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造车这事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一些传闻,最近又有了一些新消息:
苹果公司打算升级当前的CarPlay系统,新系统将能够接入空调系统、速度表、广播和座椅控制等功能的技术。
据悉,这项计划在内部被称为“IronHeart”,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需与汽车制造商合作。
根据相关消息爆料称,“IronHeart”主要功能包括:车内外温度和湿度数据;温区、风机和除霜系统;调整环绕声扬声器、均衡器、高音扬声器,重低音扬声器及淡入淡出和平衡的设置;座椅设置;车速表、转速表和燃油仪表组等。
据悉,通过接入控制和工具,苹果可能将CarPlay变成几乎可覆盖整辆汽车的交互界面。
这个爆料之所以重要,在于现在的CarPlay,简单来说仅仅是一套车载娱乐系统,与汽车本身的控制和数据体系并不相连,用户可以在CarPlay上听歌,导航,但是要看车辆信息时,还是需要跳转到原生车载系统上进行操作。
而像AppleCarKey这样,可以对车进行控制的功能,则需要车企与苹果合作才能实现。比如现在的新款宝马,就可以把iPhone当作车钥匙用。
一旦“IronHeart”属实,就意味着,苹果进一步进军智能汽车市场,CarPlay系统也从传统的车载娱乐系统,进化为智能汽车控制系统。
从实际体验来看,CarPlay的进化是必须的。但这样的布局,也意味着,苹果需要与更多车企进行合作。也会面临和华为鸿蒙车载系统一样的困境。
一方面是本身在手机领域,虽然苹果利润率远高于其他行业玩家,但市场占有率并不算太高,所以对于车企来说,投入研发精力与苹果合作,来提升自己一小部分车主的体验,性价比并不高,不如专心优化自家原生系统。
另一方面,把系统端交给苹果,还涉及到隐私和商业安全方面的问题,在与车企的合作中,苹果会拿到多少数据,这些数据会不会成为苹果自己造车时的有力工具,而让苹果反过来进入造车领域时占据更多优势,这些都是车企们会担心的问题。
与苹果在智能汽车领域进行合作,对于车企而言,无异于与狼共枕。
但对于苹果而言,进一步提升CarPlay的能力,极其重要。
从2020年末开始,关于苹果造车的新闻突然多了起来。
2020年12月8日,苹果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负责人JohnGiannandre接管了苹果汽车项目;
2021年1月7日,韩媒称苹果与现代集团接触,打算在乔治亚州的发动机工厂生产自动驾驶电动车,亦或者双方在美国投资一家新工厂,计划在2024年达到年产量10万辆,规划最终年产能为40万辆;随后该消息又似乎迫于“压力”,被媒体悄悄删除;
2021年2月2日,台湾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预测苹果将会采用现代E-GMP纯电动平台,也有可能与通用合作;
2021年2月2日,有消息爆出苹果在2020年底聘请了保时捷的高管ManfredHarrer,此人曾负责保时捷底盘的整体研发;
2021年2月3日,彭博社爆出苹果将向现代集团子品牌起亚投资36亿美元用于生产汽车的消息;
2021年2月7日,彭博社再次爆出,现代集团以及起亚汽车声称称他们并没有与苹果商议合作汽车项目;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KatyHuberty曾分析苹果在2019年投入近190亿美元用于汽车研发。而在2019年全球汽车行业用于研发汽车科技的资金在800亿美元到1000亿美元之间。
也就是说苹果在汽车项目的一年研发投入就占全球汽车产业研发投入的20%以上。
智能车机,是智能汽车的关键,也是苹果做了这么多年软件系统,对于汽车行业的降维打击优势所在。
在今年年初,虎嗅在超过2万条苹果申请的专利中,扒出了不到200条关于汽车相关专利,其中大部分功能,都是需要与一套车载系统连接,这套系统很有可能就是曝光中的“IronHeart”。
很明显,苹果涉足汽车,不会像华为那样“只赋能,不造车”,但造车初期,已经有非常成熟车载娱乐系统CarPlay的苹果,很有可能会与华为相似,与车企合作,在车机层面,开始逐渐掌控汽车。(来源:猎云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