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显示, 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3.8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接近2.4亿。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至4.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如此众多的人口数量和严重老龄化趋势,无疑是对社会健康保障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2014年9月正式成立的轻松筹,就是这样一位“尝鲜者”。历经三年的发展,轻松筹在2017年迎来了重要升级,从一个社交众筹平台转型为全民健康保障平台,并同步引入了区块链技术。
过去的轻松筹: 始于社交众筹
无论是同学重病、还是地方遭遇自然灾害,亦或是给山区儿童捐赠,在传统的社会救助中,往往都是大众被通知后“训练有素”的加入捐助,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快速聚集资金,但无法确保按需捐赠,或者受捐物太多,无处安置,亦或所捐非所需。如果只有热情,捐助更像是一种“运动”。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人们拥有了独特的爱心奉献形式。轻松筹在发起时,就紧扣移动互联网的强社交关系,陆续上线了农产品众筹“尝鲜预售”、梦想众筹“梦想清单”以及大病众筹“微爱通道”等业务板块,种类繁多,成为非常火爆的众筹阵地。
尤其是在大病众筹中,轻松筹打破了过去“英雄式的救助运动”,让需求者可以针对某个具体项目或特定事件发起众筹需求,参与者可以做出回应。这样,通过信息、资源精确地匹配、公开,让英雄行为成为普遍行为,是一种更加平等的,更具亲和力的救助。据了解,在不到三年时间中,轻松筹的注册用户已超过1.6亿人次,筹款项目超200万个,支持次数超3.7亿,成为了行业的领军者。
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正在改造传统领域的思维。虽然有资料显示,国内60万家公益组织,懂得运用互联网的不超过10%,但互联网的信息共享行让它与公益有着天然的关系,借助网络传播,通过技术提高效能,并非是时代倒逼,而是顺势而为。无论在政策或行动上,传统公益已经开始行动——2016年年初,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轻松筹成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轻松筹微基金;2016年9月1日新慈善法实施,轻松筹成民政部指定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轻松筹也已与几十家公益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截至2017年6月30日,合作基金会共发起342个项目,共计募捐金额3017万元,累计捐赠达108.7万人次。
现在的轻松筹:聚焦全民健康 让公益成为最后一道防线
建立伊始的快速成长,并没有让轻松筹停止思考。在2017年8月,轻松筹对外宣布从一个社交众筹平台转型为全民健康保障平台。说起转型原因,轻松筹联合创始人兼CEO杨胤分享道,“在成长过程中,轻松筹发现大众对医疗救助的需求非常急迫,用户量也日益增多,这成为了我们转型聚焦全民健康领域的一个先导因素。”转型后的轻松筹聚焦在健康领域,建立起层层防护的健康保障“体系”,这套体系的特点在于,将公益打造成了最后一道防线。
具体来说,在不得不求助于公众之前,用户可以在“轻松e保”购买保险产品。轻松e保将不同维度的健康和意外风险纳入保障范围,提供不同等级的医疗保障需求,有了保险,人们一旦得病也不会有很大的金钱负担。
但保险也不是一个人人都能负担的起的方式。于是轻松筹又建立了“互助模式”,设立了第二层保障“轻松互助”。互助跟保险不一样,保险是由一个服务商提供相对的服务,互助是所有的参与者承诺共同来建立起保障。用户可在健康时预存10元加入互助,成为互助会员,如有会员生病,则其他会员在互助金中均摊医疗费,帮助生病的用户渡过难关。这种模式对于所有参与者提供帮扶作用,属于事先的防护。
只有在事先的防护体系都不能解决的时候,人们才需走到公益的体系里去,首先是“微爱大病救助”。将社交的强关系运用到大病筹款中,轻松筹为求助者提供高效、透明、便捷的筹款渠道。要寻求帮助的大病患者,可通过轻松筹APP发起大病求助项目。此外,轻松筹还与众多公益机构合作,在“轻松公益”版块中接入大病慈善募捐项目,借助平台流量解决大病贫困家庭的急迫需求,做好与政府、公益组织疾病应急救助的衔接。截至2017年7月,全国共有147万个患病家庭通过轻松筹解决了医疗费等问题。
