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铜陵,记者 贾晓宁)讯 ,2021年上半年,钛白粉量价齐升,截至6月末,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价格约为20500元/吨,半年涨幅约25%。受此影响,安纳达(002136 SZ)6月股价翻倍,最高报19.69元。
对此,安纳达董秘王先龙对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股价能发映出行业的一定情况,但肯定不是全部。不过从钛白粉产品来说,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盈利能力确实比过去大大增强。
此外,王先龙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发展磷酸铁为公司第二主营,今年下半年公司的5万吨磷酸铁产能将全部实现量产,目前市场需求较大,产品毛利率可观。
磷酸铁新产能三季度量产
2021上半年,国内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为37.7GWh,同比增长334.4%。据行业机构预计,磷酸铁锂在未来2年将高速发展,行业总产能有望突破100万吨,这带动磷酸铁需求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目前磷酸铁产能有限,生产公司与下游公司都是签订长约,现货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王先龙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磷酸铁产能,来自子公司铜陵纳源材料,目前的量产产能为10000吨/年。而2021年,安纳达的磷酸铁产销计划是24000吨,目前产销量完成了进度计划,公司基本无库存。
此外,今年7月,铜陵纳源材料的二期产能将开工试车,到年底5万吨磷酸铁产能将全部实现量产。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安纳达的磷酸铁下游客户,主要是国轩高科(002074.SZ)、贝特瑞 (000009.SZ)、湘潭电化(002125.SZ)、湖南裕能等大型锂电池生产商,对于磷酸铁的质量稳定性有较高要求,与安纳达签订都是长约订单。
王先龙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磷酸铁有一定的技术壁垒,目前安纳达的磷酸铁生产有技术和成本优势。技术上,安纳达从2013年就与中钢天源合资生产磷酸铁,已经有8年的技术积累,也与客户经过反复沟通与试验,产品有一定不可替代性;成本上,铜陵纳源材料在安纳达厂区内,利用安纳达的公用设施,投资相对节约,更为重要的是,公司原料来源比一般厂家要低。生产磷酸铁的主要原料是硫酸铁和磷酸,硫酸铁是钛白粉的副产品,目前硫酸铁的产量可供应年产15万吨磷酸铁产能,远超需求;而磷酸来源在铜陵开发区的关联企业,价格成本低。
因此,安纳达磷酸铁毛利率较高,平均可达25%左右,甚至超过钛白粉的毛利率。“今年公司磷酸铁可提供的销售总额预计在3个亿左右,已经占到了公司总收入的20%以上,新产能全面开工后,磷酸铁对公司业绩的支撑会更加明显。”王先龙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安纳达正在与湖南裕能以合资开设新公司的形式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磷酸铁产能,该公司安纳达持股65%。而对于新增产能,王先龙表示,公司将利用湖南裕能的销售渠道能力,开发比亚迪(002594.SZ)、宁德时代(300750.SZ)、上汽集团(600104.SH)等新客户。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磷酸铁锂太火,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众多资本开始进入这一赛道,加码了不少磷酸铁产能。“这些产能一旦实现量产后,市场会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这对于前期采用大量资金投入的企业来说,会面临不小的风险。”有能源行业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钛白粉下半年或高位震荡
而在今年上半年钛白粉连续大涨后,下半年或存在价格压力。
目前,钛白粉价格的主要压力来自原材料上涨。据卓创资讯行业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46%钛精矿价格均价在2500元以上,半年涨幅超50%;而硫酸价格565元/吨,半年翻了3倍多。
对此,王先龙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虽然钛白粉的原材料钛精矿与硫酸价格不断上涨,但企业每次提价,都能保证覆盖原料上涨的成本,因此毛利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6月22日,安纳达发布半年报预报显示,预计2021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7387.56万元-9234.45万元,同比增长100%-150%,反应了上半年钛白粉提价对公司的影响。
不过今年6月以来,钛白粉行业出现看空情绪。卓创资讯行业分析师田晓雨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进入7月以来,钛白粉行业进入淡季,在此背景下钛白粉价格弹性减小,生产环节厂家出货价格均主动下调,调整后钛白粉均价在20000元/吨,高低价差依然较大。
对此,王先龙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是钛白粉淡季,出货以小单为主,但总体来看,下半年产品大幅跌价不太可能,尤其是传统旺季“金九银十”期间,钛白粉价格应该会有一定反弹,总体来看今年钛白粉价格应该在18500-20000元之间,公司全年业绩应该有保障。
而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国内钛白粉行业价格有一定支撑。一方面目前国内企业开工率较高,在80.58%左右,而产品库存较低,淡季刚刚到来,多家中小规模厂家停工检修,在一段时间内压缩产品产量;此外,目前外贸需求较大,据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钛白粉出口量为10.05万吨,同比增加30.1%,这对于国内钛白粉企业来说,也是一大利好。
田晓雨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本轮国内企业主动降低价格后,国外下游用户反馈积极,因为目前国外钛白粉企业开工率有限,且价格较高,国内产品竞争力较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