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讯,钱!钱!钱!对于现在各类互金平台来说,尤其是以现金贷业务为主的消费金融,无论是大平台还是小平台,资金荒已经成为普遍问题,资金的获取能力已经成为各平台安身立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资金荒
“现金贷平台寻求资金,资产规模2亿元,坏账率7%,可接受年化利率10%”……至少从今年8月份开始,类似于这样的寻求资金合作的广告就屡屡现于各大社群、自媒体平台。漫天求资产,急速发展的消费金融,开始遭遇监管收紧后的资金瓶颈。
事实上,资金荒的现象主要出现在消费金融,而尤以现金贷为主要产品的消费金融平台。究其原因,随着网贷监管办法的出台,P2P平台纷纷转型或布局消费金融,而无场景的个人小额现金贷已经成了网贷平台布局消费金融的“标配”。今年4月,银监会点名现金贷后,对于监管敏感的银行或一些稳重型金融机构,撤走或收缩了现金贷资金,是导致这一波“资金荒”的核心原因。
有媒体称,华瑞银行、渤海银行等商业银行收到银监会口头通知,建议银行尽量减少参与现金贷业务,其中华瑞银行已不接受现金贷业务。
据知情人透露,很多平台通过率降低,并不是因为风控趋严,“而是没钱可放,今年以来,很多小的现金贷平台根本找不到钱,为了获取资金,甚至开始拿地下小贷的钱,有些甚至利息高达30%多,都也不得不接”。
监管的管理细则迟迟未出,行业如鲠在喉,小平台更是面临断流之境。
资产荒
而仅仅还在一年多以前,消费金融经历的是“资产荒”,更确切的说,是优质资产荒。
“每天只能定下闹钟抢标,即便是这样,依然抢不到”,资深投资者王潇每天会定3个闹钟,凌晨5点,中午12点,晚上5点,这是他投资平台的发标时间。发标前,他反复刷新平台页面,抢了半年,真正抢到只有两次。王潇想尽办法,他曾号召全家一起来注册——但是,一个人抢不到,全家同样抢不到。
抢标速度快了近一倍。据****数据显示,近一年时间,网贷行业满标效率值总体呈现下降走势,2016年6月该行业的满标效率为136.45秒/千元,2017年5月该数值下降至86.58秒/千元。
从平台获客成本暴增,“一客难求”,到如今的“一标难求”,两年多的时间里,这种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逆转。包括消费金融在内的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以新技术将普惠金融“普”的进程大大扩展了金融服务的目标群体,但优质资产仍然缺乏,存在严重的“资产荒”。
造成“资产荒”的根源之一,是现阶段我国仍不成熟的征信体系,使优质资产难以被鉴别和挖掘。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表示:“征信是整个金融业的基础设施,但我国的征信建设很多年以来都存在痛点和短板,这让金融业在民间的发展遭遇很大瓶颈。”
资金荒与资产荒并存
一边是资金荒,一边是资产荒。在消费金融飞速发展的这几年,资金端和资产端的情况不断变化,甚至出现资金荒与资产端并存的时候。
现金贷越来越难以拿到资金的原因,是因为现金贷的本身属性。不少“金主”认为,现金贷是面向次级客户发放贷款,容易引发一系列金融和社会问题。在他们眼中,车贷、房贷,这种有抵押的资金,是更安全的选择;而农村金融等业务,更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综合考量之后,现金贷不是最合适的选择,因为服务的人群较低端,坏账较高,还存在多头借贷问题,一旦引发债务危机,坏账恐怕会崩盘式爆发。
而在现金贷的眼里,资金来源也存在歧视链,最优的来源应该是银行、信托和保险、消费金融机构,最后才是网贷,现金贷平台不会只对接一个资金来源,其原理就是分散风险,永远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除了银行,另外一个成本较低的资金来源,就是ABS——最近中银和捷信,都发行了公募ABS。于是,今年以来,各大金融平台纷纷发行ABS,此起彼伏,尤以百度金融、京东金融为盛。
自2016年起消费金融ABS发展迅速,已成为第三大类的资产类型。截至2017年6月,消费金融ABS累计发型额约1500亿,而在2016年底,市场上已发行消费金融类ABS累计发行金额超过1000亿元。半年时间,消费金融ABS金额增长50%,加速扩容的现状与消费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不无关系。
事实上,无论是资金荒还是资产荒,都压抑不住消费金融的需求爆发。根据艾瑞咨询此前发布的《2017消费金融洞察报告》显示,短短4年,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交易规模从60亿猛增到4367.1亿。从2013年到2016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实现了70倍爆发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317%。
很多事物的发展,都是先发展,后分化,从急速高峰,进入发展瓶颈之后,开始出现“二八分化”。金融的发展,也是同样的轨迹。好的平台,聚拢所有优质资源,差的平台,面临断粮断流——此时,就开始了行业的大洗牌,而唯有时间,能证明何种发展是合理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