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的加速到来,让一度遇冷的VR(虚拟现实)产业再度迎来发展热潮。从零售到房产再到会展、文旅等,VR技术的落地场景已越来越多。10月19日,2020年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正式于南昌启幕,宣告VR正在让世界更精彩,并为各行业各业“育新机、开新局”。
同日,国际权威数据调研分析机构IDC也发布了《VR产业研究白皮书》,从VR产业的发展进程以及产业应用的角度,预测VR产业正全面进入高速发展期。据IDC判断,未来VR产业比拼的核心将是数据精度和体量,而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将成为数据积累的关键。相较个人消费类VR,商用VR内容由于找到了技术与投入的平衡点,并对不同行业实现了广泛赋能,未来将有望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
商用VR内容近年来快速崛起
小时候,我们都期待着科幻电影中场景的到来,而VR的出现和应用,大幅缩减了我们与未来的距离。几十年来,从概念期到热潮期,以5G为代表的诸多技术的创新,让VR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而2019年也被誉为VR发展元年。今年新冠疫情的出现,也让VR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处,让更多的消费者和各行业对VR产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以贝壳找房为代表,其所推出的VR看房、VR带看等功能,不仅加速了房产经纪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更以全新的用户体验,带来了营销场景的线上化重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提及VR,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消费类产品,比如VR电影、VR游戏以及VR直播等,一般都需要佩戴专业的VR眼镜等装备,去实现身临其境的体验。但是,即便微软、华为、HTC、谷歌等诸多巨头多年来持续加码,消费类VR内容依旧由于成本过高、画面延迟、清晰度不佳、内容稀少等体验问题,迟迟难以得到快速发展。
相比较下,商用VR近两年异军突起,不仅重新点燃了整个VR产业,更给诸多行业带来了质的改变。对于商用VR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指与各个行业密切相关的VR商业应用,包括营销类、展示类和工业生产类等领域,更注重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从市场整体看,商用类VR内容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加大,未来或将逐步引领整个VR生态体系发展。
根据IDC的预测,由于更低的技术门槛与更精准的应用场景,未来企业围绕商用VR内容的资金投入会持续增加,到2024年,将达到921.8亿市场规模,未来五年,企业对VR投入的CAGR也将达到30.5%。IDC在报告中还指出,从行业角度来看,教育、零售、制造、个人消费及服务业(包括房产中介、文旅行业)、建筑(含家装行业)以及专业服务业累积占比超过75%。
可以预见的是,在5G技术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量的累积以及基于 学习算法的AI技术,势必会加速VR在商用领域的落地应用进程。相比较消费类VR,商用VR也必将引领整个VR产业的发展和突破。
重建真实三维场景、跑通数据闭环 还需企业自身“硬”
打铁还需自身硬,虽是老话,但也是当下企业安身立业之本。对于商用VR来说,目前主要分为两真实场景重建,以及虚拟场景构建两大类。对比之下,虚拟三维场景构建由于技术门槛与资金门槛更高,发展相对缓慢。反观真实场景重建,由于拍摄技术近年来的飞速进步以及应用成本的降低,获得了更为迅猛的发展。从贝壳等企业的应用效果来看,真实场景重建也已显著加速了企业业务的拓展。
基于IDC报告,可以直观了解真实三维场景重建实现的三个关键——VR采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与AI等大数据应用技术。其中,VR采集硬件是商用VR的基础,通过特定的图像采集设备,基于光线的运动原理,分析空间场景中的内容并收集空间场景中的三维数据,进而实现三维建模。
