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全光网“照进”智慧园区 中建协首发智慧园区全光网建设标准

8月12日消息(田小梦)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增和技术性能的提升,基础网络在诸多行业应用场景中不断拓展,从住宅到园区、从办公到生产……在实现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网络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与此同时,在线会议、互动课堂、高清视频直播、VR/AR等新型业务,让智慧园区内部网络的压力不断增大,对网络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今年5月1日,中国建筑业协会首次发布了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标准化文件《智慧园区以太全光网络建设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并正式开始实施。该规程填补了智慧园区采用以太技术路线的全光网络建设标准化的技术空白,强指导性的内容更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智慧园区建网“说明书”。

日前,在由中国建筑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主办,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智慧园区全光网建设标准研讨峰会”上,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秘书长李翠萍表示,新规程的发布实施,使以太全光成为智慧园区网络建设升级的有力手段,将有力助推园区建设的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转型。

为何忠于以太全光网?

从“刀耕火种”到“光进铜退”,成本、性能一直是企业衡量取舍网络形态的要素。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推动,促使企业或园区需要一个更高性能、更高可靠性、更高效率维护的全光网应用。

李翠萍坦言称,以太全光网的技术,区别于传统的以太网络和POL网络,在网络性能、扩展性、兼容性和对于空间的优化上,能更好地服务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多种需求的园区网络工程,帮助智慧园区和智慧建筑发展步入新的阶段。

在场景适用性上,得益于光纤的性能优势,以太全光网具有灵活的扩容性,轻松支持Wi-Fi 6等高性能需求业务;在上手程度上,以太网技术成熟,学习成本几乎为0;在扩展性上,光纤直达办公室多速率交换机,接入终端可以弹性扩展;在设备兼容性上,适配市面大多数设备;在SDN特性上,以太全光网能够实现物联网自动识别、地址可视化管理、安全服务链等。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耿望阳表示,“就技术而言,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有放在最合适的应用环境中,才能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基于已广泛应用的IP技术而发展的以太全光网络更适用于广泛的园区建筑和企业级客户的应用场景。”

研讨会上,中建科技低碳智慧城市公司副总经理窦安华及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刘文捷,分别结合项目设计与工程实践展示了在园区和医院实践中发挥的实际效能。

窦安华表示,相较传统网络,以太全光技术体现出更高的组网弹性和场景适应性,采用该技术路线,设备主材及安装总费用显著减少。

刘文捷则指出,以太全光网络建设可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确保业务连续性,实现了运营和服务效率全面提升。 

以技术助力绿色智慧园区创新

在此次规程制定中,作为以太全光路线的推行者和奠基者的锐捷网络,不仅以厂商代表的身份与专家组参与规范标准的主编工作,还依托其自身丰富的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企业园区等新建智能化建设经验,为相关规程的编写提供有效支撑。

锐捷网络智能建筑行业副总监陈乔敬表示,“为应对当前网络挑战和未来业务发展,锐捷可一站式解决智慧园区以太全光网络建设的各种需求,并以丰富的行业案例支撑以太全光的场景化应用,助力绿色智慧园区创新。”

据了解,锐捷网络自2021年3月发布以太全光整体解决方案以来,锐捷的以太全光网已点亮全国30多个省市。经过技术、产品方案的不断更迭,现在不仅可为智慧园区建设提供包括以太全光系列产品、高低端各类核心及汇聚交换机、入室全光交换机、无线产品、安全与运维软件产品等,可提供一站式解决以太全光建网需求的全线产品,还可提供包括设计说明、平面图、系统图等在内的施工图设计要点及参考设计思路在内的应用设计,并与诸多大型总包、设计院、城投、智能化承包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最后,陈乔敬说道,未来还将持续和同业同仁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以太全光在企业级园区网络的应用和经验总结。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8-12
以太全光网“照进”智慧园区 中建协首发智慧园区全光网建设标准
新规程的发布实施,使以太全光成为智慧园区网络建设升级的有力手段,将有力助推园区建设的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转型。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