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腾讯科技旗下《一线》发布消息称,一位接近ofo的内部人士透露,从本周开始,ofo公司账户上的可用资金仅剩下不到6亿人民币,若按照ofo每月4-5亿元的人员工资和运维等支出、以及持续流出的押金计算,ofo手上的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同时,ofo至今仍欠供应商约25亿元人民币,亏空押金总额约30亿。
腾讯科技还披露,在单量方面,目前,ofo日订单已降为1000万单左右,相比其去年10月公布的3200万峰值下跌60%。
一石激起千层浪,ofo方面强势回击。当日,ofo发布声明称,其订单量保持稳定,资金流健康,并将上述消息定义为“没有根据的谣言”。
ofo方面还认为,腾讯科技的种种举动,是一种“公关手段”。“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量证据,有理由相信,这种公关手段背后有利益集团的推动,而且利益集团为了达到自己的诉求已经不择手段。”
声明显示,ofo公司法务部已经正式开始起诉腾讯科技的法律流程。经济观察网记者获得的律师函显示,ofo诉求主要有3点,希望腾讯方面立即删除侵权文章;向ofo披露文章所诉信息来源、爆料人信息;在腾讯门户及平台向ofo公开致歉。
腾讯方面对此则回应称,其有准确的订单和资金方面的数据,可以支撑报道和结论,“也请ofo在指责我们同时给出相应的证据。”
截至目前,腾讯科技并未有删稿、道歉等举动及倾向,显得相当强势。
值得一提的是,依据ofo发出的律师函,如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函件发出之日起3天内或收到本函之日起1日内未完成上述诉求,ofo将启动司法程序。
鉴于腾讯方面的强势表态,随着3天大限临近,两家对簿公堂概率陡增。
双方争议的很大焦点在于,ofo资金及订单量的实际状况。对此,ofo相关负责人在否认腾讯消息的同时,也表示,目前没有公开资金及订单量数据计划。
对于ofo的表态,有业内人士认为,或出于商业利益,但他也表示,在冬天,订单量下降还是比较正常。“特别是在北方地区。”
另一头,腾讯作为摩拜第一大股东,直接与ofo竞对,腾讯科技“揭露”ofo时,其“第三方视角”确实也待商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