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短的时间里面,商业卫星赛道陆续披露了几家大额的融资消息:
商业卫星测控企业“航天驭星”近日对外宣布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民营商业卫星公司“千乘探索”已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商业航天卫星应用企业——四象科技完成 Pre-A+轮融资;定位微小卫星的研发设计与制造商的微纳星空完成近3亿元Pre-B轮融资,乃至于吉利科技宣布商业卫星步入批量化生产阶段。
商业卫星赛道中大额资本投融不断,政府基金、投资机构、科技巨头等主体争相涌入,业内人士口中动辄千亿的蓝海市场——卫星,其市场前景是否真的有这么诱人?
国外2020年商业卫星公司经历了破产潮,而国内却很火热,长光卫星在2020年底完成了24.64亿元Pre-IPO轮融资,刷新了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单轮融资金额最高纪录。为什么国内外市场有如此大的反差?
有谁下注了商业卫星?
国家航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自身具备一定局限性,这就给发射策略上更具灵活性的商业卫星提供了发展空间。但处在发展早期的商业卫星,商业运营还未达成闭环,企业盈利模式也非常模糊。
对此,千乘探索创始人兼CEO苗建全曾在2019年接受采访时称:“卫星就是一个To G的产品,中国商业航天的定位是百分之百要做国家航天的补充和延伸。”论断的正确性虽有待时间检验,但不可否认的是,政府的确是推进商业卫星发展的重要主体。
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中航产投、以及河北、四川的政府基金先后投资了“九天微星”;吉林省政府引导基金增资民营卫星公司“长光卫星”。央企集团、地方政府的加码无疑向市场发送了重要的利好信号。
比如前文所述,这个赛道中的标杆,长光卫星就刷新了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单轮融资金额最高纪录。
该轮的投资方则包括海南骞语、海通创新私募、深创投、辰韬资本、中金资本、裕智资本、海南金凯叶、海南凯星、娄底亿鼎、朱雀股权、经纬中国、鲲鹏一创、科大讯飞、上海善达投资、中科创星、吉林中科创投、金砖一创、长春新投、太昊(深圳)基金、普华昱辰等,原股东吉林省政府引导基金、深圳宸睿及公司核心骨干等继续增资。
再比如,今年年初,九天微星宣布完成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亿级战略投资的交割。九天微星方面还表述,这是中网投首次布局民营航天领域,也是九天微星完成的第七轮融资。
九天微星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谢涛也指出,卫星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市场前景明确且已进入放量增长阶段。
这也不难看出,政府基金加入商业卫星的原因,除了积极响应“新基建”外,通过产业竞争,率先形成产业集群,对于拉动地方经济有着重要意义。“航空航天”一词在各地商业园区规划中高频出现也印证了这一事实。
当然,从长期发展来看,商业卫星的确需要政府层面的支持,但最主要的主体依旧是先知先觉的投资机构。顶级的VC机构纷纷布局商业卫星,其背后的投资逻辑指向了卫星互联网。
比如,中科创星合伙人米磊在今年接受采访时就指出,5G网络应用作为下一个互联网应用的大爆发点需要6G的加持。6G是由地面网+卫星网组成的强协同,建立同样面积网络覆盖的卫星成本远低于地面5G基站,因此卫星互联网是大势所趋。
如果说投资机构看准的是商业卫星互联网的“势”,那么吉利科技投资发射低轨卫星的原因就更加落地:为其汽车业务提供高速互联网连接,精确导航和云计算功能。这两项业务结合能够形成互利互助的良性促进,而基于卫星的功能开发也具备想象力的空间。
商业卫星价值几何?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及,“商业卫星是卫星运维模式的重要变化,多颗卫星在天上飞起来时候,把它们组成网,保证卫星覆盖到每个地方都看得见,这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比如来自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发射386颗商业采购卫星,2018年全球发射314颗商业采购卫星,2019年发射的商业采购卫星数量比2018年多72颗。2019年对比2018年主要是商业通信卫星发射数量增长迅速。
另一方面,创想天使管理合伙人牛旼也曾做出过这样的评价:“如果商业航天产业链下游买单的都是政府,就不是真正的商业航天。”这也侧面反应了商业卫星发展的痛点:下游的需求不足,没有得到有效的刺激。
以国外2020年商业卫星公司破产潮为鉴,卫星公司如果对于资本依赖过高,有产品没市场,一直没能建立自我造血的功能。随着时间推移,倘若得不到后续资金支持,就要淘汰的结局。
而想要获得有效的需求,商业卫星除了要解决航天上的技术突破,还要懂得商业运营的真正意义——寻找自身的盈利模式。如果技术创新没有落地的场景,也不能发挥公司的价值。难点在于作为新兴产业,投资方和创业者对商业模式的探索没有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
目前商业卫星的主要有三大应用场景:定位、通讯和遥感。定位卫星已有GPS、北斗,商业卫星基于此可以作处一定的补充。通讯卫星吸引力在于更全面、更高效的移动通信覆盖,成为引导通讯行业变革的潜在因素。这两个应用方向最容易通过先发优势,形成行业垄断的格局。
遥感卫星的应用行业非常广泛,可以在农林、水利、环保、交通、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作业。可以通过深耕细分市场,做成小而美的卫星公司。在明确自身定位后,也更容易向To B、To C的模式发展,提供标准化的服务。
只是,当下,从投资方的角度来看,商业卫星具有投资周期长的特点,目前的融资轮次集中在A、B轮。但由于行业属于重资本,持续的前期资金投入至关重要。(来源:猎云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