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牌单纯走线上,天花板并不高,但是开拓线下也并非易事。线下业态在“0-1”阶段常会踩哪些坑?线下开店又有哪些选址逻辑?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壁垒?
11月26日,在第5届小饭桌青年创业者大会现场,凡卓资本创始合伙人刘琼岭与乐刻运动创始人兼CEO韩伟、NEIWAI内外品牌创始人刘小璐、清流资本合伙人刘博、宽窄创投创始合伙人潘金菊,针对以上行业焦点话题,一同探讨了新连锁品牌如何破局竞争实现连锁化。
刘琼岭:第一个常规问题,请四位嘉宾按顺序介绍一下自己创业项目。
韩伟:简单介绍一下乐刻,一般常规的理解下,乐刻是一个健身房连锁公司,但其实不是,我们是提高效率的数据中枢平台,只不过先改造了健身房,未来我们也可能改造家庭、篮球场、羽毛球场其它场景。
刘小璐:我是NEIWAI内外创始人刘小璐。NEIWAI内外(以下简称“内外”)是服务于新生代女性的贴身衣物品牌,我们从让人身心舒适的无钢圈内衣开始,推动发展了中国舒适内衣的品类。随着整个线下店的布局,我们也慢慢从内衣拓展到了睡衣、家居便服、运动服饰等全品类的贴身衣物领域。
我们一开始其实是从天猫开始起家,但后来发现,在中国整个内衣行业,由于它品类的特殊性,80%的市场还是来自于线下,所以我们在2017年开始开线下店,3年时间里,内外在全国的24个城市已经有了100多家直营门店,预计明年年底,线下店将会突破300家。
刘博:我是清流资本的合伙人刘博。今年是清流成立的第7年,我们投资风格比较低调、节制,但代表的项目估计大家也都知道,大众一点的有货拉拉、怪兽充电,垂直一点有LGBTQ社区Blued。我们专注的方向也一直没有变过,那就是新消费、新技术、新人群。
潘金菊:我是宽窄创投的合伙人潘金菊,我们是一家去年才刚刚成立的新机构,我们专注的领域只有消费零售,我们第一期的LP里,有非常多的便利店老板,所以有差不多五六千家便利店渠道资源,这也是我们投消费零售非常好的优势。我们也投了一些品牌,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永璞咖啡。
刘琼岭:两位创业者在线下开店过程中,从零到一阶段遇到了哪些坑?另外两位投资人看线下业态,会关注哪些点?
韩伟:如果非要说遇到最大的坑,那就是在2018年,2018年资本泡沫比较大,我们融了很多钱就有点膨胀,疯狂扩张,结果有10家店发生了亏损,好在我们及时刹车了。
当时我们是被一些建议给迷惑了,别人建议一定要做品牌,一定要拿最贵的房租开最好的店,因为这相当于打广告了怎么也亏不了。但后来发现并不是,公司还是得关注成本效率、商业模式的闭环,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节奏来。
刘小璐:做线下店从“零到一”的过程中,首先我们思考的是品牌定位,你在什么样的商场、跟什么样的品类品牌在一起做邻居,希望消费者对你的认知是怎样的,都是需要重点思考的。当时我们的第一个选择是不跟所有的传统品牌在一起,以往所有传统的内衣品牌几乎都在百货的渠道,但我们要开独立店铺。
我们第一家店开在上海的静安嘉里中心,到今天为止这家店都是内外在全国门店里坪效最高的一家店。品牌的定位一定要坚持,如果我们一开始从相对比较下沉的商场出发估计就没机会了,你从上往下走有巨大的机会,但下从往上走是非常难的。
第二是在服务上的思考,我们采用“潮人服务潮人”模式。以往店铺导购都是四五十岁的阿姨,现在大家去看我们线下店里的导购,都是年轻、有活力的小姑娘,他们能让消费者进到店里感受到,自己在和一群有差不多审美的人交流。
刘博:我先说之前踩过的一些坑,2015年在看消费品升级,大家都想依靠渠道做出比较升级类的产品。但那时候对于商圈的位置划分没那么细,认为这个产品是服务于三里屯潮人的,在三里屯开店就能覆盖到这群人,但实际上不是,线下是倒过来的,流量在养门店,在早期,你品牌声量还不够大的时候,要做消费升级,你要把商圈做细分,A类商圈有A类、B类、C类位置,如果你开不了A类商圈A类位置,最起码开到A类商圈的B类位置,才对你树立品牌有帮助。其实有时候即便你在一个非常车水马龙的位置,你的租金并没有想得那么高。
投资人看项目一般会把项目开的一些店做划分,每一个项目会有它自己更合适的位置,以及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追求。最火的一类项目其实是说,赛道就很好,产品力和性价比也有,能在很差的位置平效都很高,因为它未来的潜在开店规模的想象空间会更大。
潘金菊:我们将零售的连锁渠道划主要分成两类业态,第一种是效率型业态,比如便利店、折扣店,它们是在效率层面上做最后的竞争。在投效率型业态时,因为它对于零售的功底要求非常高,我们不会投没有零售经验或者在效率型业态没有从业过的人。
第二种是体验型业态。面对这类业态,与投体验型业态的逻辑是反过来了,我们更喜欢年轻的创始人,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创新力,能把互联网的流量思维运用在线下。
大家都说铁打的shopping mall流水的品牌,品牌经营不够稳定是行业的痛点。我们更喜欢品牌的平稳性以及流量有好的转化率。同时shopping mall现在竞争非常激烈,里面会遇到一些同质化的问题,我们也会去看在竞争中,品牌维持在一个什么样的店型状态。
刘琼岭:大家都说线下开店二分之一跟地理位置相关的,创业者有什么样的选址逻辑,投资人对于不同业态的选址,有哪些看法?