据了解,目前市场主流的三维数据采集的硬件技术,包括双目立体视觉(三角法)、 相机(结构光技术和iTof技术)和激光雷达(dToF技术)三大类。在这三种技术之中,结构光技术的数据采集精度高于双目三角法,英特尔Realsense、贝壳如视的黎曼相机等都是典型的采用结构光技术的代表。但结构光技术可视距离有限,且面阵光也较易受到强日光等外界干扰。而dToF是直接测量光的飞行时间,精准度最高,但设备本身的技术门槛也最高。贝壳如视的伽罗华激光采集设备,苹果iPhone12 Pro、最新款iPad Pro等都采用了激光雷达。
无论哪种技术,对于在VR领域起步较晚的国内市场而言,都具备一定的技术门槛。从当前国内各企业的解决办法来看,基本有三类。
第一类,投入大量资金与人才,从零开始独立研发,既能掌握核心技术与数据,后续随着规模化应用也能进一步实现技术迭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其中,国内的代表性企业就是贝壳找房。其所打造的激光类设备可以完成10米-25米的采集半径,采集精度达到20mm的绝对误差,对普通室内环境的量房面积误差已可控制到0.4%以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所推出的如视VR应用,更能以AI实现2D转3D功能,估算误差率4.23%领跑全行业。
第二类企业,则更看重研发技术的时间成本,故而直接购买国外的技术设备。但时间节省了,技术的落地成本又难以减轻,几乎无法实现规模化推广。三维重建、VR仅仅成为了这类企业的科技“噱头”,但距离大规模落地应用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最后一类企业,则会采取“伪3D”的方式进行三维重建。比如,在房产领域,某些品牌仅仅将二维的户型图通过墙体折叠,模拟成3D效果。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有人快有人慢,还有的人直接走了弯路离罗马越来越远。从当前国内企业在商用VR上的表现来看,采取“伪3D”的方式进行三维重建,虽然短时间内能够快速推向市场,成本相对也较低,但是缺乏了空间数据的积累,让企业在VR的 应用上缺乏着力点,用户体验也是难以言尽,畸变、眩晕感无法避免。
任何一个技术的良性发展,品质与价格的平衡点尤为重要。基于IDC的研究,基本可以判定贝壳如视为代表的自研之路才是最快速和最稳妥的方式,真正实现“技术-应用-数据-技术”的完整闭环。当前,贝壳如视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依托自研的VR采集设备、超过700万套的全球最大VR房源数据库、先进的算法,已经攻克了成本与精度之间的矛盾,一举打破了国外VR技术的垄断,大幅降低了VR的准入门槛。其所推出VR展示、AI语音导览、VR语聊/带看等多重功能产品,已带动了整个商用VR应用的规模化落地。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5G商用的加速到来,让一度遇冷的VR(虚拟现实)产业再度迎来发展热潮。从零售到房产再到会展、文旅等,VR技术的落地场景已越来越多。10月19日,2020年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正式于南昌启幕,宣告VR正在让世界更精彩,并为各行业各业“育新机、开新局”。
同日,国际权威数据调研分析机构IDC也发布了《VR产业研究白皮书》,从VR产业的发展进程以及产业应用的角度,预测VR产业正全面进入高速发展期。据IDC判断,未来VR产业比拼的核心将是数据精度和体量,而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将成为数据积累的关键。相较个人消费类VR,商用VR内容由于找到了技术与投入的平衡点,并对不同行业实现了广泛赋能,未来将有望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
商用VR内容近年来快速崛起
小时候,我们都期待着科幻电影中场景的到来,而VR的出现和应用,大幅缩减了我们与未来的距离。几十年来,从概念期到热潮期,以5G为代表的诸多技术的创新,让VR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而2019年也被誉为VR发展元年。今年新冠疫情的出现,也让VR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处,让更多的消费者和各行业对VR产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以贝壳找房为代表,其所推出的VR看房、VR带看等功能,不仅加速了房产经纪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更以全新的用户体验,带来了营销场景的线上化重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提及VR,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消费类产品,比如VR电影、VR游戏以及VR直播等,一般都需要佩戴专业的VR眼镜等装备,去实现身临其境的体验。但是,即便微软、华为、HTC、谷歌等诸多巨头多年来持续加码,消费类VR内容依旧由于成本过高、画面延迟、清晰度不佳、内容稀少等体验问题,迟迟难以得到快速发展。
