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研究员 郑远方)讯,半导体行业景气度高企,产业链多环节纷纷受到提振,设备环节自然也不例外。
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最新报告显示,继2020年(711亿美元)、2021年(953亿美元)相继突破历史高点之后,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在2022年将再创下新高,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
此外,统计数据显示,今年Q1,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235.7亿美元,同比增长51%。其中,韩国企业半导体设备支出全球居首,采购额达73.1亿美元,占设备总销量的三成,同比增长118%。据悉,此次韩厂设备支出大幅增加,主要原因便是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扩产动作。
缺芯推动半导体厂商扩产 设备环节迎来机遇
2021年过半,市场对芯片需求依然高涨,芯片厂商满产满载却依旧难以覆盖下游需求。据公开信息显示,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已达98.7%,华虹半导体更是升至104.2%。
供不应求下,各大厂商产业资本开支迈入上行期,以满足扩产需要。
SEMI数据表示,去年全球半导体公司资本开支规模约为1070亿美元,预计今年将超过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31%。其中,韩厂以223亿美元设备开支位列第一,台湾地区开支达193亿美元,大陆为139亿美元。
图片|半导体厂商设备支出(单位:百万美元)
从台积电、SK海力士等厂商的公告来看,上修资本支出的主要原因,都是为了扩产。另外,据SEMI此前预测,全球半导体制造商今年底前将开始新建19座晶圆厂,明年还将新建10座。
而新建晶圆厂、扩建产能,都离不开半导体设备。SEMI表示,未来几年,上述29座晶圆厂的设备支出预计将超过1400亿美元。
国海证券分析师吴吉森指出,晶圆产线建设周期较长且成本高昂,其中约80%的成本都用于购置设备,因此半导体设备支出对于行业景气走势的判断具备先导性。
另一方面,缺芯大背景下,扩产已成定局,半导体核心设备和材料作为产能扩张基础,行业壁垒较高、格局良好,相关厂商业绩增长确定性高,有望充分受益。
国内受益标的包括:
中微公司是国内刻蚀+MOCVD龙头,近期定增获大基金、高毅资本等入局;
北方华创是刻蚀设备另一龙头,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6亿元-3.3亿元,同比增长50%-80%;
华峰测控的aN/SiC测试设备已打入台积电供应链;
至纯科技的湿法设备客户包括中芯国际、长鑫存储等多家企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