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于嘉编辑/李可馨题图/IC Photo
夏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防晒产品成为出行刚需。在卷风盛行的新消费产品中,防晒产品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还要成为穿搭神器、颜值在线的装饰品。
4月份,蕉下提交了招股书。一把防晒伞卖到200多元,蕉下凭借黑科技、高颜值、防晒降温的胶囊小黑伞出圈,被调侃为伞届爱马仕。
而蕉下的代工厂,一把伞仅卖到20、30元,贴上蕉下的品牌,一把伞的价格可以翻10倍。
但这些打着高科技的防晒伞、防晒衣却没有把成本放在研发领域,而是把钱砸向了营销。蕉下成立初期,定位于满足年轻女性消费者对户外的防晒需求。在黑科技防晒的概念下,客单价200元的双层小黑伞出现在大众面前。
明星代言、社交媒体KOL投放以及着重线上渠道的销售等方式,成为蕉下的破圈之路。但重营销轻产品的特点依然被行业诟病,也被业内称为智商税产品。
01.从小黑伞到户外品牌
2013年,马龙和林泽两位80后理工科男生创建了防晒品牌蕉下,取自“芭蕉叶下好乘凉”。
公开资料显示,马龙主修材料与工程专业,2011年从香港理工大学辍学创业。林泽的专业是信息与通信工程,曾在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系统技术公司就职。2013年,马龙与林泽开始经营天猫旗舰店,推出了首款防晒产品小黑伞,以讨女性欢心的颜值和科技概念在伞届出圈。
除防晒功能外,这款小黑伞符合年轻人审美心态,外层涂黑给外人看,内层花色纹路让自己看得开心。用了两年这款小黑伞的Wendy告诉我们,“虽然当时买的贵,但质量还可以,比其他伞耐用。”
然而,只做防晒伞可以看到明显的天花板。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伞具生产企业已经超过了2000家,但年产值过亿的企业只有31家,产值超过500万元的企业也仅有200家左右。伞具企业的集体“低调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伞具市场发展空间的相对狭窄。
而中国的鞋服市场却存在巨大潜力。
仅靠季节性需求极强的防晒伞并不能满足蕉下的销售需要。鞋服市场、帽子等都是蕉下在小黑伞之后的品类拓展。
2017年,围绕防晒场景,蕉下开始推出防晒口罩、服装、帽子等品类。然而口碑却值得商榷。有买过蕉下帽子和袜子的用户表示,质量一般,徒有其表,买过之后表示不会再买。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6年,防晒服饰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以9.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58亿元。2021年国内伞具行业市场规模不足85亿元,防晒服饰市场却高达611亿元。
中国鞋服行业的新兴品牌因其独特的品牌价值观、高品质及高性价比的产 品、贴近年轻一代的需求、全渠道销售网络及创新的营销,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认可及青睐。
由于生活观念的转变、政策引导、冬奥助力等因素驱动,非竞技类运动和户外活动热度持续增长,带动运动及泛户外鞋服市场高增长。
看到了明确的市场需求,蕉下也在2021年,由防晒品类到城市户外全品类的横向拓展,推出马丁靴、帆布鞋、休闲鞋及运动鞋等非防晒品类产品。
但有买过其帆布鞋的用户反映,虽然价格会比匡威、Vans便宜,但在其设计感和舒适度上跟这些经典品牌还存在一定差距,性价比并不高。
▲蕉下产品组合,图片来源:蕉下招股说明书截图
但从防晒品类到城市户外全品类的拓展,确实让蕉下的营收实现“大跨步”,各品类所贡献的营收比例也逐步走向均衡,同时整体毛利率也有所抬升。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蕉下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3.85亿、7.94亿和 24.0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在三年内翻了6倍。
服装、伞具、帽子、其他配饰,在2021年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9.5%、20.8%、18.7%、25.4%,相比2019年和2020年伞具独占86.9%和46.5%的比例来说,各品类对营收的贡献度逐步持平。
从中也可看出,服装现已成为蕉下营收贡献最大的品类,而以鞋履为主的其他产品收入占比亦在2021年提升至5.6%。
与蕉下各品类营收占比上升趋势相一致的是,过去三年,蕉下毛利率也逐步上升,分别为50.0%、57.4%和59.1%。根据招股书,蕉下的防晒帽、防晒配饰品类,毛利率都超过了60%。
02.高客单价为网红打工
消费者为蕉下的产品颜值和概念掏腰包,其创始人也需要为“网红打工”。
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蕉下不仅与数百位KOL合作推广产品,更与迪丽热巴、辣目洋子、欧阳娜娜等明星合作,也多次出现在李佳琦的直播间。
