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只是看上去很美?竞争激烈利润比纸还薄

(原标题:共享单车:只是看上去很美?)

苹果CEO蒂姆·库克又在中国上头条了。本周二,他造访了中国的一家单车共享公司Ofo。在中国的单车共享市场上,有30家左右的新创企业正在为了市场份额和投资人的融资而激烈竞争。

库克试骑了该公司标志性的小黄车,会见了包括CEO戴威之内的几位创始人。他还在他的新浪微博官方页面上发了一条庆祝微博:“感谢Ofo团队盛情接待!感受到你们满满的正能量和使命感,让通勤更环保、更高效、更有趣!”

Ofo本月早些时候刚刚获得了4.5亿美元的融资,迈过了所谓“独角兽”也就是10亿美元估值的门槛。但问题是,像Ofo及其竞争对手这样的商业模式,在中国真的行得通吗?

在曾经的“自行车大国”中国,由于新的地铁线路不断竣工,加之私家车的爆炸式增长,最近这十几年,真正骑自行车出行的人早已变得越来越少。直到最近,中国的街道上才再次出现了不少骑行者的身影。与此同时,从事单车共享业务的创业公司也在中国各大城市涌现,漆成黄色、橙色、蓝色等鲜亮颜色的共享单车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风景,这些单车共享公司更是动辄拉到几亿美元的融资,其背后金主不乏红杉资本和华平投资这样的国际巨鳄。就在21日,中国最大的单车共享公司摩拜单车宣告正式打入了新加坡市场。

用户们很喜欢单车共享服务。他们可以把单车放在任何地方,单车上的GPS加上手机定位功能,可以让下一批用户轻易地在手机APP上找到它们。

不过经济学家们表示,单车共享的火爆现象之所以没有流行到美国是有原因的,因为它对于单车公司来说几乎不具有任何经济上的效益。

中国的这30多家单车共享公司都梦想着成为下一个滴滴出行(滴滴也是Ofo的投资方之一)。为了打败竞争对手和构建市场份额,他们的产品几乎和白送差不多。问题是单车共享跟滴滴这样的打车服务完全没有可比性。作为一家单车共享公司,你的注册用户越多,你就需要购置越多的单车。而你购置了越多的单车,像车子被盗或是被丢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这种问题就会显得越发重要。

北京大学教授杰弗瑞·陶森曾为沙特的阿尔瓦利德王子工作过。他表示,很难相信这些单车共享公司竟然获得了这么多的融资。他最近还对有关单车共享的问题进行了一番剖析。以下是他的部分观点:

? 单车共享业务没有网络效应。它跟Facebook和Uber不一样,没法光靠用户的涌入实现平台的增长。他指出:共享单车的规模“无法显著降低每个单位的成本结构。”换句话说,摩拜或者Ofo每额外增加1,000名用户,他们就得相应采购更多的单车。规模经济对单车共享业务是不起作用的。

? 单车共享服务的定价太低了,这些公司要么根本不盈利,要么利润比纸还薄。以摩拜和Ofo这两家最大的单车共享公司为例,租一辆单车每30分钟的费用只有5毛到1块钱人民币。而单车本身的价值却不可谓不贵。据称去年摩拜单车每辆的成本大约是3000元人民币,不过据说这个价格已经有所下降。假设每辆单车每天被人使用5到8次(这其实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很多车子最终都被停在远离交通热点的地方),那么收回成本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Ofo的车子成本更低廉些,大约只有250元人民币左右。即便这样,它也需要好几个月才能收回成本。另一方面,共享单车的成本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还要雇人把车子骑回到交通繁忙路段,找回丢失的车子,做好防盗工作,以及应对层出不穷的政府新规——因为北京以及其他不少城市都出现了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占用人行道的问题,让各地官员深感头痛。

? 竞争者的蜂拥涌入。共享单车是很难做到差异化的,市面上这些公司也无非就是围绕单车的造型、舒适度和应用软件做做文章。市场上的共享单车公司根本无法组织新进者的涌入,而且市面上差不多已经有了30家左右的共享单车公司了。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3-24
共享单车只是看上去很美?竞争激烈利润比纸还薄
共享单车只是看上去很美?竞争激烈利润比纸还薄,共享单车 ofo uber 自行车 单车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