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 了解到,民生银行(600016.SH)发布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
公告显示,2021年4月14日,民生银行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的监管工作函,要求民生银行就年报中相关信息作出书面回复,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注到,民生银行2020年度归母净利润343.09亿元,同比减少36.25%,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929.88亿元,同比增长48.05%。其中,计提贷款减值准备769.90亿元,同比增加26.52%;核销及转出贷款减值准备671.10亿元,同比增加31.77%。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82%,同比增长0.26个百分点。
对于不良贷款率的明显上升,民生银行表示,一方面是由于疫情期间坚决落实监管规定,在逾期90天以上贷款降级为不良贷款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逾期60天以上但不足90天贷款原则上降级为不良贷款。
另一方面,民生银行表示,新冠疫情也对部分行业和业务的资产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受疫情影响,2020年民生银行对公不良贷款额出现增长,并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三个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三个行业不良贷款合计增加106.06亿元,占全部对公不良贷款增量的103%。
同时,零售不良贷款增长主要集中在信用卡业务。受疫情影响,民生银行部分信用卡客户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出现下降,信用卡业务不良增长明显。2020年末,该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151.8亿元,较年初上升41.23亿元。
不过,民生银行同时表示,随着国内外新冠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以及国内全面复工复产等有利因素,上述三个行业整体经营情况逐步回升,形势趋于稳定,预计2021年资产质量将趋于平稳。
此外,上海证券交易所还关注到,民生银行2020年单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93亿元、488亿元、452亿元、4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亿元、118亿元、89亿元、-30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逐季度下滑。
对此,民生银行回复称,对于营收下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坚决贯彻监管政策要求,2020年,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影子银行和金融“去杠杆”的检查和处罚力度,该行按照监管相关政策和整改要求,大幅压降非标准化资产投资规模,其中非保本理财、票据资管、同业投资企业信用类资产等非标投资规模分别压降1595.36亿元、718.29亿元、344.68亿元,导致投资收益前高后低,逐季环比下降。
二是疫情期间“宽货币”政策产生的“资金红利”未能持续。2020年初疫情爆发期间,资金面总体较为宽松,市场资金价格处于历史低位,民生银行在一、二季度分别实现债券价差及基金投资收益34.51亿元、12.96亿元;下半年,资金市场价格低位反弹后趋稳,债券价差获取空间微乎其微,投资估值浮盈也随市场资金利率的反弹而逐步回退,三、四季度分别实现债券价差及基金投资收益1.91亿元、8.11亿元,环比上半年下降较多。
三是为缓解疫情冲击,支持复工复产,2020年,民生银行一方面加快推进存量贷款LPR定价转换工作,在LPR累计下降30BP的情况下,新发放人民币贷款执行利率逐季降低,四个季度分别为5.69%、5.46%、5.36%和5.10%,累计下降59BP,特别是中小、小微企业贷款定价水平下降较快,小微贷款整体收益率同比下降67BP;另一方面,民生银行积极实施小微和信用卡客户的息费减免,下半年减免息费15.22亿元,减免金额比上半年(9.05亿元)增加68.2%。
此外,民生银行也表示,2020年,银行全面摸排存量资产风险状况,统筹编制不良资产处置规划,逐季加大存量问题及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收变动。
而对于净利润逐季下降的趋势,民生银行回应称,2020年,银行业顺应外部环境变化,普遍采取前瞻性措施,加大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对利润产生一定冲击,特别是股份制银行的净利润增幅比2019年有较大下降。民生银行在营业收入逐季下降、业务及管理费列支及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进度等因素叠加的影响下,归属于该行股东净利润呈现逐季下降趋势。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业绩爆雷,股价遭重创拖累全球股市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