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讯,在近期热议的互联网金融上市热潮中,无论是已上市的宜人贷、信而富还是已披露招股书的趣店,以及传出上市消息的后备军团中,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是:他们都会为传统金融机构尚未完全覆盖的人群提供信用借款服务,通俗意义上属于现金贷产品。
在满足上市条件背后,现金贷产品带来的利润成为满足上市财务条件的重要支撑。现金贷产品的赚钱效应依旧明显。上市公司二三四五(002195.SZ)披露,其“2345贷款王”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总金额129.60亿元,营收5.53亿元,并表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增长44.7倍。
在监管严加规范下,资本仍然对现金贷业务乐此不疲。信息不透明、费率高企等问题仍在暗中潜行。
花500元找一个借款客户
“您有3000元现金额度可提取”;“缺钱用?XXX帮你解烦忧。最高5万额度,最快2分钟下款。”类似宣传语屡见不鲜。
“难的不是没有钱,而是找到借钱的人。”一位互金公司人士评论称。
而为了找到借款人,平台均花重金在流量购买上。“获客很贵。”一位平台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平台选择在今日头条、百度关键词等进行投放,当有潜在意向客户点击进入页面,输入姓名、手机号,即可给出虚拟额度,如果有进一步借款需求,再输入身份证号匹配,根据征信、数据模型等筛除逾期、欺诈客户,最后一般能给出的额度基本在3000-9000元的范围内。“这个过程中客户数一路衰减,而且根本达不到平台宣传的20万的额度。获得一个借款客户成本普遍在400-500元,一些带流量的平台会好些。”
浅橙科技CRO陈裕介绍,现金贷平台运营中最大的成本不是资金成本而是流量成本。“现在现金贷领域做得比较大的几家企业,每个客户的放款流量成本就有80-100元多一些,这还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成本。”背靠大树好乘凉。趣店也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在获得支付宝平台开放入口后,其获客成本从2015年的169.25元下降到2016年的33.48元,营销费用也不升反降。在业内看来,这在市场上已经是极低的成本。
上述某平台业务负责人表示,当前许多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金融业务的逻辑也在于此。其在流量上就比其他平台占得先机。如360推出借条、聚美优品推出颜值贷等。
“除了线上流量和品牌投放,平台要大量烧钱才能形成获客的连锁反应。为了推动获客也会对推荐人提供一些奖励,有些像传统业务的代理人提成一样,所以也会有很多羊毛党、诈骗者存在。竞争越来越激烈,平台代理人之间也会相互推荐客户。”重庆小雨点网络小贷平台CEO林坚诺介绍。
借贷成本亟待标准统一
在现金贷草莽时期,业内普遍流传仅靠芝麻信用分即可放款。对于用户缺少必要的审核条件,且主要通过畸高的利率去覆盖高风险。
尽管在监管重拳下,现金贷野蛮生长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但一些不合规现象仍然存在。一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一家现金贷平台上借款1000元,实际到账仅为900元,100元服务费用在发放时直接扣除。
此前,上海市黄浦区金融办曾向辖内企业要求,现金贷业务必须核实借款人身份(身份信息、银行信息),利率必须在国家规定的36%以内,不得收取砍头息、服务费不能在本金中扣除、不得打乱还款顺序、不得进行暴力催收。并且P2P不得开展校园贷业务。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表示,当前仍然有许多平台的管理处于灰色地带。“产品利率年化基本都不会超过36%,甚至有很多平台宣称零利息,不过都会在费率上做文章。许多平台法务根据现有法规拟定可以收取哪些费用。”
林坚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海外,可以比较方便地对贷款成本进行比较,信息透明。但国内多数平台都宣称低利率、额度高等,虚假承诺的情况十分普遍。他也建议,对于现金贷的利率或收费管理应从客户付出的总成本考虑,包括信息中介费用。此外,当前现金贷平台信息披露仍不全面,他建议,对于不同期限、不同费用、不同的还款周期上,应使用统一、清晰的计算方法。在信息披露上要求体现加总所有费用在内的贷款成本。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业绩爆雷,股价遭重创拖累全球股市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