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数十年的经济低增速和企业文化抑制了日本私募股权产业发展,如今该行业可能升温,在治理改革及人口情况变化的激励下,几支基金将为数笔交易展开融资。
11月21日讯 路透社报道,数十年的低经济增长和怀有敌意的企业文化抑制了日本私募股权产业发展,如今该行业的活动可能升温,在治理改革及人口情况变化的激励下,几支基金将为数笔交易展开融资。
日本的私募股权市场相对其经济规模来说较小。据数据提供商Preqin,过去10年,日本私募股权收购规模平均每年只有40亿美元,每年退出的投资规模只有37亿美元。日本的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相比之下,中国2015年私募股权收购规模达到310亿美元,融资340亿美元,虽然其经济规模约为日本的三倍。
专注于日本市场的收购基金2015年累计融资仅14亿美元,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包括J-Star Co Ltd、Polaris Capital Group和Advantage Partners Inc在内的一些基金未来数月将总计融资近40亿美元,将使2016年至少是十年来融资规模最多的一年。
“这可能是成果最好的年份之一,”主打中型企业的Polaris Capital创始人及执行长Yuji Kimura称。
自从20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接近停滞后,几十年来日本的私募市场一直不好做,收购企业持有资产的时间,远长于业内通常的三到五年。
日本关系紧密的企业文化也是一大障碍,外来的经理或股东很难被接受。
一个较为知名的案件中,美国企业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于2006年牵头救援铁道及房地产企业集团西武控股,但对首次公开发行(IPO)时间以及董事会代表的问题与董事会意见分歧。IPO拖到2014年才进行,Cerberus仍持有部分股份。
不过交易活动正在升温。
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更多中小型企业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依靠私募企业的资本和管理专业服务的情况越来越多。
日本金融厅2014年发布了一项管理守则以推动企业改善资产管理,因此企业更有动力把表现欠佳的业务剥离给私募股权公司。
“很多企业认同(管理守则的)原则,即他们需要针对表现较差的非核心资产采取一些措施,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剥离交易,”J-Star执行长Gregory Hara表示。
Hara说,J-Star也在筹集一只基金,但拒绝对该基金的计划规模置评。收购公司Advantage Partners的代表合伙人Taisuke Sasanuma表示,该公司在募集两只基金,一个是6亿美元专注于日本的基金,这也是该公司首只泛亚洲基金;另一个是规模4亿美元的基金。
熟悉情况的人士对路透表示,其他已经筹集或正在筹集基金的公司包括Unison Capital、The Longreach Group Ltd、Ant Capital Partners和Tokio Marine Capital。
筹资的好年景
鉴于日本央行年初实施负利率政策,加剧了在低回报时期获得投资收益的难度,更多投资者开始将私募股权基金看作一个选项。
投资者增加或者首次尝试投资于横滨银行、静冈银行和福冈银行等地区性银行,以及公共退休金系统和日本邮政(6178.T),后者旗下部门拥有285万亿(兆)日圆(2.6万亿美元)的资产池,而且最近开始投资于私募股权。
“有大量机构希望把资金投向这一市场,所以现在正是筹资的好年景。这种情形还将再持续几年,”Alternative Investment Capital的总裁兼执行长Yasufumi Hirao表示,该公司在私募股权基金中有投资。
日本首次公开发行(IPO)活动激增,也让人乐观认为,私募股权投资者通过股票上市从投资中抽身将会更容易。
汤森路透数据显示,日本2015年共有97宗新股上市案,金额共计158亿美元,为近10年来最高。2016年迄今已有73宗IPO,筹资额为102亿美元。
“IPO市场形势非常有利,”Polaris的Kimura指出。“今年将持续这一趋势,明年也将如此。”
日本私募股权展开收购、撤出投资以及筹资金额图表: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