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编辑 周玲)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估计,数字欧元可能会吸走欧元区银行8%的客户存款。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欧元区19国中的一些小国来说,被吸走的存款比例可能要高得多。因此,数字货币是否会威胁到传统金融体系的稳定,需要各国央行做好守门人。
欧洲央行(ECB)预计在未来几个月会加快研究数字欧元,尽管正式推出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但经济学家们正在考虑其潜在的影响:数字货币带来诸多便捷的同时,对传统金融体系稳定是否会有影响?
目前全球90%的央行都在研究数字货币,一个关键问题是,它们是否会蚕食目前商业银行账户上的资金。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表示,他们的做出的预估是基于“熊市”情景,即所有15岁以上的欧元区公民会将3000欧元(3637美元)转移至欧洲央行控制的“数字钱包”。
一些欧洲央行政策制定者和市场专家认为,8%的存款迁移是理论上的上限。
摩根士丹利表示,“从理论上讲,这可能会使欧元区的总存款(定义为家庭和非金融企业的存款)减少8730亿欧元(或8%)。”
图表:数字欧元可能吸走的存款份额
欧元区银行的平均贷存比(LDR)将从97%提高到105%,尽管总体上银行“几乎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因为在2019年末,在新冠疫情推高储蓄之前,该地区的贷存比就已经为105%。
然而,较小国家的银行,特别是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希腊,理论上受到的冲击可能比平均水平(8%)更大。
在这些国家,转换3000欧元存款至“数字钱包”,相当于转换存款总额的17%-30%,对标家庭存款总额的比例甚至达到22%-51%。
还有研究发现,8%的平均值可能被视为保守水平。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上周模拟了这样一种情况:即目前英国各银行的零售存款中,是有五分之一(20%)是以新的数字货币或CBDC形式持有的。
挑战:央行需要做的是守好门
6月7日,英国央行发布名为《数字通货新形式》的研究报告。报告称,在新形式的数字通货“被广泛使用之前,需要解决货币安全和宏观经济稳定性方面的问题”。报告指出,数字通货如果想得到普及,那就应该满足与当今银行存款同等标准的要求。
报告还表示,数字货币的过热,会威胁到传统金融体系的稳定。一方面投资上,大量资金被转到数字货币上去。另一方面,央行会失去对利率的把控,也会失去各项传统功能,尤其在通货膨胀时期,威胁将会很明显。
英国央行依旧认为,如果突然的过热,必然会引导投机分子的躁动,因此说得很压制,呼吁各国要在数字资产过热之前,建立起较为稳固、完善的监管体系。而且,最重要的是,技术上要超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