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出海”还有很长路要走

移动支付“出海”还有很长路要走

10月10日讯,今年国庆节期间,出境游持续火爆,移动支付也在不断向海外拓展。在一些境外热门旅游购物点和机场,国内不少游客结账时能看到熟悉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标识。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国内移动支付机构的纷纷“出海”。据了解,支付宝已在欧美、东亚、东南亚33个国家和地区接入了线下商户门店。微信支付已登陆超过13个国家和地区,覆盖超过13万境外商户,支持12种以上的外币结算。百度和京东旗下的移动支付也已开始全球化布局。

移动支付机构纷纷“出海”,根本原因还在于看好移动支付的未来。纵观海外,移动支付市场还是蓝海一片。

“出海”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国人境外购买力的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与此同时,习惯了移动支付的国人,面对换汇和境外打款等不熟悉的支付过程,难以畅快地“买买买”。移动支付提供境外服务恰逢其时。

不过,移动支付机构“出海”之后,要想顺利开拓海外蓝海,还要迈过几道门槛。

其一,如何实现本土化。目前来看,移动支付“出海”瞄准的客户群体主要还是境外的中国人,依托的场景也主要是与旅游相关的衣食住行等领域。在软件使用习惯、使用场景等方面与本土支付机构相比,还存在一定差异。

其二,如何加快向移动支付的转移。在一些发达国家,信用卡支付占主导地位,商家使用移动支付积极性不高,消费者尚不习惯移动支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智能手机还不够普及,也影响了移动支付的发展速度。

其三,如何增强海外竞争力。当前,国内移动支付机构在境外许多国家尚处于前期投入阶段,谈不上盈利。但是,包括谷歌、亚马逊、软银等在全球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公司也已瞄准了这一领域,并加快了市场布局。尚未盈利就面临激烈竞争,必然要求移动支付机构有足够强大的整合力和竞争力。

其四,如何解决境外风险。移动支付机构在国内的风控手段复制到国外是否有效;不同国家在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步调并不一致,支付模式和系统更新如何相互配合;“出海”的移动支付机构如何应对当地政策和市场变动的影响……这些都是潜在挑战。

移动支付机构顺利“出海”并站稳脚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此过程中,移动支付机构还需要探索更多适合“出海”的路径,加强同海外公司的合作,加快本地化步伐,提升市场竞争力,妥善应对国外法律法规、支付习惯、金融基础设施、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差异,最终靠实力和专业迈过“出海”路上的门槛。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10-10
移动支付“出海”还有很长路要走
移动支付机构纷纷“出海”,根本原因还在于看好移动支付的未来。纵观海外,移动支付市场还是蓝海一片。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