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已经势不可挡。
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而在这些用户中,短视频用户规模则达到了8.73亿——接近网民总规模的90%。
截至2020年12月的数据显示,用户短视频日均使用时长达到120分钟,截至2021年3月达到了125分钟。另外,从去年6月到去年12月新增网民4915万,新网民中,20.4%的人第一次上网时使用的就是短视频应用,仅有4.5%的人第一次上网是“看电影、电视剧、综艺等”。
短视频大市场的火爆,带动的是整条产业链的蓬勃生长。除了抖音、快手、B站这些短视频内容平台之外,短视频剪辑工具、短视频内容营销等公司,也都成为了被时代赋能所加持的“弄潮儿”,成为细分行业的“隐形独角兽”。
万兴科技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在软件行业已经沉淀17年、于2018年登陆创业板的万兴科技,一直被誉为消费类软件行业的“隐形独角兽”,不轻易显山露水却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
但这家公司,却因为自己最近的一系列动作,而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知晓。2021年6月2日,在华为鸿蒙发布会上,万兴科技旗下产品“万兴喵影”亮相,成华为旗舰平板HUAWEI MatePad Pro上的唯一视频创意软件。6月8日,万兴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以现金2.14亿元购买杭州格像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格像科技”)72.44%股权,这也是其自上市以来的最大一笔收购交易。
在时代巨浪中,任何公司要想在巨头竞争和群雄逐鹿中抓住机会,比拼的不是谁更能抓住风口,而更多的是在比拼在这背后的精准战略判断、如何把握机会、能否坚持初心和长期主义等各方面的整体实力。
“17岁的万兴科技恰同学少年”,万兴科技创始人吴太兵说,“我们依然还走在创业的路上,但我们会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01 2.14亿巨额收购背后
2.14亿。
这是万兴科技购买杭州格像科技有限公司72.44%股权的价格。这笔收购也是自万兴科技上市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
这笔交易引人好奇:在移动端和PC端视频创意软件行业已经积累多年的万兴科技,为何会收购一家和自己业务类似的公司?在这笔巨额交易背后,万兴科技的目的是什么?其被收购方格像科技又是什么来头?
格像科技来头并不小。创立于2014年的格像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聚焦于移动端视频、图片领域。虽然公司知名度不高,但格像科技旗下的产品矩阵却大受欢迎,已在全球拥有了近10亿的用户数。
在产品方面,格像科技在移动视频、图片领域陆续推出了多款备受全球用户欢迎的产品Beat.ly、Story Chic、Sweet Selfie、Sweet Snap等。这些产品目前已覆盖了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日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人,社交媒体粉丝超过400万人。
除此之外,格像科技的技术能力已非常成熟。公司创始团队来自ArcSoft、阿里巴巴、中科创达等企业,在图像视频技术、AI算法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拥有着超过10年的积累。资料显示,格像科技公司目前一半以上的员工为研发人员。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格像科技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数十项。
在商业模式上,格像科技在有付费意愿的欧美市场也已占据了一席之地,在拉美等新兴付费市场有一定的布局,并在东南亚拥有大量用户基础,2020年更是实现了营收同比翻番增长。
反观万兴科技,拥有着和格像科技类似的背景和积累。
和格像科技的创始团队背景相同:吴太兵曾经也是一名程序员。2003年,吴太兵在通过一款名为Photo to VCD的产品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后,开启了创业。
由于国内市场盗版猖獗,他先选择带领公司产品出海,先后推出了PDF Converter、PDFelement等爆款产品,成功进入北美、欧洲和日本市场;之后的产品更是陆续覆盖了音视频转换、影像编辑、数据管理、文档编辑等领域。
2015年,随着短视频行业的突飞猛进,万兴科技推出了剪辑软件WondershareFilmora(中国版名为万兴喵影),在全球创作者中都受到了欢迎。随着国内消费者的正版意识加强、国家对自研软件企业的重视,2017年,万兴科技选择回国,并推出了多款满足非专业级用户创作需求的产品。
可以看到,万兴科技和格像科技,都有着自己对海外市场的深入理解。而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强调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产品能力和研发能力的万兴科技,也和格像科技的企业文化非常一致。都拥有着健康成熟商业模式的两家公司,可以由此实现强强结合。
而善用资本力量,一直都是万兴科技的战略所在。在投资格像科技之前,万兴科技还曾战略投资过亿图、墨刀等公司,通过覆盖其所在数字创意赛道的外围业务,不断加固自身护城河。
02 1+1能大于2吗?
在2021年万兴科技的新品发布会上,吴太兵曾坦言,“并购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工程”。万兴科技对格像科技的收购,两家公司背景和积累的相似,能够实现“1+1>2”吗?
