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北京后,他们过的怎么样? | 北漂故事

撰文 | 程书书

编辑丨李信马

头图丨东方IC

2022年的高考人数创下了新高,而河南又以125万居于全国之首,在网友们感叹高考大省考生压力大之时,一位网友说:“24年前我就是从河南考场走出来的,四年后我家娃即将走进北京考场。现在看来,我高考的最大意义也许是帮孩子换个队伍去排队。”

图片来源:网络

从河南到北京,都是中国,但中国人都知道这背后的差别。

从90年代末期到2008年之前,作为首都的北京是年轻人眼中开放、包容以及机会的代名词,那时在北京买房买车不需要本地户口或5年纳税证明,房价也没有太夸张,买车也不用摇号。“北漂”成为许多外地年轻人追求理想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不少“70后”漂着漂着,也真的就落户扎根北京了。

1991年至2004年,北京增加的人口中,外来人口占到63%。2008年北京市常住人员1230万,其中外地来京人员(居住超过半年)570万,但随着外地移民持续进入,北京市的落户条件也不断收紧。自2011年6月20日,北京首次提出“积分落户制”后,对绝大多数“北漂”来说,扎根北京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而今包括房价在内的诸多因素,让“逃离北京”的声音逐渐盖过“北漂”的热潮。据《北京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2021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88.6万人,比2020年末减少0.4万人,这也是北京常住人口在2016年达到2195.4万的高峰后,连续第五年下滑了。

五年间,陆续离开的“北漂”们,是在哪一瞬间,被“最后的稻草”压倒?

梦想破碎后,他们又“漂”向了何处?

张鹏 程序员 北漂8年 现居天津

89年的张鹏差一点就留在了北京。

出生山东德州的他,大学在济南就读,2013年毕业后,在当地找了份薪资6000左右的工作。他的原计划是在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工作,稳定后将在这里买房结婚。然而,几个在北京的亲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他们(北京的亲戚们)强烈推荐我去北京那边去工作,我本意不是很想过去,但他们一直给我强调,大城市机遇多一些,不仅薪资更高,而且对我以后的发展也会更好一些。”

在亲戚们的劝说下,张鹏萌生了要去北京看一看的想法。“我当时就考虑过来试一试,也给自己定了一个预期目标,如果没找到薪资比较合适的工作,我就回去了。”

或许是张鹏的人生注定要有一段“北漂”的经历,来北京不到一个月,他就找到了份比较满意的工作。

“我记得当时我是9900入职的,而且公司的发展前景也不错,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就这样,张鹏暂时在北京留了下来,但当时的他却没想过要永久的在北京留下去。工作两年后,他在老家德州买了房,打算攒几年钱后回老家发展的。

“然而,人的想法是会随着环境而转变。”

图片为张鹏外出游玩拍摄

在张鹏毕业后的几年间,互联网行业正快速发展,让程序员的薪资也水涨船高。张鹏回忆,当时的小公司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会去大厂挖人,筹码就是开出高薪资,而大公司想要挽留员工也要把薪资往上提。虽然张鹏将这称为“泡沫经济”,但他也受惠于这场“泡沫经济”,有了留在北京的底气。

“2016年的时候,我觉得以我的工资在北京买房也可以。”

张鹏回忆2016年考虑买房情景:“当时市区买不起,看的都是昌平那边的房子。又因为想的不是投资而是居住,所以要考虑很多事情,比如孩子上学问题、父母老了要来一起住等,所以房子一看就是七八个月。”

然而世事难料,不久后张鹏与定居北京失之交臂。

“短短七八个月时间,我眼睁睁的看着房价从3万涨到了4万多。评估了一下当时经济情况,我觉得我负担不起。”此时已有孩子的张鹏,为了孩子上学也不再想回老家发展,于是和不少无法定居北京而求其次的“北漂”一样,选择去天津。

在天津买房落户后,妻子就带着孩子去到天津生活,张鹏则留在北京工作,开启了节假日北京天津两地跑的日子。张鹏原计划在孩子上小学后,再辞掉工作,但疫情让他的心态发生了改变。

图片为张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拍摄

“因为疫情往返两地变得困难,记得又一次三个多月没能回家,孩子都不认识我了,觉得有些心酸。”2021年5月30日,张鹏结束了为期八年的“北漂”生活,回到天津与家人团聚,虽然在工作上有一些不适,薪资低一些,效率也低一些,但他还是很享受回到天津的生活。“比起北京的快节奏,天津的生活确实挺闲适,六七点大家都下班了走了,七八点路上甚至都没什么人了,走在路上觉得路很宽很广,心情很舒畅。”

未来还会考虑来北京工作吗?

