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燃油车的末日真的要到了吗?)
王国信
近日关于燃油车在中国禁止销售的话题十分火爆,点燃一切的来自工信部的一句表态。9月10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我国已启动传统燃油车停产停售时间表研究”。其实,不论是从前后文还是从句子本身来看,工信部此次表态只是指出了一个趋势——中国将在未来禁止燃油车生产销售,具体的时间并不确定。但在后期的传播中,禁售燃油车的说法已经完全走样了。
在不少媒体的报道中,禁止生产销售燃油车的时间点被划定为2030年,一些企业甚至也已经开始相信这种说法。令人比较困惑的是,相关部门并没有对此做出更多的解释。这种模糊的状况令人十分担忧,也逐步给企业带来了困扰,对其研发路线的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影响。比如在不成熟的状况下,将产品全部电动化时间一再提前。同时也使得眼下已经有点膨胀而过热的产业投资再度兴奋起来。
特别是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表达了非常激进的观点。一位曾为电池企业高管的人士甚至毫不避讳的表示,中国禁止燃油车销售不是在跟随欧洲,从国情来看中国更需要加快禁止燃油车销售。可以猜测,他的理由应该有产业“弯道超车”、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这三大方面。但如果跳出行业利益这个出发点,不管从哪方面来看,禁止生产销售燃油车的条件都不成熟,燃油汽车并没有到可以退出历史的地步。
在禁售燃油车比较激烈的德国——这是当前汽车工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一直对禁售燃油车比较坚决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近日的法兰克福车展上也承认了在短时间内禁售燃油车并不现实。“非常肯定的是,我们在二十多年时间内仍然需要燃油汽车。”在之前,默克尔曾表示要快速推进德国禁售燃油车,“英法两国计划从2040年开始禁售柴油车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接下来的十余年的时间里,德国车企必须全面放弃对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研发工作。”
目前,已经有包括荷兰、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多个国家公布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美国加州最早在2015年宣布可能将在2030年禁止传统燃油车上市销售。荷兰在2016年宣布从2025年开始禁止在荷兰本国销售传统的汽油和柴油汽车。另外,挪威、德国、印度、法国、英国也都宣布了自己的禁止销售燃油车计划时间表,时间大致在2025年-2040年之间。其中,挪威、德国、印度、法国,暂且为“计划”状态,只有英国以法令宣布最终时间点。
中国汽车的普及远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我们当然可以抄近道,直接跳入“电动时代”——如同我们直接跳过信用卡时代,进入了电子支付时代,但要注意的是,电子支付是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
中国的国情之复杂,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在结束燃油车时代的同时,首先应该想清楚怎么结束,而不是何时结束——这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而并非如同欧美国家一样,可以令行禁止的。因为,欧美目前禁止燃油车的国家,不论是哪个指标上来说,都与我国有太多不一样。而我们可行的方式,可采用大城市、农村逐步推进的方式。
从产业来看,欧美的基金已经影响了中国企业稳健的发展思路,比如奇瑞宣布要在2020年实现全部产品的电动化。这个决定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即便是全球最具备实力的汽车企业,目前也采取多元化的发展路线,而并不是对电动车这一条路线孤注一掷。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奔驰、丰田。
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全球总裁蔡澈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没有人能够具体预期未来十五年到二十年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期望有更好的结果,政客有不同的日程,企业也会有不同应对之策。”在展示最新科技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奔驰展示了电动车、无人驾驶等未来出行方式,也展示了在燃油车甚至在德国饱受争议的柴油车上的最新技术。而丰田汽车则一直采取包括电动车、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的发展方式。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比亚迪上半年研发投入超200亿元,比特斯拉多出约40亿
- 英伟达第二财季营收300.40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大增168%
- 知名特斯拉投资人“心灰意冷”:持仓已砍半,AI和机器人都救不了它!
- 腾讯音乐Q2持续高质量增长:总收入71.6亿元,付费用户数1.17亿
- 微软Q4营收647亿美元净利220亿 盘后一度大跌7%
- 英伟达市值接近苹果 高增长可以持续吗?
- 优信发布财报:零售量环比同比均增长 预计2025财年业务量增长超200%
- 36氪Q4季报图解:营收1亿同比增7% 净亏1766万
- 联想控股2023年净亏损38.74亿元同比转亏,营收下降10%
- 腾讯音乐Q4及年报:在线音乐强劲增长,持续促进产业共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