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讯,上下班高峰期令你我恐慌的地铁公交大军,俨然已成为支付巨头新的财富来源。公共交通正在成为电子支付巨头你争我夺的新战场。
在各个店铺和摊位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二维码攻占完毕之后,出海寻找新市场似乎成为了支付巨头的不二选择,毕竟各大银行和外来的苹果支付都难以打破前两者创造的格局。那么,国内支付市场果然无法打破这双头垄断吗?
其实并不然,相比于购物时的人手一个智能机,在公共交通上,仍有大部分人群还在使用公交卡,而公交卡带来的体验确实不太方便。相比之下,随手“刷手机”要方便快捷的多。因此,刷手机进站取代刷卡进站所产生的支付市场可能会再次搅动支付市场。
据银联估计,我国每年有900亿人次乘坐公交车和地铁。如此典型的使用场景和如此高的使用频率自然成为了支付企业眼中的“香饽饽”。由于国内公共交通的移动支付市场相对来说还没有形成“双头垄断”,因此对很多没有赶上早期移动支付热潮的企业又有了一个参与的机会。到目前为止,国内交通工具移动支付竞争正比拼的火热。
9月26日,中国银联联合广州地铁宣布,银联将与Apple Pay 一起前往广州地下系统,让广州人民体验一把银联手机闪付与ApplePay在广州地铁直接过闸的感觉。届时,乘客可通过银联各类手机Pay、银联芯片卡和银联二维码等方式“刷手机”乘车。
目前使用银联卡的通勤者现在可以在城市所有车站的6000多个地铁车站使用他们的iPhone和AppleWatch支付。银联称这一安排是推动建立全国“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一部分。
在过去将近一年多的时间里,银联都在悄然布局城市交通为基础的支付场景。
今年5月份,银联就开始携手杭州公交集团在其下辖所有公交线路陆续开通“银联云闪付”。截止到上周,杭州地区的高铁、公交和地铁都已经实现了“银联云闪付”全覆盖。除此之外,福建龙岩以及广东肇庆等地的公交项目中也实现了此类功能。
银联上周五表示,在福建省龙岩市实行该项目的前20天里,已经在382辆巴士中出现了30万次使用支持ODA的银联卡支付的情形。
除了银联以外,互联网巨头,包括腾讯和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也开始在国内庞大的公共交通市场取得进展。
本月初,腾讯马化腾出现在安徽省合肥的一辆公交车上,亲自来推广自家推出的“腾讯乘车码”。
据介绍,“腾讯乘车码”借助腾讯微信小程序技术特点,用户无需充值,刷码即可乘车。据称,马化腾上车刷码只用了0.3秒就扣费成功。当然,前提是先用微信扫描公交车内的二维码进入乘车小程序,获得通乘车码之后,再将其对准车内扫码机区域,才能迅速的完成付款。
据报道,“合肥通”官方APP将于10月份正式推出“乘车码”功能,在此之前,腾讯已经在广州,深圳,青岛,佛山等城市与当地的运营商进行了合作,合肥将成为“腾讯乘车码”试行的第五个城市。
作为腾讯在支付领域的老对手,蚂蚁金服已经允许支付宝用户通过扫描包括杭州和武汉在内的10多个城市的指定二维码支付公交费用。目前浙江省嘉兴市的七条线路的119辆公交车都已经安装了移动支付系统,而杭州市全部5000辆公交车也都支持支付宝扫码乘车。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6月底的最新数据,中国拥有5.02亿移动支付用户,占互联网用户总人数的67%。而公共交通由于具备使用频率高和实际需求高的“双高”特点,势必会更吸引更多的乘客使用移动支付方式。
到时候,来自公交和地铁的移动支付厮杀会更加激烈。最终这个市场是否会像其他支付场景一样“双雄称霸”,还是会“百家争鸣”抑或“一家独大”,还要拭目以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