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为云总裁: 云产业论英雄成败 还太早)
一张“升级令”让云计算的江湖变得不再那么平静。
两个月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的一份“关于CloudBU组织变动的通知”揭开了华为云业务的新面纱:CloudBU正式迁移至华为集团下,成为一层组织,而作为战略业务,它身上的担子并不轻,华为内部人士的说法是“三年赶超阿里,跻身世界云五强”。
如何追赶?机会在哪里?在云市场迟到的华为是否有挑战“大象”阿里的实力?几个月来,争议一直伴随在华为云总裁郑叶来的身边,即便是在内部,也有人质疑华为云的“不碰数据”战略是否妥当。
郑叶来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云计算市场的第二场竞争刚刚开始,今天所看到的互联网应用几乎所有都在云上,但政府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才刚刚开始,这是华为的机会。而在这个过程中,华为从来不去想竞争对手是谁,什么时候能做到第几。
十多天前,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一场行业大会上表示:“华为云此前说下不碰数据、上不碰应用,今天再增加一个‘不’,即不做股权投资。在云这个领域上,华为不投资集成商或应用开发商,不去培养一帮‘亲儿子’,不让亲儿子跟合作伙伴竞争。
可以看到,这是华为有意摆出的“姿态”,即愿意牺牲部分利益,换取更多合作伙伴的追随,好处也显而易见,集结队伍后的华为在云市场的份额能够快速攀升。
IDC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国内市场上,阿里云和腾讯云都排在华为云前面,其中阿里云市场份额超过40%。换言之,阿里云是目前华为云面临的强劲对手,而面对“风起云涌”的市场,华为似乎已经慢了半拍。
对于为什么会“迟到”,郑叶来说,这是因为华为过去一直想管控业务的边界,创始人任正非不希望华为太贪婪。
“但今天我们所有人达成的共识是什么?华为如果不做云服务,我们面向全球的消费者业务、面向全球的运营商的企业业务,没有一个底座。同时,我们在IT上投资了这么多,正在从局部走向领先的道路,但是这个市场空间已经被公有云一步一步地融合。如果我们不做云服务,这么多年的投资回报就少了一条腿。”郑叶来表示。
他表示,云服务的商业模式不仅仅是技术和产品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涉及一系列的流程,包括华为自身的商、法、财、税等变化,所以公司决定把CloudBU直接放在华为集团下管理,一方面有利于迅速地调集资源,另外一方面也利于推动自身变革,让华为真正从一个纯粹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变成一个同时能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又能提供云服务的供应商。
对于整个云市场,华为的判断是第二次竞争刚刚开始,未来三年产业格局会局部稳定下来,三年到五年以后,会有一些厂家退出服务。
郑叶来认为,对企业来说,数据是企业最核心的资产,随着企业对数据主权的觉醒、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是否能保护数据主权和用户的隐私将成为用户选择云服务提供商的关键因素。华为云恪守业务边界,尊重企业和用户的数据主权,不会利用客户数据做商业变现。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业绩爆雷,股价遭重创拖累全球股市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