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杭州,记者邓浩)讯,“巴斯夫(BASF)控股杉杉股份(600884.SH)旗下的正极材料公司杉杉能源后,合资公司将极可能成长为世界级别的正极材料公司,不仅能享受国内新能源车大发展的红利,还能利用巴斯夫的资源出海。”某券商化工行业分析师就双方的合作对财联社记者评论道。
5月20日晚间,杉杉股份公告称,BASF将通过受让及向其他中小股东购买的方式持有杉杉能源合计51%的股权。合资公司将致力于生产正极活性材料(CAM)和正极材料前驱体(PCAM)。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通过本次合资合作,杉杉将加快在北美、日本、欧洲等主要市场的业务布局,快速融入全球市场,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
公开资料显示,湖南杉杉能源产品覆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各个主要体系,及相应规格的前驱体产品,已形成“原材料—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回收”的产业链布局。其在湖南和宁夏两地运营四家正极活性材料和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基地,预计在2022年将实现年产能约9万吨。
上述分析师表示:“巴斯夫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供应商之一,拥有众多正极材料全球专利,很多正极材料公司都需要得到巴斯夫的专利授权。通过在中国拟成立的合资公司,巴斯夫成为首家在全球所有主要市场都拥有正极材料产能的公司。杉杉这次跟世界500强公司合作,将迅速做大做强电动车正极材料,赶上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浪潮。巴斯夫看中中国的巨大市场,而杉杉股份能和世界巨头公司合作融入全球,也是巨大历史机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