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阿里巴巴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 饿了么方面称从来不存在所谓“对赌”和“接管”一说)
日前,有消息称阿里将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对此,阿里方面和饿了么方面分别不予置评。饿了么被阿里收购的传闻一再传出。饿了么去年8月收购百度外卖,第三方数据显示,目前二者合并份额占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厂商交易份额首位。
不过,昨晚饿了么的另一股东华联股份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近期表达了收购意向,但未就股权转让价格等签署协议。
饿了么股东华联股份称双方尚未签署协议
昨天,饿了么的另一股东华联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未与阿里巴巴就Rajax(Rajax的主要运营品牌为“饿了么”)股权转让事项签署任何协议,涉及股权转让的价格、时间、数量及交易方式等核心条款尚在磋商过程中。
华联股份在公告中称,公司于2015年8月24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以增资形式成为Rajax的股东,投资金额9000万美元,交易完成后,子公司持有Rajax4.83%的股权。2017年,子公司将其间接持有的Rajax0.376%的股权进行对外转让。在Rajax增资后,华联股份子公司的持股比例降至2.04%。
经华联股份核查,阿里巴巴近期已经接触Rajax全体股东并表达了收购意向,但公司目前未与阿里巴巴就Rajax股权转让事项签署任何协议,涉及股权转让的价格、时间、数量及交易方式等核心条款尚在切磋过程中。本次股权转让事项能否完成尚存在不确定性,暂时无法评估对公司损益产生的影响。
阿里系对饿了么最新持股达32.94%
阿里对饿了么觊觎已久,已经通过投资不断持股饿了么。公开资料显示,饿了么自成立至今,已经获得了8轮融资,最近的两轮融资都由阿里巴巴领投,总融资金额高达16.5亿美元。目前,阿里系对饿了么最新持股达到32.94%,已取代饿了么管理团队成为饿了么最大股东。接近此交易人士表示,此举意味着阿里新零售2017年倡导的“三公里理想生活圈”将持续扩大覆盖的业态和范围,新零售速度和效能将进一步提升新生活体验。
消息人士表示,此前,作为新零售基础设施,阿里巴巴生态内的商业与物流业互相协同促进,已经实现线上线下的 融合,产生了以分钟计算的物流配送速度。从天猫超市生鲜1小时达、盒马鲜生30分钟达,再到天猫酒水29分钟达,新零售正在全面激活线下门店成为商品发货地。据菜鸟网络透露,分钟级配送从生鲜类目起步,接下来将向天猫的全品类商品扩散,“网上购物?楼下发货”将成为常态,消费体验远超传统的物流大仓模式。随着志在打造“30分钟生活圈”的饿了么一旦加入阿里巴巴新零售,这一优势和新生活体验将持续扩大。
饿了么与百度外卖份额第一
2015年8月,饿了么成立了全国性即时配送体系——蜂鸟配送,专注于即时配送本地生活最后一公里。最新数据显示,蜂鸟日均配送订单已达450?万单,服务覆盖1200多个大中小城市,已合作商户数100?万家,骑手人数300?万人。在配送品类和时段数据方面,蜂鸟的服务品类涵盖外卖、商超、鲜花、蛋糕、文件等,提供全段配送。而随着即时配送的进一步成熟,新零售新消费也成为即时配送新品类。
有业内人士认为,即时配送行业存在技术、服务、流量这三大痛点。蜂鸟配送平台的建立,以及支付宝与口碑首页外卖入口的接入,对于饿了么即时配送的服务加持和流量导入不言而喻。此外,去年8月底,饿了么宣布收购百度外卖。百度外卖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于饿了么的整个即时配送的体系而言,无异于如虎添翼。
去年8月,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合并完成后,百度外卖成为饿了么的全资子公司。百度外卖被吞并后,行业格局从三足鼎立变成美团、饿了么双雄争霸。
据第三方平台易观咨询的数据,2017年第4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677.3亿元人民币,环比上涨16.2%。从该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厂商交易份额情况来看,10月中旬饿了么获得支付宝APP首页外卖入口,接入支付宝与口碑的外卖服务线上运营。支付宝对饿了么的这一流量助推对本季度外卖市场格局产生了不小影响,第4季度饿了么+百度外卖的市场交易份额占比达49.8%,占比第一。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