相比较下,商用VR近两年异军突起,不仅重新点燃了整个VR产业,更给诸多行业带来了质的改变。对于商用VR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指与各个行业密切相关的VR商业应用,包括营销类、展示类和工业生产类等领域,更注重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从市场整体看,商用类VR内容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加大,未来或将逐步引领整个VR生态体系发展。
根据IDC的预测,由于更低的技术门槛与更精准的应用场景,未来企业围绕商用VR内容的资金投入会持续增加,到2024年,将达到921.8亿市场规模,未来五年,企业对VR投入的CAGR也将达到30.5%。IDC在报告中还指出,从行业角度来看,教育、零售、制造、个人消费及服务业(包括房产中介、文旅行业)、建筑(含家装行业)以及专业服务业累积占比超过75%。
可以预见的是,在5G技术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量的累积以及基于 学习算法的AI技术,势必会加速VR在商用领域的落地应用进程。相比较消费类VR,商用VR也必将引领整个VR产业的发展和突破。
重建真实三维场景、跑通数据闭环 还需企业自身“硬”
打铁还需自身硬,虽是老话,但也是当下企业安身立业之本。对于商用VR来说,目前主要分为两真实场景重建,以及虚拟场景构建两大类。对比之下,虚拟三维场景构建由于技术门槛与资金门槛更高,发展相对缓慢。反观真实场景重建,由于拍摄技术近年来的飞速进步以及应用成本的降低,获得了更为迅猛的发展。从贝壳等企业的应用效果来看,真实场景重建也已显著加速了企业业务的拓展。
基于IDC报告,可以直观了解真实三维场景重建实现的三个关键——VR采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与AI等大数据应用技术。其中,VR采集硬件是商用VR的基础,通过特定的图像采集设备,基于光线的运动原理,分析空间场景中的内容并收集空间场景中的三维数据,进而实现三维建模。
据了解,目前市场主流的三维数据采集的硬件技术,包括双目立体视觉(三角法)、 相机(结构光技术和iTof技术)和激光雷达(dToF技术)三大类。在这三种技术之中,结构光技术的数据采集精度高于双目三角法,英特尔Realsense、贝壳如视的黎曼相机等都是典型的采用结构光技术的代表。但结构光技术可视距离有限,且面阵光也较易受到强日光等外界干扰。而dToF是直接测量光的飞行时间,精准度最高,但设备本身的技术门槛也最高。贝壳如视的伽罗华激光采集设备,苹果iPhone12 Pro、最新款iPad Pro等都采用了激光雷达。
无论哪种技术,对于在VR领域起步较晚的国内市场而言,都具备一定的技术门槛。从当前国内各企业的解决办法来看,基本有三类。
第一类,投入大量资金与人才,从零开始独立研发,既能掌握核心技术与数据,后续随着规模化应用也能进一步实现技术迭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其中,国内的代表性企业就是贝壳找房。其所打造的激光类设备可以完成10米-25米的采集半径,采集精度达到20mm的绝对误差,对普通室内环境的量房面积误差已可控制到0.4%以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所推出的如视VR应用,更能以AI实现2D转3D功能,估算误差率4.23%领跑全行业。
第二类企业,则更看重研发技术的时间成本,故而直接购买国外的技术设备。但时间节省了,技术的落地成本又难以减轻,几乎无法实现规模化推广。三维重建、VR仅仅成为了这类企业的科技“噱头”,但距离大规模落地应用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最后一类企业,则会采取“伪3D”的方式进行三维重建。比如,在房产领域,某些品牌仅仅将二维的户型图通过墙体折叠,模拟成3D效果。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有人快有人慢,还有的人直接走了弯路离罗马越来越远。从当前国内企业在商用VR上的表现来看,采取“伪3D”的方式进行三维重建,虽然短时间内能够快速推向市场,成本相对也较低,但是缺乏了空间数据的积累,让企业在VR的 应用上缺乏着力点,用户体验也是难以言尽,畸变、眩晕感无法避免。
