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zora
3月14日讯,虽然目前不确定接下来Fintech(金融科技)领域还会发生什么行业 ,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AI)将会在其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Fintech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海外版称呼,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该领域。
根据咨询公司埃森哲的报告,2016年全球Fintech企业获得的投资增长了10%,达到232亿美元。其中,仅中国的Fintech企业就参与了55笔交易,总共获得了100亿美元的投资,占到亚太地区投资总额的90%。美国Fintech企业紧随其后,在过去一年共获得了62亿美元的投资。欧洲地区虽然被英国脱欧进程拉了后腿,但融资总额也在去年增长了11%,依然是世界金融科技发展中心。
相比于银行、保险和信贷公司这些传统金融机构,Fintech公司的优势在于领先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精神。在这些热衷于Fintech的初创公司中,随时会诞生下一个独角兽。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机会遍地都是,竞争也在升温。在这个技术为王的时代,AI作为更加先进的技术自然成为了Fintech企业的新武器。
竞争白热化
随着Fintech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该领域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以数字支付为例。在美国,数字钱包和支付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业内先驱PayPal正面临着来自科技巨头谷歌和苹果,甚至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威胁;在欧洲,即将在2018年生效的新支付服务口令(PSD2)将会打开竞争局面。届时,银行有义务开放它们的应用程序接口(APIs)使得Fintech企业的应用和服务能够接入用户的银行账户,银行和Fintech企业的界限将会进一步模糊;从国内来看,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和腾讯在智能手机的推动下,为客户提供了比传统金融机构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但随着更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来瓜分这个市场,这些互联网巨头的垄断地位已岌岌可危……
面对竞争,一些企业选择关注更多的地方市场来寻找更广阔的蓝海,一些企业则开始使用尖端科技——人工智能——来加强武装。
人工智能和金融行业彼此并不陌生。一直以来,传统银行和金融机构严重依赖于自动化算法和数据分析。然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技术也只限于大型机构。Fintech的出现则致力于推动小企业的发展,AI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这些金融企业接触到更多的客户群体。
消除人为因素
通过利用人类产生的大数据,AI被认为在Fintech领域大有作为。
对客户来说,许多Fintech公司已经将目光锁定在各项金融业务上,在支付、预算、贷款申请等环节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用户从而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对企业来说,AI会为其带来持续性服务,包括提供商业情报和预测分析等功能;对商家来说,支付服务和反欺诈功能也能依赖AI从客户的行为来识别客户,从而剔除不良交易。
当前,个人金融应用程序已经使用AI来基于用户特定行为来平衡预算。AI作为智能投资顾问,正在取代人工交易员来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
当然,人工智能带来巨大潜力的同时也潜藏着风险。对Fintech企业来说,其中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当把AI发展的足够聪明时,会有更多的人来试图阻挠。
“消除人为错误的同时也失去了人情味”是针对AI的一种常见的批评。
最好的投资决策略往往是通过数字和逻辑决定的,然而投资者通常会和自己的金钱产生感情联系,而这种联系将对智能投顾“疏远”客户的尝试造成挑战。
例如,由于严格算法而导致的保险索赔被拒的伤心案例在国外比比皆是,这就是因为机器无视人类情况的细微差别而造成的。因此,AI在做出公正和道德的决策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此外,对于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金融分析师、投资顾问、银行家和交易员都要面临着失业的威胁,这对一部分人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儿。
为了应对行业的激烈竞争,Fintech企业只有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脱颖而出。对企业来说,寻找这个制胜因素变得越来越具挑战性。如果AI能承诺消除金融领域的猜疑和人为错误,AI将会引领Fintech领域的创新。因此,即使面临层层挑战,AI仍将会成为Fintech企业追逐的目标。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