公开资料显示,李佳琦去年曾在一个月内为蕉下带货不下十次,上货产品达7种,销售额约2880万。同一个月内,蕉下还在淘宝直播共合作主播63人,换来了1.17亿的销售额。
防晒伞与防晒服饰的用户大多数为女性消费者,习惯线上购物。也容易被小红书的博主种草,在直播间下单。抓住了用户的几大特点,蕉下用全网“轰炸式”的推广,让产品无处不在,营造了产品火、大家都在用都在推的氛围。而当用户总是在各大直播间看到同一款产品时,下单率也会提高。
除了社交平台与各大直播间,蕉下还与影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联名,推出依桃系列小黑伞,《最好的我们》热映时推出的联名款情侣防晒伞,以文化为卖点将伞所代表的“守护爱情,也守护你”的故事理念,传递给感性的女性消费者,并展示出品牌的潮流感、温度与情怀,在形成消费者好感度的同时,也是在激发消费者购买欲。
公开资料显示,蕉下在2021年与超过600个KOL合作,铺天盖地的博主推荐,虽屡被网友诟病“水军画风浓厚”,但效果显著,这为蕉下带来了45亿的浏览量。
销售额看似耀眼的背后是巨额的营销投入在支撑。
招股书显示,从2019年到2021年,近三年其广告及营销开支分别达到了3691.7万元、1.19亿元和5.86亿元,分别占到了总收入的9.6%、15.0%和24.4%。
而这三年间,蕉下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 2,320.7万、7.7万和 54.73亿元人民币。而经过调整后的未经审核的净利润分别仅有1968万元、3941万元、1.36亿元。
蕉下高额的售价背后实则为网红们打工。
03.“重营销、轻研发”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黑科技,高颜值的防晒故事越来越难讲。
不止蕉下,还有让消费者分不清的蕉内,以及纷纷入局硬科技防晒服饰的VVC、OhSunny和卡蒙等,都曾在宣传过程中强调品牌的技术专利。他们的故事如出一辙,都在标榜科技防晒以降温的理念。
比如蕉下曾提及AirLoop面料、原纱防晒技术、L.R.C涂层技术、全向推拉蜂巢技术、静音蜂巢技术以及FlexCore轻量鞋底技术等一系列自研技术概念,蕉内则同样在产品宣传页提到“体感的背后是科学”,强调其防晒服“注入凉感粒子”等等,但实际功能性却与所宣传的概念大相径庭。
B站也有多位up主对这一类产品进行了防晒性能测评。知名测评博主“老爸评测”测评了包括蕉下、天堂、安晴等七款防晒伞的数据显示,各品牌防晒伞防晒力度都差不多。同样的贝壳防晒帽,Ohsunny89元,蕉下159元,但就紫外线测评显示,实际防晒力没有太大区别。
尽管蕉下一直把科技(功能)和设计(时尚)作为主要卖点。但该公司的研发投入极低,与其高昂的销售费用形成鲜明对比。
招股书显示,2019年到2021年,蕉下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985万元、3589万元及7164万元,分别占总营收的5.2%、4.5%和3%,占比逐年降低,与2021年占近四分之一的广告营销开支,形成鲜明对比。
蕉下在招股书中也提到,目前公司拥有123项专利,正在申请72项专利。而据解码Decode的报道,蕉下的专利大多为外观设计,其中有关纺织、服饰的第一个发明专利,公布日期为2021年3月30日,更早时候的发明专利则围绕伞具、智能牙刷等产品。
另一个同样讲防晒故事的蕉内所走的路线也如出一辙。
2022年,蕉内推出了全新防晒基本款“凉皮”系列,邀请王一博与刘佩琦共同出演一支武侠风广告《凉皮之夏》。2021年也曾联合摩登天空旗下视觉创意厂牌MVM推出限量联名款 “敢晒”系列。
防晒帽、防晒T恤、防晒冰袖、防晒伞、防晒裤等都是蕉内的品类。而蕉内本是一家做内衣起家的品牌。据了解,在蕉内现有的39项专利中,38项都为外观设计或与产品结构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仅有1项为布料类的发明专利,是于2018年申请,2020年公布专利的“一种抗静电耐弯折布料”。
“相比于高于市场价的品牌溢价,同样都是代工厂生产,直接从厂家花30元买不香吗”,有人反问。有B站up主在视频中曝光了蕉下的代工厂,同样代工厂生产的其他防晒伞的售价均在30元以内。
▲B站某up主曝光蕉下代工厂,氢消费截图
蕉下代工贴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蕉下在招股书中称,公司所有产品均来自代工厂生产,而相关代工厂公布的采购价显示,和蕉下同等材质款式的产品采购价不足30元。此外,蕉下以非独家方式与166家制造商合作,大部分期限仅一年。
代工厂贴牌的模式无疑也会给蕉下带来潜在风险。在我们了解的多个用户中,均表示蕉下的产品质量一般,徒有其表。蕉下在供应端并无自主工厂,甚至没有与其独家合作的工厂,这既成为蕉下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阻碍,又为蕉下未来的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扩展品类边界埋下了隐患。
会讲故事、高颜值以及科技概念的加持,的确会让年轻的Z世代用户为国货新消费品牌买单,但新鲜度过后,产品力依然是品牌保持生命力的关键。
在流量越来越贵,线上获客成本持续增高的情况下,没有自主生产工厂,不注重研发的“蕉下们”只能持续为网红们打工。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