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品牌】美国痛下黑手,中兴无故受罚?)
摘要: 日前,美国商务部以中兴通讯违反2017年3月的和解协议为由,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通讯销售元器件,时间长达7年。这份出口权拒绝令(Denial Order)立即生效。
据野村证券估计,美国元器件供应占中兴通讯原材料总成本的10%至15%。由于美国企业在元器件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制裁如果得以执行,将会中断中兴通讯部分供应链,对其业务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进而对全球通信产业带来广泛影响。
在中美经贸关系空前紧张的大环境下,这起事件迅速发酵,中国通信、安防等高科技行业的“缺芯”之痛,引起了全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热议。业界一方面痛惜中国通信业还不够强大,无法掌控供应链,被美国“掐住了脖子”;另一方面也指责中兴通讯“虚假陈述”,被美国拿到了把柄。
放眼全球,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做到自己完成全供应链。而中兴通讯面对的是,一个世界头号大国,以一国家之力,来切断一个公司的供应链。正如中科院微电子所长在朋友圈里所说,“看到网上中兴通讯事件的热度,真是难过,各种分析十分的专业和理性,但却少有人意识到,这是高科技领域的核战争行为。
在高度全球化的信息产业领域,以政府之力强令全球与之有关联的供应商封锁一家企业,任何企业都是难以招架的。设想,中国政府以对等的措施封锁苹果公司,它会活过几个月?所以,川普这就是反人类的核战争。我们一旦纵容让他尝到甜头,全世界将永无宁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任由川普随意动用国家之力,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痛下黑手,那么,今天是中兴,明天又会是哪家?
而所谓的“虚假陈述”,这是全部的事实吗?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义正辞严”、“义愤填膺”的声明背后,包括笔者在内,不少人也在质疑,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
事实上,据笔者了解,美国向中兴通讯派驻了合规官,并全程监控中兴通讯的合规运作。笔者翻遍了2017年3月中兴通讯与美国商务部签署的和解协议,其中没有涉及35名员工的处理,只有4名高管的处理要求。为何美国商务部在4月16日,以中兴未处理35名员工的理由激活了出口禁令?
由此可见,美方的行为,显得更像是在贸易战的时期,所找出的“欲加之罪”。正如威廉·布莱尔公司分析师Dmitry Netis所说,“禁令背后有其他或更大的原因,但新的行动看起来过于苛刻。”
对中兴通讯的制裁,可以看成是当前中美“贸易战”美国精心选择的一个标的。事实上,美国政府并没有过于藏着掖着,此前发动贸易战时就直言不讳的表示,美国的真正考量是要遏制中国制造业升级,拖慢《中国制造2025》这一强国战略。
无独有偶,美国的“铁杆”英国几乎同时发难。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发出新的建议,警告电信行业不要使用中兴通讯的设备和服务。
央视新闻指出,美国方面封杀中兴通讯,打压中国的高科技公司,也再次印证之前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摩擦其目标直指《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中的第一个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信息通信设备方面,要掌握新型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体系化安全保障等核心技术,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核心路由交换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等技术。中兴通讯是在这方面的全球领先公司之一。
美国的“组合拳”已经呼啸而至。据媒体报道,美国监管者将禁止移动运营商使用联邦补贴购买中国企业生产的任何电信设备,这项举措在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获得全票通过。此举的目的是禁止美国运营商利用普遍服务补贴,向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企业采购设备。
对中国的打击立竿见影。临时停牌的中兴通讯被证券分析师大幅调低股价,昨日股市开盘,烽火通信、长飞、亨通光电、中天科技、润建通信等“5G概念股”股价一度暴跌并大幅波动。可以相信,如果事态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最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行业之一”的通信行业,将遭到美国“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