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强东:给马云“下战书”的底气何来)
文章导读:“我坚信在2021年之前,最快可能到2020年,京东商城将成为中国第一大B2C电商平台。”刘强东在2017京东集团开年大会上说。
有些人总说硬气的话,反而会让人习以为常了。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公司,钱太多了!……去年我们100亿正向现金流,未来1000亿。”“未来10年,所有友商会越来越像今天的京东,而京东会越来越不像它们,关于电商的商业模式之争可以结束了。”
说话硬气的刘强东最近很火,日前央视《遇见大咖》连续播出刘强东访谈栏目,让他热度不减,除了“奶茶妹妹”的事情之外,人们更多地了解了他的成长与创业经历。
不久前,在京东集团的2017年开年大会上,刘强东在演讲中表示,京东要在2021年前超越阿里,成为中国第一大B2C平台,还说希望未来12 年,整个集团能够进入全球 500 强TOP10。
“10岁才第一次看见电灯”
刘强东的老家宿迁曾是苏北最贫困的地方,一直到小学四年级,10岁的刘强东带着村里的孩子到镇上去,跑到镇政府的公社大院,坐在门口看着电灯泡这么亮,彻底被震撼了,“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这技术太高了。”
而那一年,20岁的马云在大学校园里开始创业;16岁的李彦宏已经成为在全国青少年计算机大赛中获奖的天才少年;13岁正上初中的马化腾刚刚举家搬到深圳,他很快就有了自己的个人电脑。
贫穷让刘强东从小养成了“必须比别人更努力”的习惯,“我坚信自己一定会比别人更努力,因为我父亲告诉我,既然我能够比你多流无数的汗,不是多流一滴,是10滴、100滴,那么我就自信我可以成功,可以超过你。”刘强东说。
“如果要让我说,几个月的时间不去想着公司的事情,不想着战略,不想着所有的生意,只是在享受着咖啡、阳光、沙滩、游泳,就是在享受生活,那我肯定不会幸福,这一点我很清楚。”
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创业失败,刘强东一度想要放弃。“心想算了吧,后来也去了日本企业,工资待遇也非常好,但吃不好睡不好,最后还是没忍住继续创业了,总觉得对于想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成功有一种使命感。我觉得很核心的一点就是当时内心的一种躁动和对创业的渴望、渴求、梦想,它时刻在牵绕着你,这个东西是没法抗拒的。”刘强东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刘强东在多个场合分享过他少年时期的故事,从一个农村走出的社会学毕业生,到互联网商业大亨;从中关村一个小门店,到电商界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刘强东和京东一起成长为励志故事。
曾经一夜愁白头发
2003年,受“非典”影响,面对巨大的库存压力,刘强东每天在各个论坛上发帖销售产品,但始终无人问津。直到有一天,一位论坛版主评论了京东的发帖,才打开了这家电商企业的线上销售之路。
“总版主帮我们说了一句话,说‘京东多媒体是我在中关村5年以来见过的唯一一家没有卖过假碟片的店’,这才有人在BBS上买我们的东西,我们在那个时候是没有商城的。”刘强东回忆。
之所以能抓住这个机遇,成功转型,刘强东归结于自己从创业之初就拥有强大的价值观——不卖假货、必须是正品。“我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充满着诱惑。别人卖假货,利润是你卖正版的10倍,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么做,只有你眼睁睁地看着,坚持着自己的正直。”
但刘强东也曾有过一夜愁白头发的时候。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京东的资金链出现问题,一度濒临破产。而在此之前,京东已先后投资数十亿元用于仓储物流的建设,如果无法持续拿到融资,意味着之前的所有努力将化为乌有。“创业这么多年,我只在那个时候长期失眠过,额头前的一撮头发直接一夜变白。”
最终,2009年1月,京东获得了今日资本、雄牛资本及梁伯韬私人公司共计2100万美元的联合注资,渡过了难关。2014年,京东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接近260亿美元,成为当时中国仅次于腾讯、百度的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京东集团发布的2016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京东收入、盈利、现金流及Q4收入预期4项关键指标全面超出华尔街预期。此外,京东还同时宣布了对京东金融的重组动议。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自由现金流达到167亿人民币。预计第四季度净收入将继续强劲增长,同比增长37%至42%,收入范围将在750亿~775亿元之间。
放话三年后要超阿里
“我坚信在2021年之前,最快可能到2020年,京东商城将成为中国第一大B2C电商平台。”刘强东在2017京东集团开年大会上说。
“从公司角度来讲,有一个错你不能试,就是战略方面的错。公司越大,要付出的战略方面错误的代价就越大。”刘强东曾表示。
做B2C电商平台第一,这无疑是给马云下了“战书”。当然,仅靠喊话是不行的,京东的这个“五年规划”有什么抓手?刘强东要靠“金融”和“科技”。
2016年京东金融有很多突破,京东支付总额第一次超过1万亿元。除了支付起步稍微晚外,很多产品和服务产品都是在行业第一个推出的,包括京东白条,京保贝、京东众筹,目前众筹已经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刘强东透露,在未来,京东金融不仅仅会有支付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很快还将会进入证券、征信,甚至包括银行。
“到2020年,我相信我们京东金融,特别是我们强调做一个金融科技公司,也就意味着是向所有金融机构输出我们的技术、风控、能力,到那时候我们相信会有上千家金融机构和京东金融合作,超过百万家企业会直接或者间接享受京东金融的产品或者服务。”刘强东说。
科技是京东新战略的另外一个关键抓手。去年京东成立的X、Y事业部,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方面进行大力投入。“未来 12 年,我们只有技术!”刘强东甚至这样说。
刘强东表示,未来京东会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对每件商品进行精准预测。今天京东还有80%靠人工,而未来几年希望100%靠智能。
————————————————————————————————————————
未来12年,京东怎么干?
