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研究员 宋子乔)讯,席卷全球的缺芯潮来如山倒,去如抽丝。电源管理芯片是本轮缺货涨价的重灾区,交货延迟情况最为严重。
目前全球电源管理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仍主要为德州仪器、高通、亚德诺、PI、MPS等欧美企业。据集微网报道,电源管理IC龙头厂商德州仪器的部分产品涨价几十、几百倍还有终端厂商抢货。该公司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也表示,公司超过80%的产品有稳定的交货时间。也就是说,另外20%的产品交货时间并不确定。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电源管理IC的订单交期已经拉长到50周以上,完全没有缓解的趋势。
而据调研机构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 (SIG)5月份的数据,彼时整体芯片交期 (即订购半导体与交货的时间差距) 为18周,是2017年SIG开始追踪以来最长的交货时间,其中,电源管理IC延迟最为严重,其交货时间长达25.6周,而同为难兄难弟的微控制器 (MCU)、类比 IC等芯片的供给状况正在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德州仪器供货的不确定性让原本属于优先供货的大客户都感到焦虑,这导致业内培养二供,加单给其他厂商的情况较为明显。据了解,早在2020年底,部分下游客户就已经转向MPS以及矽力杰、圣邦微、士兰微、思瑞浦、杰华特等国内原厂下订单。
长期而言,随着电动车放量、5G换机、消费电子爆发、物联网加速带来的新一轮补库存周期,电源管理芯片需求暴增。方正证券表示,2018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约为251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扩张至约550亿美元。目前国内供应链安全可控诉求强,下游应用领域,国内厂商产品市占率逐渐提高,国内厂商切入供应链机会放大。
短期来看,大量订单涌入抬高了电源管理IC的整体价格中枢,不少相关厂商均披露了亮眼业绩或业绩预告。据不完全统计,包括矽力杰、士兰微、芯朋微、东科半导体、辉芒微、芯龙半导体、英集芯、南京微盟、必易微、富满电子、上海贝岭在内的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厂商都曾发布一次或多次涨价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