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时钟投资理论”开创了周期性的研究框架先河,为机构投资者做自上而下择时判断和大类资产配置提供了参考。简而言之,它告诉了我们,何时应该配置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甚至手留现金。当下,市场对股债切换的讨论日益增多,重温一下经典理论,颇有意义。
那么,“美林时钟”在国内应用时会水土不服吗?近一轮的大宗商品上涨,为什么说“美林时钟”已提前预言?中国版“美林时钟”当前指向了哪一位置?通胀抬头、大宗商品寻顶,股票还有投资价值吗?不同象限切换之间,周期板块和中盘股为何受益?
“美林时钟”,指导大类资产配置更有效
“美林时钟”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角度出发,两两组合将经济周期分成了:衰退期(经济下降+通胀下降)、复苏期(经济增长+通胀下降)、过热期(经济增长+通胀上升)、滞胀期(经济下降+通胀上升)四个象限,四个象限的轮回往复构成了每一轮经济周期。
从衰退期开始四个阶段依次推进,在此过程中债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现金依次成为最优的大类资产选择;对于股票市场来讲,防御型、成长型、周期型、稳健型板块依次成为最优选择。
Ⅰ衰退:债券>现金>股票>大宗商品
Ⅱ复苏:股票>大宗商品>债券>现金
Ⅲ过热:大宗商品>股票>现金/债券
Ⅳ滞胀:现金>大宗商品/债券>股票
按照美林时钟模型对大类资产进行配置,既可以在复苏期和过热期获得股票和大宗商品的投资收益,也可以在滞涨期和衰退期,通过持有债券和现金等防御性资产规避风险。对于股票市场中不同板块的选择也能够取得类似的效果,但受制于大盘的波动,分散效果会弱于大类资产配置。
投资者也许会疑惑:美林时钟如此简洁、有效,按照这种方法去配置,岂不是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投资收益?事实上,纯粹的“美林时钟”在国内市场的适用性,不如海外发达市场。也就是说,存在一定的“水土不服”现象。
一方面,由于经济体制不同,我国的逆周期调节政策比海外更加精准有效,这也使得经济周期并非纯粹由市场之手推动,受宏观政策影响,“美林时钟”在国内甚至被戏称为“美林电风扇”;另一方面,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市场价格已经体现全部历史信息,那么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就在于未来判断,这就需要一定的研究预判能力。
整体而言,对于“美林时钟”在国内的应用,其对大类资产配置相对更为有效,而应用在股票市场时要同时考虑宏观政策、行业发展等因素,需具备一定的预判能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从复苏到过热,大宗商品上涨有预兆
2021年一季度,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3%,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10.3%,属于经济快速增长期。通胀的情况略微复杂,2021年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0.9%,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6.8%。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由于猪肉价格有所回落,尚处于温和状态;而将目光投向工业企业,上游的原油、金属、钢铁、煤炭均经历了一轮较大幅度的上涨,价格压力显著。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依照中国版“美林时钟”的方位,中国经济目前介于复苏期与过热期之间,过热的主要是偏生产类的工业、出口制造部门;复苏的主要是偏消费类的居民部门。
“美林时钟”对今年的市场表现有预兆。统计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几类资产的表现,年初至今大宗商品涨幅最高,股票市场体现为结构性行情,周期型的钢铁、采掘、有色领涨,而国防军工、计算机为代表的成长型行业领跌,债券表现整体一般。无论是大类资产还是股票市场的表现,均符合从复苏期向过热期过渡的特征,整体偏向过热期一些。
短期尚难滞胀,股票仍有配置性价比
展望整个二季度,虽然经历了海外新冠疫情的反复,但全球的经济复苏尚未停步,国内的采购经理指数(PMI)也处于扩张区间,“美林时钟”短期内进入衰退期的概率不大。在这种背景下,对大类资产中的股票资产不需要过于悲观,其仍有较好的配置性价比。
“美林时钟”由过热期进入滞胀期后,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将会逐步寻顶,贵金属可能会迎来一波补涨行情,现金吸引力增强。股票市场将会是周期型板块占优,同时具备高股息、低估值特征的稳健型板块也将逐步崭露头角,例如银行、电力等行业。由于居民消费尚处于复苏期,一些可选消费也具备修复的空间,今年清明节、五一节的出游人数和消费金额均在持续恢复,对于旅游、酒店、航空等行业持续利好。
我们进一步从宽基指数的角度出发,统计发现中证500中化工、有色等行业占比高于沪深300、创业板指等指数,也侧面为我们此前持续看好中盘股行情的扩散提供了一定佐证。从估值盈利匹配度来看,采掘、钢铁等周期型板块正处于投资窗口,而大盘蓝筹中的银行、保险则略有滞后,伴随着结构性行情的扩散,优质的中小盘个股也具备一定的超额收益潜力,这些行业和板块将是我们持续关注的投资方向。
程涛,经济学博士,近20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蝉联“2019-2020年度行业领军人物”,现任湘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作为农银汇理基金投资部总经理拿下“2012年度金牛基金公司”(中国证券报),所管理的农银汇理策略价值基金获2012年“三年期五星评级“(晨星、银河、海通等)。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