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GE中国研发中心 总裁陈向力突然离职)
受企业转型影响,通用电气(GE)中国的研发一把手、科研开创者之一——陈向力日前低调辞职。而隶属于GE中国研发中心的中央研究院上海分支如今就在裁员或转岗。
2月13日下午,第一财经记者向GE中国研发中心公关部总监杨琳珠求证并确认,GE全球副总裁、GE中国首席技术官及GE中国研发中心公司总裁陈向力已在近日辞职。
“陈向力本人对GE来说十分重要,但他的辞职较突然,而我们公司也没有确定接任者的名单。通常而言,GE会将卸任者、接班人一起公布,因此陈向力的离职信息没有对外公布。”杨琳珠表示,陈向力是自己提交辞职报告的,并不像外界所传的那样“被裁员”。
GE中国研发中心筹建者
已效力GE中国16年的陈向力,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在GE全球研发中心工作了6年后,2000年他向GE总部申请,最终获得了筹建GE中国研发中心的批准,其也由此回国工作。在其领导下,GE中国的科研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人员迅速增加,与各大学院、机构展开了多个研发及合作项目。公开数据显示,GE中国研发中心是GE公司的九大全球基础研发中心之一,在中国有近3000名研发人员,于上海、北京、成都、西安和无锡等地设立了150多个拥有世界一流设备的实验室,为GE中国及全球业务提供技术支持。
作为GE中国的研发第一掌门,他个人选择离开GE的举动意味深长,有接近GE公司的外资企业管理层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GE中国部分业务可能已不适应GE全球的相关战略,而陈向力很可能与相关人员产生了摩擦,因此提交了辞呈。
此外,有消息称,约70%的GE中国研发人员会在近期离职,但杨琳珠否认了这一猜测,“70%的数据是不准确的,但目前我们也无法给出确切的数字。”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这次研发部门变化最集中的地带是隶属于GE中国研发中心的中央研究院上海分支,该部门人员主要进行多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中央研究院的部分员工除了辞职外,有的人将转岗,部分人员还会回美任职,其中不少人是科学家。
GE全球总计拥有5万研发人员,而中央研究院全球各地的总人数约3000人,占比为6%。杨琳珠表示,中央研究院上海分支的人员变动是GE中央研究院全球战略变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是GE中国一家的事情。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中央研究院的人员之所以变动更大,可能与两件事有关:首先,GE全球首席技术官进行了更替。2015年年底,服务GE有着37年之久的首席技术官MarkLittle退休,继任者VicAbate展开了一场针对研发部门的改革,裁员和削减中央研究院人员就成为了改革的核心工作之一。
此外,GE也正在由一家擅长传统工业制造的公司逐步变身,希望成功转型为一家多元化的数字工业集团,也促使了研发部门的大规模调整。
转型阵痛
伴随着GE全球化战略的变化,GE中国研发中心也在转型。“这一部门确实会做相关的人员调整。”杨琳珠说,“此前这一部门会有包括水处理、新材料、化学材料等研究方向,但现在部分人员会做出删减调整,转而集中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
从GE全球的战略化转型来看,相关新业务也在逐一展开。去年11月16日,GE收购了两家高科技初创公司BitStewSystems和Wise.io,以打造人工智能实力,意图借此与IBM旗下人工智能产品Watson展开竞争。最近几年,GE还接连发布了包括医疗机器人、迷你移动C型臂等产品,按照此前的规划,GE预计,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台机器连入工业互联网。公司还表示,预计到2020年将使用3D打印机生产500多个生产部件,多于2017年预期的15个部件,并将制造成本降低至少30亿美元。
去年5月陈向力以GE全球副总裁、GE中国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GE中国研发中心总裁身份参加“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时曾表达对于跨国企业中国研发地位尴尬的感慨,如今再度回望所述,似有所指。
“很多中国优秀的跨国企业研发中心实际上还没能在中国大的创新生态环境中发挥最大作用。具体来说,像GE、西门子、霍尼韦尔等,各自的研发体系都非常成熟,有100年甚至更久的成熟工业研发经验,这些经验恰恰是国内非常缺乏的。”陈向力说。
“作为业内知名的‘黄埔军校’,GE在中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不少流向了竞争对手,比如一些本土的医疗器械公司,这或许也是GE忍痛裁员的另一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
普华永道思略特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孙超亦对第一财经表示,跨国公司之所以很少将研发的核心留在中国,人才以及技术保护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比亚迪上半年研发投入超200亿元,比特斯拉多出约40亿
- 英伟达第二财季营收300.40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大增168%
- 知名特斯拉投资人“心灰意冷”:持仓已砍半,AI和机器人都救不了它!
- 腾讯音乐Q2持续高质量增长:总收入71.6亿元,付费用户数1.17亿
- 微软Q4营收647亿美元净利220亿 盘后一度大跌7%
- 英伟达市值接近苹果 高增长可以持续吗?
- 优信发布财报:零售量环比同比均增长 预计2025财年业务量增长超200%
- 36氪Q4季报图解:营收1亿同比增7% 净亏1766万
- 联想控股2023年净亏损38.74亿元同比转亏,营收下降10%
- 腾讯音乐Q4及年报:在线音乐强劲增长,持续促进产业共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