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世纪互联三季度亏损创纪录 “雷军系”投资已腰斩)
由于A股与境外资本市场存在较大的估值差异,中概股回归一向是资本市场一个热门的话题,也创造过不少股市“神话”,如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后一度飙涨的股价。因此,不少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也把回归A股当作目标,而回归的第一步通常就是先完成在境外市场的私有化。
世纪互联也是近两年来发起过私有化要约的中概股企业之一,不过此次私有化进程在今年6月已告终止。伴随着最新一季财报的出炉,引人注目的除了史上最高的季度亏损额,还有股东中“清华系”与“雷军系”的持股变化。而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财报不佳虽然会带来股价的下跌,但对私有化收购方反而有利,这意味着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回更多的股份。
可以肯定的是,中概股企业借壳重组所面临的监管环境日趋严格,那些持续亏损的企业想要回归A股,道路将更加崎岖。
日前,世纪互联(NASDAQ:VNET)发布了截至今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虽然公司的营业收入在上涨,但净利润却亏损1.72亿元,为近两年来亏损最多的季度。《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梳理资料发现,这家老牌的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企业长期以来频频出现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对此,IDC业内专家表示,IDC是重资产,仅是租用、运营,无法覆盖整体的运营成本,对于国内IDC公司来说,最大的冲击来源于云计算市场的爆发,企业转向云计算,其实对整体IDC来说是利空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雷军系”以相当于以18美元每股(ADS)的价格购入世纪互联的股份,而截至2016年12月2日,世纪互联的股价已经跌至7.42美元每股(ADS),亏损和股价的下跌让“雷军系”受伤不轻。
不过,大隐基金前海晟达投资总监金银松指出:“世纪互联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虽然目前世纪互联的私有化已经搁浅,但结合公司的发展来看,未来世纪互联很有可能会重新发起私有化要约,而近期世纪互联出现的亏损有可能是公司财务设计上的安排。”那么,世纪互联频频出现亏损的背后到底是何种原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带宽价格下跌 营收上涨却陷巨额亏损
世纪互联Q3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9.68亿元,与去年同期的9.24亿元相比,增长4.8%;净亏损为1.72亿元,与去年同期净亏损的0.58亿元相比,亏损继续扩大。世纪互联解释称,公司旗下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云服务和虚拟专用网络(VPN)业务实现了同比增长,但由于整个行业的带宽价格下跌以及竞争加剧,世纪互联第三季度的管理式网络服务的净营收为1.40亿元,而去年同期的净营收则为2.28亿元,该营收的下滑抵消了部分其他业务带来的增长。
世纪互联首席财务官王士连表示:“在核心业务增长表现改善的推动之下,我们在2016年第三季度中的总营收增长到了人民币9.68亿元。公司营收和调整后EBTI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均超出此前预期。截至2016年9月底,我们的整体机柜数量达到了26184个,其中72%都是自建机柜,这是因为我们正在继续推进结构性转变以增加自建数据中心。第三季度的机柜利用率达到了77.9%,高于第二季度的76.2%和去年同期的71.8%。托管客户流失率在第三季度下降至0.96%,第二季度为1.06%。虽然竞争加剧带来的定价环境仍旧颇具挑战性,但我们认为公司所采取的重组措施已令我们走上了正轨,将可在未来加快营收增长和提高利润率。”
世纪互联主要提供托管及相关服务、管理式网络服务、云服务、内容分发网络服务、虚拟专用网络(VPN)服务,以及高承载传输网络服务、个人宽带接入服务等。作为IDC行业的领导者,但世纪互联近年来的财报却并不理想。2015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期间,公司共计发布了6次季报,其营业收入分别为8.6亿元、8.67亿元、9.24亿元、9.83亿元、8.62亿元以及9.11亿元;而对应季度的净利润除2015年第四季度外,全部为负数。从披露的财报上看,世纪互联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于2015年第四季度达到近两年来的“小高峰”,但随后的2016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却再次变脸,尤其是日前发布的2016第三季度财报,为近两年亏损最多的一个季度。
不过,世纪互联CEO张振清却对公司第三季度的财报感到很骄傲,他在11月30日致员工的一封信中表示:“昨天我们发布了2016第三季度财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们的业绩保持了稳健增长,对此我深感骄傲。此外,在互联网和商业不断变化、融合的今天,在大数据、云计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引擎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到了 数据存储能力 和 价值流量 领域的爆发式市场机会,我们深信它们将成为影响IDC未来发展的两大趋势,而公司将以客户为中心,专注IDC核心主业,并对组织配套全面调整。”
