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贵阳,记者 黄田)讯,国内钡锶盐矿龙头红星发展(600367.SH)8月12日盘后披露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9.1亿元,同比增长59.81%;归母净利润6787万元,实现扭亏,同比大增1133.03%。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此番增长受益于疫情后经济回复,下游市场持续景气,促使化工企业大幅放量,此外,成本提升、产品涨价也是公司业绩增长原因之一。
上半年公司主业钡锶盐和锰系产品产销两旺,其中高纯硫酸锰和高纯氯化钡产量均实现翻番,分别为10004吨和4022吨,销量同比分别增长96.02%和46.67%;主力产品碳酸钡产量实现11.85%的增长,产销分别达到122150吨和125196吨;电池级碳酸锂产量1246吨,同比增长2797.67%。
“今年的原料价格大涨主要受供需影响。”上述人士表示,今年国内大部分矿山重晶石、煤炭、石灰氮开采量受到一定限制,而天青石、高品位锰矿进口难度加大,同时下游需求持续旺盛,导致了上半年原材料采购价格的上浮。
据公司披露数据显示,二季度公司天青石采购价为1435.96元/吨,较去年同比上涨了74.94%;母公司无烟煤采购价格涨幅在10%左右,子公司大足红蝶无烟煤采购价则上涨了33.64%。
与此同时,公司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碳酸锶售价9458.46元/吨,同比上涨85.28%;碳酸钡售价2295.22元/吨,同比上涨11.72%;电池级碳酸锂售价69540.78元/吨,涨幅达104.11%。
除产品量价齐升外,剥离亏损资产也助推了公司走出亏损泥潭。去年底红星发展转让了连年亏损的联营公司红星物流31.92%的股权及相关债权,实现股权处置收益及坏账准备冲回,获利4177.1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不少投资者对公司出产锂电池原料电池级碳酸锂表示出相当的重视,但红星发展似乎对碳酸锂不太感兴趣,目前电池级碳酸锂占公司营收比例微不足道,不足10%,且上述公司人士透露,公司在电池级碳酸锂领域并不打算扩张产能。据悉,目前公司碳酸锂产能约为6000吨/年,目前年产量处于较低值,为每年2000-3000吨左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