“除非开很高很高的工资,就像当初诱惑我从济南去天津一样。”他最后笑道。

于卿  程序员 北漂3年 现居成都

95年的于卿来北京是为了钱,离开北京则是想要个“家”。

不少东北年轻人向往着外出闯荡,于卿也不例外,他刚毕业就飞奔到北京,但北京却为初次到来的于卿设置了难题——直到临近过年,于卿也没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我毕业的学校并不是太好,没有名校的头衔,然而程序员这行又看资历,刚毕业的我当时找工作确实挺难的。”

过年回去后,在家人的劝说下,于卿在沈阳很快找了份工作。然而找到工作的第一天,于卿却下决心一定要重回北京。“沈阳的工资太低了,我当时的工资是3500,除去乱七八糟的发到手就2200。2018年,程序员,工资2200,这怎么活?”

带着这份不甘,在沈阳攒满一年工作年限的于卿,于2019年杀回了北京,这一次,他“北漂”的开始要顺利的多。 “我刚面试了三家,就收到了offer,然后我觉得这个公司还挺大,就直接去上班了。面试时人事问我期望薪资,其实我当时也不是太懂北京这边具体的薪资情况。我就说我想要1万块钱,然后他就很痛快的同意了。我当时还觉得挺开心,入职后才知道同期的差不多都是一万五。哎!难怪她答应的那么痛快。”

即使感觉被坑,但明显高出沈阳很多的工资让于卿更加确定来北京是正确的,半年后,公司又主动给他涨了3000的薪资。享受着涨薪的快乐,彼时的于卿并没有考虑具体的未来,只是想着就这样在北京工作、攒钱。

但到了2021年,因为疫情被封控在家,感到孤独的于卿突然想拥有一个“家”,同时他也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在北京买不起房子意味什么。“以北京如今的房价和我的工资,我是真的买不起房子。可是如果组建家庭,我也不能租房和人家女孩结婚吧?”

于卿几乎立刻有了离开北京的心,而不愿意回老家的他,将目光锁定在了几个南方的新一线城市上。“我当时选定了天津、西安、武汉还有成都,但是对比了一下房价和薪资水平,最后选定了成都。”

确定定居成都后,有了社会经验的他先是网上找好了工作,确定完一切,在2021年11月24日这一天从北京首都机场飞往成都,结束了他的二次“北漂”。如今在成都已经生活一年多的他表示有诸多的不习惯,比如肠胃受不住当地的辛辣,时常拉肚子;当地的工作机会也不如北京,过来已经换了两家公司了,第一家是因为开不出工资来......

有时候他也会萌生再次重回北京的想法,但是一想到北京的房价,最终还是打消了念头。“在成都努力努力,感觉还能攒出钱来买房,在北京则是连希望都看不到了。”

小慧  运营总监 北漂4年 现居义乌

生长在山西湖州的一个小镇上,94年的小慧从小就向往着大城市的生活,大四实习的时候,她就奔向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北京。“我就觉得毕业之后肯定不能在老家,我得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可是,当时的北京却并没有款待这个满怀热情的姑娘。

图片为小慧在义乌现家中阳台拍摄

由于还没拿到毕业证书,小慧找工作处处碰壁,好不容易面试到一家处于初创阶段(加老板只有五人)的网站公司,老板也是山西人,对方觉得她机灵好学又是老乡,答应以3500元的月薪招她进来做新媒体运营实习生,毕业后她也正式加入这个小团队,但薪资不变。

2015年,新媒体运营行业处于比较繁荣的时期,但一直到2017年底,小慧的工资才刚涨到了4000元。随着公司慢慢发展,她手上的工作在成倍增多,除了网站、公众号以及各渠道的运营工作,她还需要对接客户、做采访、剪视频、写稿子,时常因为加班而不得不在公司过夜。“公司在国贸,我因为没钱只能住在通州北苑,有时候下班就没有地铁了。”

