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掉色”的维密)
去年还在中国市场大放异彩的全球第一内衣品牌Victoria’sSecret(以下简称“维密”),如今却陷入质量风波。日前有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爆料称,她购买的一款前搭扣维密内衣在穿第二次时就出现了金属扣掉色的情况,因此她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为由要求维密退款。尽管维密按照该消费者诉求退还了款项,但这已不是维密首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在“全球第一内衣品牌”的光环下,摆在维密面前的是如何对产品品质强化管理的难题。在分析人士看来,若品牌不能有效处理产品质量问题,那“掉色”的将不只是一两款产品,更将是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内衣金属扣掉色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她日前在维密王府中環全品类旗舰店买了一件新款前搭扣内衣,在没有经过洗涤的情况下,这件内衣在第二次穿的时候,前搭扣就出现了掉色的问题。记者在该门店看到,该消费者所购买的内衣款式目前还在售卖中,原产地是斯里兰卡,售价为500多元,在维密内衣产品价位中属于中档。当记者询问销售人员是否有消费者反映金属扣掉色的问题时,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并没有消费者反映此问题。
不过,维密的售后服务有可圈可点之处,上述消费者表示,在自己发现问题后联系了门店的销售人员,销售人员服务态度很好,知悉问题后已经办理了退款,并表示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产品掉色,但会第一时间向总公司反映问题,尽快对此批产品进行检查。
退换货服务虽好,但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还是没有找到。为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维密母公司LBrands,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企业首次收到此类投诉。同时该负责人称,维密十分重视产品质量问题,会进一步调查导致产品不符合常规的原因。
对于维密内衣在制作生产时如何考量产品标准的问题,LBrands方面称,该公司保证维密的产品达到或超出销售地政府制定的所有产品安全要求。最终的产品还会经过安全测试,以确保符合各个销售市场的监管要求以及维密的内部标准。
品质老话题
去年底是维密进入中国市场最火热的一年,不仅11月底在上海举办的维密大秀赚足了消费者的眼球,随后在北京开设的中国第四家全品类旗舰店也备受瞩目。据悉,自2015年维密在中国开出首家门店后,目前维密在中国境内已经开了30多家美妆和配饰概念店,以及四家全品类旗舰店。如此备受关注的品牌,产品的质量问题无疑将有损品牌形象。
这并不是维密首次被曝存在质量问题。早在2008年时,就有消费者因长期穿着维密内衣出现过敏症状,并将该品牌告上法庭。此后,在2017年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集中销毁的大批进口服装中,涉及品牌也包括了维密,原因是在维密发往中国市场的一批内裤产品被检测出甲醛超标,该批内裤的原产地也是斯里兰卡。
因为多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维密内衣已经被部分消费者打上了“质量堪忧”的标签。北京商报记者在微博上搜索关键字“维密”,其中不少消费者都对维密做出“衣服难穿”、“质量堪忧”等评价,也有网友表示维密存在掉色问题,提到的掉色产品包括内裤和泳衣。另有微博网友发文称,购买了一件维密的黑色带金粉的裙子,衣服上的闪粉脱落严重。
据悉,服饰类产品掉色主要是因为产品色牢度不达标。公开资料显示,色牢度是《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一项安全性指标,是指染色或印花的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作用下的褪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关布料专业研究人员表示,贴身衣服的金属扣掉色的原因可能是该金属物的表面渡了金色的膜。由于天气变热,汗渍及身体摩擦会导致掉色发生。虽然我国女士内衣产品合格率逐年上升,但纤维成分含量及色牢度不合格仍是内衣产品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同时,甲醛、色胺酚超标使用等严重产品安全问题偶有出现,需要消费者多加留意。
品牌须防透支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