不过如果仔细对比两家公司的资料,可以看到,乍看之下,虽然两家公司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却有着很多不同。
从产品上看,虽然都长期专注于视频领域,但格橡科技更擅长于移动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万兴科技则更擅长桌面端视频剪辑产品,通过并购,两家企业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在多端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实现更广的用户覆盖范围。
在格像科技的产品中,Beat.ly是全球最大的TikTok视频内容生产软件之一,提供给用户一键式生成TikTok内容体验,总用户近1亿;Story Chic是全球最大的InstgramStory内容生产软件,帮助用户一键模板生成Story,用户数为2000万;Sweet Selfie则是风靡全球的自拍美颜APP,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本地化、定制化自拍美颜体验,用户数超过5亿;Sweet Snap是全球最大的动态表情拍摄APP,提供给用户一键式自拍短视频拍摄体验,用户数量超2亿。
在海外短视频市场竞争中,自欢聚时代2017年打响“第一枪”之后,依然呈现火热竞争态势。以TikTok为代表的中国出海产品,以及全球的社交和传媒巨头,都在参与短视频大蛋糕的瓜分。
而已经拥有10亿用户的格像科技,能够让万兴科技快速扩充自己在移动端产品上的布局,扩大用户量,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继续加固自己在全球市场中的优势。如今,具有联系推出优秀产品的格像科技,在有付费意愿的欧美市场已占据一席之地,在拉美等新兴付费市场有一定布局,并在东南亚拥有大量用户基础。
在技术层面,吴太兵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创意技能正在走向AI化,如果不借助AI,难以解决工具走向大众的难题。
一直重视并持续提升自己AI技能格像科技,在视频及图像技术算法方面有着多年沉淀,可以扩充万兴科技在人脸美颜美妆、 学习特效等方面的技术,增强万兴科技在视频创意技术领域竞争力,有效减少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而对于想要继续拓展全球市场的格像科技而言,投奔在海外走红、并在2017年就已布局国内的万兴科技,也是一种更加高效的选择。
吴太兵曾经表示,万兴科技在决定是否要收购一家企业时,有三个重要的关注点:方向是否相同、团队是否契合、以及收购价格。在吴太兵看来,在这三个关注点中,价格是最后才需要考虑的因素,在此之前,对共同行业的关注、团队文化的契合更为重要。
“有的团队做的非常好,但如果它的文化是封闭的、短期的,这样的公司不会是万兴科技关注的对象”,吴太兵说。
在吴太兵看来,通过借助资本力量、选择并购的原因,还跟中国的整体大背景相关。
吴太兵认为,在“互联网下半场”、“内卷”流行词背后,反应的是一个悲观的现实:从总体上看,科技正在进入停滞,未来的时代是一个内卷化的存量厮杀时代”,通过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也是对时代大潮流的顺应。
03 潜入巨头腹地
那么,在频频的动作背后,万兴科技究竟想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它的目标和野心是什么?
如果非要给万兴科技一个定义,吴太兵更愿意把它定位为:“第三方独立的视频创意与软件服务提供商”,而万兴科技的野心,则是成为中国未来的Adobe。
从视频工具到数字创意赋能者的战略变化,背后是吴太兵所看到的大趋势。在他看来,在可预见的5-10年,未来的数字创意世界会有三个趋势:创意表达视频化、创意主体大众化和创意技能的AI化。
于此同时,伴随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产软件正版化服务化的持续推进,数字创意这个赛道,正在迎来一个百亿美金的大市场。行业巨头Adobe,在2019年市值已经突破千亿美元,营收达到90.3亿美元。
据Cisco等预测,2022年视频类内容占据互联网总流量的82%,2025年约有7亿被短视频等带动的Communicator(数字化信息的传播者)群体加速崛起——这也是万兴科技所瞄准的用户群体。
市场竞争显然也异常激烈。
除了不断涌现的创业公司之外,巨头们也在入场。2017年快手上线快影、2019年抖音上线剪映、2020年B站上线必剪、腾讯推出秒简。只不过,对于巨头们来说,布局视频剪辑软件,更多是出于“战略性防守”的目的。
在吴太兵看来,万兴科技正在做的事情,不是在跟巨头竞争,而是在做巨头们所没有解决好、解决掉的问题。
“对于万兴科技来说,只要能够成为张一鸣眼中的剪映第二,至少会是一家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市值的公司,这也是抖音希望看到的事情”,吴太兵说。
更何况,吴太兵和万兴科技所坚持的长期主义,让他对未来有着无限的耐心。
“我不太关注风口,我看到的更多是数字创意这个大赛道,以及中国软件市场这几年的正版化、服务化、用户付费意愿都正在越来越强”,吴太兵说,“更何况,时间有无限的长,一切都有可能”。(来源:猎云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比亚迪上半年研发投入超200亿元,比特斯拉多出约40亿
- 英伟达第二财季营收300.40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大增168%
- 知名特斯拉投资人“心灰意冷”:持仓已砍半,AI和机器人都救不了它!
- 腾讯音乐Q2持续高质量增长:总收入71.6亿元,付费用户数1.17亿
- 微软Q4营收647亿美元净利220亿 盘后一度大跌7%
- 英伟达市值接近苹果 高增长可以持续吗?
- 优信发布财报:零售量环比同比均增长 预计2025财年业务量增长超200%
- 36氪Q4季报图解:营收1亿同比增7% 净亏1766万
- 联想控股2023年净亏损38.74亿元同比转亏,营收下降10%
- 腾讯音乐Q4及年报:在线音乐强劲增长,持续促进产业共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