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澎湃新闻网
2月7日讯,据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Baker & McKenzie)与荣鼎咨询(Rhodium)的数据,2016年中国对美国、欧洲的直接投资同比增长超过一倍,达到942亿美元,创历史纪录。但与此同时,共计有750亿美元的中国跨境收购案最终被取消。
2月6日,英国《金融时报》在报道中援引了前述数据时还指出,2015年,中国对欧美跨境收购失败项目的价值仅仅约100亿美元,却在2016年翻了7倍。并购失败金额剧增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在海外并购总量上的飙升,另一方是由于外国的监管和中方的外汇限制。可查资料显示,有30个中国企业收购欧美企业的项目最终流产。外汇限制也让国外的卖方优先考虑中国之外的收购方。
荣鼎咨询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同比增长77%,最大的一笔是中国化工集团正式完成以71亿欧元收购轮胎公司倍耐力((Pirelli)。中方企业尤其青睐收购技术和先进制造业资产,房地产投资则比2015年出现明显下滑。超过一半的中国投资流向了德国和英国。
荣鼎咨询的另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私营企业在美国的投资收购也尤为活跃。去年年初,万达集团以不超过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在美累计投资金额达到74亿美元,是对美国投资金额最多的一家中国公司。万州国际(原双汇国际)以71亿美元累计投资额紧随其后,联想、海尔、复星、中石化、中海油、安邦保险、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累计投资额位居前十。
但在中国跨境收购趋热的同时,中国也加强了监管和审批。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去年下半年开始,手上的数个收购项目遭遇“暂停”,其中境内企业收购境外企业时,因外汇审批的问题,未能进行下去。另一方面,国外企业在收购境内企业的项目,上报审批的程序也未能获准进行,收购方最终改变了交易架构,变为以境内企业收购境内企业,以这种方式完成了收购。此外,以境内基金收购境外项目也遭遇政策收紧和监管加强。
前述业内人士观察到,虽然没有明文出台,细微处已经出现了政策收紧的迹象:并购涉及的大额外汇,银行有可能需要先向外管局等有关机关上报审批,外汇管理部门从原先的事后监管,变为对涉及大额外汇的项目进行事前监管。
行内关注的另一项改变,则是在去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明确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到:“经办行应要求放款人在办理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前在所在地外汇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在企业境外放款余额上限内为其办理业务。” 这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共同对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进行监管,对人民币境外放款的去向有所追踪,对主体关系、资金的来源及运用、放款额度等方面也做出了新的规定。
此外,去年12月0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部门负责人,在发布会上回应了加强对外投资监管的问题,提到“监管部门也密切关注近期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的倾向,以及大额非主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对外投资、“母小子大”、“快设快出”等类型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