任何一个技术的良性发展,品质与价格的平衡点尤为重要。基于IDC的研究,基本可以判定贝壳如视为代表的自研之路才是最快速和最稳妥的方式,真正实现“技术-应用-数据-技术”的完整闭环。当前,贝壳如视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依托自研的VR采集设备、超过700万套的全球最大VR房源数据库、先进的算法,已经攻克了成本与精度之间的矛盾,一举打破了国外VR技术的垄断,大幅降低了VR的准入门槛。其所推出VR展示、AI语音导览、VR语聊/带看等多重功能产品,已带动了整个商用VR应用的规模化落地。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从VR看房到VR看展、VR购物 属于商用VR的时代来了
线上VR看房、VR装修看成品、VR购物线上试穿,伴随着5G、云计算以及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规模化落地也进一步加速。对于消费者来说,近两年商用VR已经变得无所不在。在这之中,作为商用VR企业的代表,贝壳如视凭借核心技术、算法数据等优势,已经服务地产、零售、会展、文旅等九大行业,超过100个品牌。
其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租房、买房领域,VR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目前,VR在房产交易领域中的使用场景包括VR看房、音视频联动功能(VR带看、AI讲房等)和搭建虚拟样板间三类。在贝壳找房的带动下,VR看房更是在快速普及。
不同于2D图片和小视频,VR可以更加清晰的呈现出房源的三维结构、尺度信息、整体户型、内部装修以及房间细节方面的信息。除了提升了用户在视觉上的体验,还能进一步节省用户和经纪人的时间。
此次疫情期间,线下看房受限,贝壳找房平台上快速上涨的数据,更是证明VR看房的优势所在。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贝壳平台上的经纪人和消费者,共同发起了超过1800万次VR带看,相较于2019年4季度增长了13.5倍;VR带看的通话时长达到50.7万小时,相较于2019年4季度增长了80倍。
不仅仅是VR看房,在零售领域,众多品牌也都开始试水VR,以全新体验重构“场”。用户在VR场景内任意游走,即可获得媲美线下逛街的真实体验,直观了解商品信息的同时,一键跳转购买。以小米为例,就借助贝壳如视还原了家居生活的3D空间,能让用户置身于真实的家居场景之中感受小米的科技之美,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点击产品标签,可以让用户深入了解产品在家居环境中的应用并引导用户完成购买支付。
而在家装领域,通过VR技术的加持,既可以了解家装产品摆在自己家里的样子,辅助购买决策;还可通过VR记录装修隐蔽工程的全部流程,辅助后续的维护。以贝壳如视为Harbor House美式家居打造的样板间为例,在漫游场景中,用户通过VR全景漫游自由观看线上样板间的高清效果,并可随时点击电子标签来查看家具的尺寸、材料和价格等详情信息。
另外,在各种大小型会展上,利用VR真实还原和身临其境的优势,可让用户即便身在异地,也能全面了解会展现场。作为APEC会议曾经举办地的怀柔会展中心就已联动贝壳如视,全面上线了“可视化国际会都”,让观者既可透过全景航拍,以第一视角感受国际会展中心、凯宾斯基日出东方酒店、雁栖湖等地标的壮美,也可凭借如视对会展室内结构的3D复刻,于线上进行720°空间自由行走,多维度体验室内的丰富设施,掌握场景、地图及周边信息。
未来,随着5G和AI等技术的进一步完善,VR除了在房产、零售以及会展等领域外继续发力外,还将在更多的商业场景落地应用,并提升用户端和企业端的交易交流效率,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就像IDC在报告中说的那样,VR将充分与行业结合,由此展现出强大的飞轮效应,将催生出更多的商业模式并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IDC完整报告。
https://share.weiyun.com/C2AOsXDX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业绩爆雷,股价遭重创拖累全球股市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