

另一方面,两种模式针对的用户几乎是两个群体,重合度较低,开展线上新业务还需要重新投入获客,时间成本较高,初期营销付出也较大,当然,此类平台中持牌系的品牌效应较强,无形中更能获取用户的信任。

三是现金贷和消费分期的结合。既有拓展电商场景的,例如量化派;也有开拓线下场景的,例如闪银、掌众金融等。这种融合的驱动力,更多在于平台具有一定实力后,为了提高用户粘性,扩大业务横向覆盖范围而产生的。

前者相当于尝试自建渠道,弱化线下场景的存在感,更深地绑定B端渠道方,并提供多种服务加强用户粘性,面临的挑战在于建立电商平台需要解决好供应链问题,用户体验可能难以把握;

后者的难度在于欠缺先发优势,并且线下各场景已接近红海状态,留给新进入者的空间有限,进展效果难以预测。

现金贷与电商场景融合更具联动效应

综合对比以上几种融合方式,爱分析认为现金贷与电商场景结合的方式,将更容易形成联动效应,对平台的补充作用更明显。

在获客层面,由于两个版块都是在线上进行,在发展初期现金贷用户可以由原来业务进行转化,并且用户在同一平台既可以使用现金贷产品,也可以使用消费分期,那么对于用户而言,便会增加对于品牌的依赖性,增强用户粘性。

在风控层面,由于在融合初期主要是注重原有用户转化,而平台已积累了用户的数据,尤其是信贷类强变量,两种产品之间的数据是打通的,有利于数据获取,并且随着业务整体的发展,两种产品的数据积累将更加完善,更有利于模型迭代和更新。

在市场层面,相比较场景分期的红海,现金贷的市场需求还较大,平台的高速增长并不依赖消费分期板块。随着现金贷用户体量的持续增长,即使消费分期转化率不高,也可以对平台增长起到补充作用。

另外,对原先专注线下场景分期的平台而言,拓展现金贷业务是其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然之路,虽然本质上是完全割裂的两条线路,但由于现金贷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平台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扩大发展规模。

总之,目前各消费金融平台都在积极寻找新机会,以期在激烈的竞争铸造更高的壁垒,赢得更大胜算,而未来究竟哪种玩法会胜出,行业还会出现怎样的新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3-30
消费金融风口下的机会:现金贷和消费分期将融合出新玩法?
近几年在消费金融这一风口下,各路玩家尽显神通,但无外乎两种主流玩法,即现金贷和消费分期。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在众多参与者耕耘下,消金产品种类也日益丰富。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