韩伟:一开始乐刻对选址不是特别强调,前一千家店都是我选的,后来随着规模的扩大,我们发现,决定开店能否成功,有六七成是选址决定的。我们就学习麦当劳、迪卡侬、711这些传统巨头做网络规划拓展,每个网格中有哪些社区,男女比例有多少,都先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到去年为止,乐刻开了100家店只有1家店发生了亏损,那个店到今年也盈利了。
还想补充一个点,我觉得底层逻辑上要分两条路,一类上是精英派在爬山,一类是夏尔巴人这类专门驮这精英派去爬山的,那么在这个世界上谁是爬山本领最高的人,可能是夏尔巴人,但外界只知道最终爬上高峰的一批精英。
今天的创业者也会出现这两派人,比如喜茶还是CoCo,每个行业都会有夏尔巴派的冠军,如今中国新经济从消费互联网转到产业互联网,开始更注重成本效率与用户体验,未来应该由精英派和夏尔巴派人结合,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发展。
刘小璐:开店会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品牌的势能打造,这个跟我们在做品牌逻辑是一样的,前期我们是从上往下的打法,在嘉里、太古这些核心商圈开完后,之后你的拓店选址会变得非常简单,商场会主动来找你,给你更好的条件或更好的位置。
第二阶段去更下沉的商场,我们做更精细化和更好的销售产出。有些社区商场我们也会入驻,因为内衣、内裤、袜子是刚需。我们通常会拿到一楼更好的位置,背后的运营逻辑是货品组合的逻辑,面对不同的位置,我们会有不一样的货品组合方式。同时在自动补货逻辑下,我们也做了很多数字化的努力。
在开1-100家店的第一阶段,选址上考虑品牌势能最重要,第二阶段则是货品运营逻辑、数据驱动的逻辑。
刘博:两年前,我们和创业者聊项目,这些创业者总能说一些让我们觉得滴水不漏的方法论,但过个两三年再去回访发现,大多可能只落实了一半。
但如今我们会看到下沉城市有很多经验型的做法,公司老板并没有先着急提炼方法论,但看数据是很不错的。他在选址开店时,不再特别方法论驱动了。虽然在开店中大概的选品方式、摆货方式,还会依据可对标的企业去做,但是在运营上面特别开放,让用户的买单来训练选址、补货、货架等逻辑。创业者甚至很坦诚地跟投资人说,比如说开3家店或者7家店大概的试错成本,把钱赔掉后怎么赚回来把这事做成。
中国消费市场大而杂,以往找国外公司对标的方式很多已不适用,创业者要有试错的机会摸索出新的方式,同时也要思考如何把赔掉的赚回来。
韩伟:我曾经和交大的博导交流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把这个事做成功,因为他所有的思考都是围绕这个问题的本质去。在看懂行业、吃透市场过程中,很多看似正确的理论实际落地就是纸上谈兵,并不奏效。
潘金菊:现在业态的竞争我们一直定位为是一个无限游戏,你今天开了A店,你旁白可能有一个A1店,甚至还有升级版的A2店。从大选址逻辑来讲,要能避开红海市场的竞争,创业者能有一个空白地好好干。
中国是有14亿人口的大国,有多元非均制的经济综合体,尤其是在二三四线的下沉市场,需求端的消费能力已经慢慢在养成了,但是整个供给端是不够的。尤其是疫情期间,我们投的一些便利店在进军三线城市的时候,完全没有对手吊打,会非常的舒服。
看美国市场也是这样,沃尔玛这些都是农村包围城市的一个战略,因为很大程度上,零售需要依赖于规模去挣到净利润,所以如果你有很好的空间让你去扩规模,让你去培养非常好的零售团队是非常难得的。
刘琼岭:最后,各位对于偏线下连锁的创业者有什么样的祝福?
韩伟:不足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家做创新项目,要看到底是做一域的事还是做一时的事,如果只是谋一时的钱,是很不靠谱很不长久的。
刘小璐:送大家一句我最近感慨比较深的话,前途光明、道路险阻、以终为始。
刘博:我给创业者的祝福是,希望大家打造出一个很坚强的学习型组织。未来这一代的消费品公司一定是不一样的公司,他们是全渠道的、全产业链的,要走到上市的这些,他们的文化力量、组织力量一定是非常强大的,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公司出现。
潘金菊:非要说建议的话,每一个创新的连锁业态在规模无限扩大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了去构建自己的壁垒,它要么在品牌上、要么在供应链上、要么在你的零售团队等其它方面,总之,在跟别人打仗的过程中,要知道你最后构建的壁垒是什么。
刘琼岭:再次感谢四位嘉宾的祝福,我们这一场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来源:猎云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爱玛科技董事长被留置,股价大跌市值缩水
- AMD股价下挫 发布新型AI芯片但未带来投资者盼望的信息
- 比亚迪上半年研发投入超200亿元,比特斯拉多出约40亿
- 英伟达第二财季营收300.40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大增168%
- 知名特斯拉投资人“心灰意冷”:持仓已砍半,AI和机器人都救不了它!
- 腾讯音乐Q2持续高质量增长:总收入71.6亿元,付费用户数1.17亿
- 微软Q4营收647亿美元净利220亿 盘后一度大跌7%
- 英伟达市值接近苹果 高增长可以持续吗?
- 优信发布财报:零售量环比同比均增长 预计2025财年业务量增长超200%
- 36氪Q4季报图解:营收1亿同比增7% 净亏1766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