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 文/卞海川
“台积电在南京扩张28nm产能”一事持续发酵,包括多家媒体对此事发声,国台办也对此事进行回应,台积电的目的何在?我们该支持还是反对?
根据台积电临时董事会上宣布的消息来看,为满足结构性需求的增加,并应对从车用芯片短缺开始扩及整个全球芯片供应的挑战,将投入28.87亿美元资本支出计划在南京厂扩充28nm成熟制程产能。
该消息的发布,引发了行业热议。其中,知名通信行业大V在微博中表示,台积电利用大陆的政策、资源、水电、低成本的人才,大量生产制程较落后的芯片,在大陆低价倾销,挤垮中国新兴的芯片制造企业,这种情况决不能出现。我强烈呼吁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研究、审查,保护大陆芯片制造企业,防止台积电的市场垄断行为。”
随后,多加媒体相继发声,认为台积电南京扩产一方面可以培养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激活了市场竞争,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
之后,新华每日电讯发表评论文章表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开放融通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人为“筑墙”“脱钩”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损人不利己。“越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芯越是要和国际产业链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不是谁想‘摆脱’就摆脱得了的。
一时间,两方观点看似都有道理,台积电扩产这一举动在芯片行业引起轩然大波。
台积电的“野心”
两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台积电在南京建厂的目的,这其中,28nm制程厂是关键。
业内普遍认为,28nm一直被认为是芯片制造的“黄金线”,28nm(含28nm)以上为成熟制程,以下为先进制程。
独立ICT评论员孙永杰向TechWeb表示,芯片产业的发展一直遵循着摩尔定律,但随着芯片产业的发展,半导体厂商们发现,要维持摩尔定律继续推进的成本变得越来越庞大,制程微缩不再跟随着晶体管单位成本跟着降低的效应,产业界从32/28nm节点迈进22/20nm制程节点时,首度遭遇了成本上升的情况,也就是在28nm制程节点,摩尔定律失效了。
IBS的数据显示,28nm之后芯片的成本迅速上升。28nm工艺的成本为0.629亿美元,到了7nm和5nm,芯片的成本迅速暴增,5nm将增至4.76亿美元。
相关资料显示,28/22nm采用高介电层/金属闸极(HKMG),是平面式技术世代中最高阶的制程,价格比16/12nm 所采用的 FinFET 技术低廉,可提供客户兼具效能与成本的最佳解决方案。
通俗的来讲,28纳米将是完全符合摩尔定律的最后一个工艺制程,是芯片工艺发展最具性价比的一个关键节点。
电子创新网CEO张国斌也指出,28nm工艺是体硅工艺最具性价比的节点,相较于40nm及更落后制程,28nm工艺在频率调节、功耗控制、散热管理和尺寸压缩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20nm及更先进制程采用FinFET技术,维持高参数良率以及低缺陷密度难度加大,每个晶体管的成本都要高于28nm工艺所以28nm节点会有较长的生命力。
Gartner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世界的28nm芯片市场规模约94亿美元,台积电发布的财报显示,去年28nm制程占据其营收的12.67%,约合60.1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92.5亿元。
虽然成熟制程芯片占台积电总营收份额不大,但同样也可以为台积电贡献很大一部分收入,并且利润收获颇丰。
从另一个角度看,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生活方式发生结构性的改变,PC、 NB、手机、车用需求暴增,驱动面板、驱动 IC、电源管理IC、MCU、 CIS 等芯片需求增加,成熟制程产能供不应求,不少需求转至 28nm 以期获得更多产能,并提升产品效能,争抢份额。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市场需求角度还是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台积电南京建厂目的并非“阴谋”。
中芯国际需要敲响“警钟”
台积电南京扩厂,虽然没有像部分专家说的那么“危言耸听”,但也从某种程度上对中芯国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021年一季度,中芯国际财报显示,公司营收73亿元,其中,14/28nm 制程营收约 5.0亿元 ,占比6.9% 。28nm以上成熟制程营收约 67.9 亿元,占比 93.1%。
财报数据表明,中芯国际成熟制程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也正因为28nm产品线的“黄金属性”,中芯国际未来将在28nm重资投入。
去年,中芯国际联手国家大基金二期成立合资企业中芯京城,斥资500亿元扩产28nm产线。
今年3月,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将和深圳政府拟以建议出资的方式,经由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深圳)有限公司进行项目发展和营运,重点生产28纳米及以上的集成电路并提供技术服务。
在国家政策方面,国务院发布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政策》)。根据《政策》,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可以看出,中芯国际在北京、深圳豪掷百亿美金,借助国家政策力量,在28nm产线“放手一搏”。
28nm寄托着中芯国际对未来的希望,台积电南京建厂之后,中芯国际将会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压力。
首先是产能过剩的压力。
此前,包括台积电和英特尔的CEO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全球芯片短缺将持续到2023年,在疫情过后,所有工厂恢复正常,缺芯的局面或将不复存在。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曾公开表示,世界将来一定会是芯片过剩的时代。
按照规划,中芯国际的28nm产线将在2023年左右投产,所以届时的市场是否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这是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市场不需要那么多芯片,那台积电南京扩厂后所生产的芯片,将压缩市场空间。
其次是折旧设备周期带来的成本压力。
众所周知,台积电的折旧周期相对激进,一般为5年,也就是说在5年之后,台积电可以通过产线运转,将此前的投入成本收回。
折旧周期需要考虑产品良率以及工厂是否满负荷运转等情况,台积电2011年就开始了28nm制程的量产,如今过去10年的时间,其产品良率已经非常稳定,况且已经过了折旧周期,其在成本方面将会有巨大优势。
即使按照最快的时间来算,中芯国际的折旧也要延长到2026年,这段时间中芯国际将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出现产能过剩的机率倍增。
最后是28nm“黄金线”是否会发生转移?
台积电去年公布的财报显示,其28nm以下的先进制程营收已经占据接近60%的份额,其中,7nm营收占比高达33.5%。作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领跑者,台积电的规划在影响着整个产业链的进步。
按照台积电的制程部署,未来5年包括16nm、7nm等先进制程早以过了折旧周期,产品成本将近一步压缩,加上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整个产业“黄金制程”是否会向前推进,28nm的黄金线还能停留多久?
总体来看,台积电南京建厂,笔者认为是正常的市场竞争行为,但从更深层次来看,也让中芯国际面临不小的竞争压力,背水一战的中国半导体产业,需要前进,唯有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进步,切勿好高骛远,一味的追求先进制程的赶超。
折旧压力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业绩爆雷,股价遭重创拖累全球股市
- A股半导体并购热潮汹涌,36家企业引领产业整合新篇章
- 英伟达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逼近3.4万亿美元
- 新大陆正式成为华为鸿蒙开源系统A类捐赠者, 布局鸿蒙生态
- 苹果第三季度出货量创历史新高,无限接近全球第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