虽然张振清和王士连都表现出“满意”的态度,但作为一家老牌的IDC企业,近年业绩却持续不给力难免令外界质疑。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IDC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个公司如果营收增长,但是净利润没有增长,不考虑到公司刻意财务处理的话,只能说明收入覆盖不了成本。IDC是重资产,仅是租用、运营,无法覆盖整体的运营成本,对于国内IDC公司来说,最大的冲击来源于云计算市场的爆发,企业转向云计算,对整体IDC来说是利空的。为了不被市场淘汰,IDC企业必须转型做云计算,目前国内A股做IDC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微利,并且也都开始做云了。
在企事录创始人、云计算专业人士张广彬看来,IDC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必须具备自己的机房或者带宽资源,国内的IDC企业赚的主要是带宽钱,不过,从长期来看,带宽的价格肯定也会降低。此外,IDC业内人士也指出,世纪互联在带宽资源上没有独特优势,并且自己的机房数不多,因此曾被称为“二房东”,但光卖机柜位并不赚钱。往上发展,世纪互联的云计算还没做起来;往下发展,又没有很多的机房。
事实上,早在世纪互联赴美上市(2011年4月)之前,其财报也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因此,业界称其为“带伤上市”。据世纪互联招股书中的数据显示,虽然公司的净营收从2008年的2.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0年的5.25亿人民币,但其对应的净亏损也越来越大,从2008年亏损1795万元增长到2010年亏损2.47亿元,每股净亏损3.39元。也就是说,3年的时间世纪互联的净亏损就扩大了13倍。
对此,很多股民提出了质疑,世纪互联营业收入增长带来的资金都去哪了?以及为何在A股上市的同类公司全部盈利,而世纪互联却持续亏损?关于公司业绩方面遇到的质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多次致电世纪互联方面,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世纪互联的亏损拖累了金山软件?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1月21日,金山软件发布了第三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公司该季度的收益为22.26亿元,较上季度增长了26%,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8%;经营利润为2.65亿元,较上季度增长209%,较去年同期增长310%。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8%。
从表面上看,金山软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金山软件2016年第三季度以及第二季度的其他亏损,净额分别为1.17亿元和9.60亿元,而报表中对于亏损解释的原因称:“2016年第三季度主要是由于世纪互联于本季度的市场价值持续下跌而计提的投资减值拨备所致;而2016年第二季度亏损乃主要由于分别就于迅雷及世纪互联的投资账面值作出减值拨备所致,因于迅雷及世纪互联的投资市值重大或持久下跌低于成本所致。
对此,外界大多认为是世纪互联“拖累了”金山软件。不过,在金银松看来:“这种拖累只是暂时的。虽然目前世纪互联的私有化已经搁浅,但结合公司的发展来看,未来世纪互联很有可能会重新发起私有化要约,而近期世纪互联出现的亏损有可能是公司财务设计上的安排,因为亏损会导致股价下降,而股价下降将有利于让买方集团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更多的股票。”
对此,金山软件投资者关系部的相关人员却发表了另一种看法,她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世纪互联计提减值是一个正常的会计处理,因为世纪互联现在的股价比当初金山软件投资时跌了不少。此外,金山软件对世纪互联并不是财务上的投资,主要是业务上的合作,当时金山软件有IDC方面的需求。”
事实上,金山软件近年来一直在试图由传统软件企业向新兴移动互联领域转型,雷军也曾公开表示,金山软件未来将在移动互联网业务和企业级云服务方面进行集中投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金山软件和世纪互联于2014年12月顺利牵手,当时的金山软件和小米共计向世纪互联投资了2.22亿美元。其中,金山软件投资1.72亿美元,占世纪互联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约12.68%,及占世纪互联任何股东大会上投票权约22.67%。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世纪互联的股价为18.82美元/股,而截至2016年12月2日,世纪互联的股价已经跌至7.57美元/股,短短两年的时间,公司股价跌幅为59.22%。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