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消息,近期Gartner发布了2021年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1),并指出人工智能的创新速度飞快,技术成熟度曲线中 一半以上的技术将在二到五年内成为主流技术。其中边缘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决策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创新都将在未来几年对市场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事实上伴随 学习技术升级引发的人工智能热潮,催生了诸多人工智能技术创业公司,人工智能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
Gartner的最新报告“Market Guide for AI Startups, Greater China”针对大中华区偏重在人工智能软件应用领域的初创公司进行了分析,旨在帮助一般企业在购买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时,了解如何评估这些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其中,Gartner报告定义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有三个指标:即成立时间在十年左右;通常是独立公司,而不是依附在大集团下的子公司;通常企业的营业额不超过1亿美元。
针对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表示出的优势和不足,Gartner报告发现,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对人工智能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采用意愿相当高,这让中国的初创企业有很大优势去创造一些可能性的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往往在描述其产品或服务时,只描述他们提供的技术部分。但事实上仅从技术描述上很难判断这家公司的优劣以及与其他竞争者的差异化优势,这导致很多企业在评估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时有难度。同时很多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的官网网页的内容信息均以中文为主、英文界面比较缺乏,这让外国公司或是一些IT咨询领导者获取中国本地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信息非常困难。
Gartner研究副总裁蔡惠芬
Gartner研究副总裁蔡惠芬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有一个共同点——为了争取订单很多公司会提供高度定制化的完整服务,这是一个很普遍存在的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现象。但大量或单一的定制化模式导致它们要实现获利更加困难。
当前很多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面临一个挑战,当它做完一个解决方案后,很快竞争对手也做了一模一样的解决方案。这迫使这家公司必须再投入更多不同的定制化内容来满足它的客户需求。一直不断投入产品开发资源来符合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一直研发新应用的情况下就变得很难获利。
目前,国内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普遍存在高投入、高亏损的现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该如何降低研发成本,进而打破亏损的局面,蔡惠芬向TechWeb表示,至少有两条路径可以努力。
第一,建平台型产品。大部分的人工智能公司都在做定制化的服务,极大耗费人力、技术。所以要克服这个环节的亏损,必须要想尽办法做出标准工具平台。初创公司要有办法把自己的技术能力释放出来,做成一个标准开发工具或开发平台,然后协助客户能够很容易的自己开发想要的应用,这才是长远之道。要不然每面对一个客户都要帮他做定制化,这当然很难降低成本。
蔡惠芬认为,目前很多人工智能技术已日趋成熟,比如人脸识别、机器人客服等。这种成熟的应用,就可以转向用工具、平台的方式协助客户自己开发,这样就可以增加获利、缓解亏损。
第二,要筛选客户。如果客户无法用现有的平台,初创公司就一定要定制化。但同时,初创公司也必须要筛选公司,比如,初创公司如果投入了资源帮客户实现了产品需求,但这个产品本身符不符合初创公司自身产品路线策略,如果策略性发展跟客户的需求完全不相干,初创公司应该要拒绝、不能够每一个客户都接,必须要有一个方法去筛选客户,否则成本实在太高。
同时,蔡惠芬也强调,Gartner观察到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也越来越多地向这些趋势发展,包括越来越多的企业从托管解决方案向AI平台产品的转变,采用平台式方式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更具本地化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低代码或无代码开发用户界面等。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