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卡漫游费取消逾一年 今年春节取现不太难)
不过,很多银行网点排队的现象并没有缓解,等候时间动辄数小时
■本报见习记者刘萌
每年临近春节,大量人员返乡,一线城市现金的需求量激增,银行柜台和自助取款机前等着取现金的人总会排起很长的队伍。从往年的情况来看,“春节取款难”的现象在多地都曾发生。多位储户曾表示“银行要么是人多,要么是没钱”。
今年春节是银行卡取消“漫游费”后的第二个春节。去年春节前夕,本报记者走访取款情况时曾发现“取款难”虽然有所缓解,但依旧存在。上周末,《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发现,随着更多的储户了解同行异地存取款、转账业务的免费政策,今年春节前“取款难”已经大大减轻。不过,随着节前大额取现和换新钞的储户需求增多,不少储户呼吁银行能在特定时点开通专门窗口以缓解“排长队”的现象。
取现难明显缓解
央行在2016年9月30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大银行在三个月内实现银行本行内异地存取款、转账业务的免费政策,也就是说自2017年1月1日起,各银行本行内异地存取款全免费了。至今已逾一年时间,银行卡“漫游费”的取消是否缓解了春节前的“取款难”?带着这样的疑问,《证券日报》记者上周末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区某繁华商圈的多家银行。
在某国有大行网点,大堂经理得知《证券日报》记者需要取现时回答称:“年前取款一般20万元以内都可以随时来取。不过为保险起见,超过10万元可以提前打网点电话约一下。”随后该大堂经理给了记者一张包含该网点地址和电话的名片。
在另一家国有大行网点,银行工作人员也表示,“10万元以下(包含10万元)可以马上取走,超过的不太多,比如11万元也可以直接取走,再多的话需要提前一个工作日预约。”
在某城商行网点,《证券日报》记者提出取现5万元,并询问工作人员,年末是否现金紧张时,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春节前取款的储户确实比平时多不少,但是城商行的取款压力相比国有大行要小很多,只要不超过10万元一般都没有问题。”
在某国有大行网点,工作人员解释道,“每个网点的‘接待’能力不同,我们支行取款20万元以下不需要预约,在比较大的网点,可能取款50万元甚至以上都不需要预约。”
在总部位于北京的某股份制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取款30万元以下(包含30万元)不用预约,超过30万元则需要提前一个工作日预约。”在总部位于南方的某股份制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则告诉本报记者,“20万元以下的现金可以马上取走,超过20万元则需要提前预约。”
某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往年春节前几天取现的市民至少要比平时多一倍,几十人排号办业务的场面非常常见,这两年取消同行内异地取款手续费后,取现的外地务工人员有所减少,柜台现金压力减小,来取现的多是给孩子准备压岁钱的老人。”
在走访过程中,本报记者也尝试ATM机取款,在各银行都没有出现“维修中”或者“没有钱”的状态。而在银行卡“漫游费”取消之前,《证券日报》记者曾遇到取款5万元要跑多个网点,ATM机干脆没钱的情况。
储户呼吁开通专门窗口
尽管节前“取款难”的现象有了很大缓解,不过排队办业务的现象并没有缓解。
在某国有大行网点,《证券日报》记者在前台取号时显示“等候人数86人”,而取号机器仅仅按照“个人业务”和“公司业务”区分,大堂经理表示,虽然会有部分客户弃号,但是等候时间肯定超过2个小时。
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排队的储户,有不少仅办理取款业务的储户表示,“银行现在针对‘新开卡’用户有专门的窗口,为什么不能开通专门的取现窗口,ATM机每日取款限额只有2万元,根本不能满足春节的需求。”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