刘强东
未来 12 年我们最想做的是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商业体,包括但不限于今天我们已经有的两个业务——电商和金融,还有即将进入的保险业务,这是我们现在三个最主要的业务,未来都需要技术支撑。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肯定会产生更多全新的商业模式、全新的产品、全新的服务。
京东如何发展智能商业体系?
今年京东智能可以做什么?不仅可以购物、听音乐,还可以控制家里的空调、洗衣机,比如洗衣机为什么白天要洗衣服呢?可以半夜一点洗衣服,北京市是波谷电价,电费比白天便宜一半;家里如果暖气坏了,只要对着我们的音箱说一声,30分钟内就会有员工去你家里维修;你在厨房里做菜时智能冰箱可以教你做菜,油倒多少,多少分钟葱花放进去……甚至通过冰箱里的食物,我们可以知道你的口味习惯、祖籍是哪里、家里有多少男人多少女人、孩子多大。
未来所有的消费场景、服务场景一定是越来越多的多终端、多场景化。
现在我们无数兄弟在做补货、做活动、定价和推荐工作,现在的推荐不是完全基于人工智能,未来我们会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对每件商品进行精准的预测,什么叫精准预测?今天在座有很多兄弟在公司工作满 15 年,如果一个 15 年的老采销管一个SKU(库存量单位),他会管得非常好,但如果给他 100 个、1000 个,就无法搞定了。可是利用人工智能,相当于我们拥有了 325 万个在京东公司工作了 15 年的老采销一样,去盯着每一个 SKU,对它进行精准的销量预测、补货和选品,不断地选,选择最好的,价格不断地变动,市场的竞争情况、季节因素,推荐都能达到最精准。可能我们今天有 50% 以上的采销工作可以通过智能的方式,而未来几年我们希望 100% 靠智能。
去年我们成立了X事业部和Y事业部,专门储备技术,今年我们将在北京建立第一个全球真正意义上全无人的仓库,甚至我们的监控人员都不在现场,监控人员可以远程,可以在宿迁,也可以在集团总部大楼,从产品入库、理货、上架、出库、扫描、打包、打印发票、分拣,包括装车,整个过程没有人。
未来每一个京东无人传站车其实都是一个流动的配送站,从车驶进仓库那一刻开始,沿途其实在不断释放我们的无人配送车,而上面有无人机,无人机在车体上可以不断起飞,去供应遥远的农村、偏远的山区,为那里补货送货。每个传站车从库房出来,沿途可以收上几十辆无人快递车,一直到达最后的无人配送站。
现在我们已经有五六千个配送站,再加上未来把车辆也当作流动配送站的话,将来我们为用户服务的半径将会更小。我们希望京东的物流体系能够在 30 公里之内覆盖到全国 87% 的人口,让成本、效率、用户体验会到达一个全新的台阶上去。
我们今天在全国租了 5000 多个商业的房子,未来其实在全国只需要建立 5000 多个站点,可能在加油站旁边,可能在一个小区或任何一个地方,不需要在室内,只需要一个圆筒形建筑,里面全部是自动化设备,我们的无人车过来时可以自动把包裹送到无人配送站的每个格子里,上面可以起降无人机,把包裹送到偏远农村,底下在我们配送站能够覆盖到的 15 公里范围之内无人车可以自动接泊包裹,每辆无人车出去可以送 8 ~ 12个包裹。
我们设定的未来农村送货的场景,先是一架无人机,从无人配送站或流动的车顶上飞过去,能够自动落到无人配送车上把包裹放上去,然后无人配送车再进村一个一个送包裹。我们的无人车,客人来了之后不需要输入密码,不需要扫描二维码,也不需要按指纹,无人车全部通过刷脸的技术就可以分辨是不是那个客人,刷脸之后完成两个动作,第一个动作支付成功,第二个动作把包裹从快递车车仓里弹出来交给用户。
随着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交付场景会有无数种,这只是其中一种。未来用户根本不需要给我们地址,只要给我们一个授权,允许跟踪位置就可以。你可以在北京下订单,下完订单后找你在上海的闺蜜逛街去,在逛街路上无人机可以通过计算找到一个最佳的接货点,你可能正在吃饭、正在聊天,我们的无人机可以把包裹送给你,随时随地可以送货。
未来如何做金融和保险?