比起身体上的辛苦,更累的是小慧的心,小慧偶尔犯一些小错误,就会被老板语重心长地“提点”一番。“她说对我寄予厚望,所以全方面的培养我,为什么我却总犯一些低级错误?这也让当时的我陷入苦恼,觉得对不起她,现在反应过来这可能就是PUA。”

身心的疲惫,再加上朋友不断的劝说, 2018年初,小慧终于决定离职,前去义乌散心。“我当时因为工作造成身体过劳肥,正好有一个朋友在义乌开舞蹈班,邀我去减肥散心,我就想着去那边玩一个月再回来。”

在义乌,她拿到了一家还比较有名气的财经公众号运营编辑的offer,工资一万二,但她却在义乌留了下来,因为她发现,当地也有类似的公司,也需要她这样的人才。于是她给了自己三个月的时间,决定感觉不适应就再回北京。三个月过去,三年又过去了,小慧从最初的普通运营成长为所在公司的运营总监。

图片为小慧和她的团队

“说实话,义乌相对于北京,在个人发展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个人的发展空间更多还是取决于公司的高度,但是对我而言,除了发展外,义乌更重要的是,能让我过上更好的生活。”

冬阳 成人培训机构课程顾问  北漂3年 现居湖北宜昌

93年的冬阳,从“北漂”开始时,就想好了几年后就回家乡。

家住湖北宜昌一个小乡村的冬阳,大学之前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武汉,她对毕业后去向的想法,就是去比武汉更远的地方。虽然最开始选定“见识世面”的城市不是北京,但毕业半年后(2016年底),由于同学在北京的缘故,她还是当了一名“北漂”。

刚来到北京的冬阳住在北京的边缘——大兴天宫院,在一家生产医疗器械的公司里做文员,工资6000。因为工作的楼宇在工厂里,远离市区和人群,荒凉的环境让她感受不到大城市繁荣生活和快节奏的意义。于是,2017年5月,冬阳辞掉了工作搬到了朝阳大悦城附近,也找到了“快节奏”工作——VIPKID(儿童在线英语教育)里的班主任(负责给划分到自己手上的学生约课、解答问题以及二次销售课程)。

这份工作确实节奏很快,每天手机不离手,随时回复家长们的各类问题,常常忙的吃不上饭,也无法正常节假日休息。但这份工作带来的收入也是可观的,据冬阳回忆,2017年的国庆,加班四天的她当月算上提成总共拿到了三万多的工资,到过年时,她已经攒下了十多万。

于是冬阳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攒够三十万就回老家,因此即使工作再辛苦,她也几乎不请假。“很长一段时间,我手里对接的孩子超200个孩子。”由于回复家长问题及时且耐心,她手上对接的孩子回购率(再次购买课程)也是很高。“当时孩子教育行业很火,几乎每天都有孩子进来,家长们花几万、十几万买课程都不带喘气的。”

2019年上半年,体验够了高薪和快节奏生活的冬阳将回老家提上了日程。为了告别她的“北漂”生活,她将攒下的调休都用上,和朋友去了一些之前因为工作没时间去的地方,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带父母去从四川、广西转了一圈,最后在2019年11月份彻底结束了她的这段“北漂”生涯。

图片为冬阳在宜昌下班回家途中拍摄

回到宜昌的她很快也找到了一份成人培训课程顾问的工作,虽然对接对象从学生家长到了学生自己,但因为是相同性质的工作内容,她很快就能上手。谈起后来国家实行“双减”政策,她打趣称,可能是自己有了预知感应。

宜昌的薪资无法和北京的比,曾经月薪几万的冬阳,现在却只有五六千的月薪。她也很坦然:“我回来已经做好了这里薪资低很多的心里准备,这也是我在北京拼命攒钱的原因。对于我来说,钱够花就行。”

图片为冬阳外出游玩拍摄

回家的冬阳也完成了人生大事,去年八月和回家后认识的对象结了婚,如今她对生活十分满意。“年轻时,我为大城市的灯红酒绿痴迷,如今小城市的安稳岁月同样让我沉沦。”

(文中受访者均是化名)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6-22
离开北京后,他们过的怎么样? | 北漂故事
北漂人和北京人的差距不止一套房,梦想也不止在北京才有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