仔细去看这四个产品会发现,这四层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没病的时候防患于未然,有保险和互助基金,有病时启动互助,再深一层可以发起众筹集合大众之力,可以说是一个多层次的健康保障体系。
转型区块链技术服务商 打造安全、透明的慈善环境
在中国,想做慈善的人很多,但不少慈善组织的公开度、透明度或者说还有匹配度和精确度却始终难以做好。
公益行业的透明在过去存在很多信息透明的逻辑矛盾。
信息披露是有成本的,还需要保护捐赠人的隐私,甚至一些公益组织认为,涉及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信息也不宜对外披露。
因此,公益组织在向不同对象披露信息时,需要把握不同的边界,掌握不同的度。对于一些小的公益单元而言,由于需要披露的信息有限,因此,披露的内容更细,而对于一些大的公益组织而言,如果需要披露到每一分钱的使用,披露的成本会非常大,实际上这是在浪费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慈善资源。
矛盾的是,信息不透明又会导致慈善事业中的不信任,甚至腐败现象,让公益受阻或变质。
区块链作为一种具有不可篡改特性的数字账簿,它的公开、透明等特性与公益有着天然的耦合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技术所能发挥的价值,尽管有一些企业声称要引入区块链技术,但依然困难重重。
轻松筹“阳光链”是国内第一个自主研发的公益联盟链,也是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公益领域的首个真实应用。相较其他,阳光链也成为了首个联盟多家基金会和医院的公益联盟链,力求解决公益痛点。
今年7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中华少年慈善救助基金会、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以及互联网众筹平台“轻松筹”,共同启动了“阳光公益联盟链”。
自此,轻松筹也将开放区块链接口给各合作伙伴,让越来越多的公益单元连接到整个区块链当中。展望未来,在一条完整的公益区块链上,可能会具备包括医院、学校、法院、公安、保险、银行、支付等等公益基本组织之外的角色,上传他们手中拥有的包括身份证明、看病记录、审判决定、账户信息等等,有助于推动公益事业日趋公开透明的各类数字凭证,帮助捐助人尽可能掌握捐助环节中的资料信息,做到真正信息对称。
“技术+”早已不是新概念,创新已经是轻松筹的常态。
除了研发“区块链”,轻松筹在大数据、AI领域也有所行动。例如,以往平均每天可以完成100多个项目的审核,自2017年“智爱”系统上线后,技术和人力的双轨审核形成了很好的互补,每天项目审核数量可增加至2000至3000个左右,审核成本由之前200元下降到了60元左右。目前,中国数据体系的建立还不够完善,笔者相信在今后,公益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写在最后:
2014年~2017年,轻松筹走过了自己的三年之路,业务端由“广”到“精”,聚焦国民健康领域搭建起多层防护;行业中褪去了“互联网+公益”的标签,转型为区块链技术的服务商,通过技术研发并与公益单元合作,盘活了传统公益,让捐助者、受助者,基金会、医院等众多公益单元,都具备了平等参与公益的机会。纵观轻松筹的发展,从未止步于“此时此刻”,期待它的下一个三年。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比亚迪上半年研发投入超200亿元,比特斯拉多出约40亿
- 英伟达第二财季营收300.40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大增168%
- 知名特斯拉投资人“心灰意冷”:持仓已砍半,AI和机器人都救不了它!
- 腾讯音乐Q2持续高质量增长:总收入71.6亿元,付费用户数1.17亿
- 微软Q4营收647亿美元净利220亿 盘后一度大跌7%
- 英伟达市值接近苹果 高增长可以持续吗?
- 优信发布财报:零售量环比同比均增长 预计2025财年业务量增长超200%
- 36氪Q4季报图解:营收1亿同比增7% 净亏1766万
- 联想控股2023年净亏损38.74亿元同比转亏,营收下降10%
- 腾讯音乐Q4及年报:在线音乐强劲增长,持续促进产业共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