京东金融未来会怎么做?
因为金融成立比较晚,所以成立之初我们金融的同事就已经利用了人工智能的技术,首先大数据这是必须的,我们京东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基于大数据的,当然我们现在正在对我们过去各种风控、定价、模型都在进行人工智能的再造,其实现在很多产品已经完全以人工智能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了。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会利用最新的技术能够有一天真正做到比你更懂自己。
未来保险怎么做?
我们的财险,想一想,未来所有的汽车,每个部件都是智能的、都是联网的,如果有一天你开着电动车出去时不小心跟谁碰了一下,在你撞车那一秒钟的时间,京东已经知道你的车哪个部件撞坏了必须要换全新的、哪个部件不需要换全新的,可以通过维修方式把它复原,在撞车那一刻,我们的理赔其实都已经到位了;在你的车还没有拖到 4S店时,京东已经把维修这辆车需要的所有配件全部送到 4S店去了。
大家知道今天我们给保险公司做车险,其实车险欺诈是很严重的,很多利润都被 4S 店剥走了,配件价格不透明,但京东有电商、有金融,我们保险联动。
我们未来怎么做寿险、医疗、健康?跟京东金融一样,我们不会发展任何一个分支机构,不会发展任何一个所谓各地区的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或什么公司。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对你的寿命、对你的身体、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你有一个保险定价,真正做到千人千价,每个客户过来,甚至同样一个客户不同的时间过来,他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光有基因的技术是不够的,不要忘了,我们还有所有消费者的数据、教育数据,甚至你家里冰箱各种生鲜的数据我们都有,我们完全可以用人工智能、用全新的技术为每个人服务,真正做到公平。大家知道,现在很多保险其实是基于一种不公平来获得某种公平的,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它逻辑错误的一面,但京东保险有全新的技术,相信将来一定会为我们的消费者提供完全不同的体验、完全不同的产品。
不管是金融还是保险,我们所有的做法都不会跟现在传统的银行、跟现在传统保险公司一样,我们所有的产品从第一天开始都是不一样的,完全是基于技术。
靠技术进入全球 500 强TOP10
我们发展这么多技术,将来会把所有技术都开放的。我们做的所有技术都不只是为京东公司合作,比如无人机,现在很多地方找我们,农业、防汛,已经有无数人找我们,将来要发展的无人机、无人车,包括无人仓,我们所有技术都向全社会开放,任何一个公司、个人,包括政府机构,甚至我们的友商想要使用我们的技术,都没有问题,我们每个技术产品最后都是一个利润中心,都不是像今天一样的费用、成本和投入。
我相信一定会有人说,京东没有技术基因呀,这么一个公司怎么去做技术?我想回答两点:
第一点是一种信念!兄弟们,是源自于你坚不坚信技术终究会改变一切,是源自于你坚不坚信今天我们发现的几乎所有问题最终都只能靠技术来解决,不管是外面雾霾的问题,还是水的问题、食品安全的问题、假货的问题,所有的问题,我坚信最终都可以用技术来解决。人类的物质追求永无止境,但是既要满足人类对物质的追求,同时又要能保护环境,只有靠技术来解决。
第二点我想说的就是对技术人才的尊重、信任。要对技术有信仰,对技术人才有足够的信任和尊重,我觉得这才是关键。我们无数的技术部门都在进行布局,再过一两年我们会有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产品和服务推出来,就像 2007 年我们做物流,用几年时间证明了我们的方向和策略正确一样,终究有一天,我也相信所有兄弟的智慧、才能,还有我们集体的信任、信念,也一定会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如果去实现非常宏大、庞大的技术,是要无数钱的,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钱怎么来?
这么多技术投入需要无数的钱。但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恰恰也是京东集团非常重要的优势,未来我们不仅有庞大的利润,我们更有庞大的现金流,未来5年我们现金流可以超过 1000 亿。
虽然在过去几年我们的利润一般,很可怜的一点利润,因为我们要正规化、正道成功,背负了比别人多很多的社会责任。但资金不是问题,这恰恰是京东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有巨额的资金、现金,我们可以投资一个又一个新的商业、产品、服务、技术,去为我们的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