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讯,9月16日,大四学生张丽(化名)在分期乐上申请到了12000元的额度,其中乐卡借款额度为6000元。她在开通乐卡的时候选择的是“我未工作”,学历选择的是“本科在读”。
同一天,张丽在趣店也申请到了1500元的借款额度,趣店并未向她核实过学生身份。
9月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此前,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曾在2017年6月28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到,从事校园网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
然而,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6月28日之后,仍然有不少大学生卷入借贷风波。目前不少贷款APP的大门仍然向大学生敞开。一些平台回避了借款人的学生身份,一些平台则在明知借款人学生身份的情况下,仍然向学生发放了贷款额度。例如,分期乐在填写了“本科在读”后,个人信息中有“重要朋友”一项,可选择“室友”、“同班同学”。爱又米在申请中有验证学信网的步骤。
分期乐、爱又米:仍可借给学生
尽管监管叫停校园贷,但大学生仍能从多个平台上借款。学生在分期乐、爱又米申请时均填写了学生身份,仍然拿到了贷款额度。
目前,主打客户群体为年轻人,规模较大的网贷平台包括分期乐、爱又米、趣店等。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多名学生从上述平台可以借款。
9月12日,大四在校生舒同(化名)以手机号注册了分期乐账号,该APP的“乐卡”一栏显示只要开通该服务,就可以获得日利率0.049%的借款。
舒同告诉新京报记者,点击“开通乐卡”后,分期乐APP跳出了“我是学生”和“我已毕业”两个选项,选择“我是学生”后,需要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学校和学历信息、紧急联系人信息以及个人银行卡号。最后经过刷脸认证,获得了贷款额度8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舒同获得贷款的过程中,明确选择了“我是学生”这一选项,并在最后成功获得了借贷额度。
据了解,分期乐曾获得京东战略投资,其官方网站介绍,分期乐是“受年轻人欢迎的潮流时尚分期商城”。安卓平台安装页面显示,分期乐APP在安卓机上的安装次数已超过447万。
记者发现,9月13日,分期乐APP进行了认证更新,将“开通乐卡”之后的选项更改为“我已工作”和“我未工作”。9月16日,大四学生张丽在申请时选择了“我未工作”,在填写本人信息时有“学历水平”的选择,其选择了“本科在读”,并按要求填写所在学校和入学时间,随后的“紧急联系人”资料中,除直系亲属父亲、母亲,还有“叔伯姑姨”可供选择,而“重要朋友”一项,可选择“室友”、“同班同学”、“男/女朋友”。该资料填写页面中,可以“选择联系人”从手机通讯录中一键导入。
在完成一系列申请后,张丽从分期乐获得12000元的额度。从申请到获得12000元的额度,张丽仅花了11分钟。而在乐分期现金借款“借的到”中推荐使用乐卡借款,可借额度为6000元,单笔可借100元-2000元,日利率为0.049%,随借随还,最长可分期36个月,并显示“小额借款,3秒到账”。
同时,在借款页面中,还推荐了其他借款软件,最高可借1万元到5万元不等。在最终借款时,需要扫描身份证,完成实名认证即可到账。
大二学生小杰则在另一家网络分期平台爱又米上获得了借款额度。
9月13日,大二在校生小杰注册了爱又米平台账号。他在填写了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和联系人等基本资料后,获得了3000元的借款额度。小杰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在资料填写过程中,爱又米平台提示,如果填写了银行卡和手持身份证照片并验证学信网(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是教育部指定的学历查询惟一网站。)三项,可以提高贷款额度,自助审核预计可以获得最高20000元额度。
网络分期平台爱又米的宣传语是“年轻人安全可靠的消费金融平台”。这款APP原名为“爱学贷”,曾经的宣传语是“一家专注为中国大陆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提供分期消费服务的网站。”据其网站介绍,爱又米业务2016年完成了用户群体的延伸,平台注册用户突破1000万,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并完成了中顺易领投的C轮融资。
一直使用爱又米的大三在校生小王表示,她一年前在该平台申请借贷时需要确定学生身份,平台客服会打电话给她的担保人以及室友确认其还在上学。目前,她的“旧账”还未还完,但依然可以借新贷款。
大四学生张丽9月16日在爱又米进行身份认证时,在学历水平中选择了“未毕业-本科”,需要选择自己的学校、学历类型和入学时间,接下来进入“学信网验证”,需要提交学信网账号和密码,如果没有学信网账号,可以选择“马上注册”,并表示“爱又米承诺保护信息安全”。通过最后一步“刷脸验证”、“手持身份证照片”和“学信网信息”验证后,张丽收到爱又米APP的客服电话和申请提示“已帮您生成了一笔提额订单,请保持电话畅通,审核通过将获得最高12000元信用额度。”
昨日,记者致电分期乐客服电话,其称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可以申请业务。记者称是大三学生,能不能通过审核,客服回答可以申请试试。
记者拨打爱又米客服电话,其表示,只要是18周岁到40周岁,大专学历以上,都可以申请。大三学生还未毕业能否申请?该客服称,只要满足上述基本条件,都可以申请贷款,具体能否申请成功要看审核结果。
趣店:学生申请未询问是否为学生
学生从趣店应用上拿到了贷款额度,但在审核过程中,并未被询问是否为学生。业内人士认为是在打擦边球。
9月13日,大三学生小王下载了趣店应用,在填写了姓名、身份证号,并使用手机号和手机服务密码验证信息核实信用后,得到了1500元的借款额度。
小王尝试借款100元,借期一个月,平台显示该项借款需要103元月供,其中包含3元的“服务费”。按此计算该月利率为3%。而从注册到申请贷款成功的过程中,趣店都没有向小王验证其学生身份。
9月16日,大四学生张丽也下载了趣店应用,上午10时43分开始注册信息并绑定本人实名认证的支付宝账号和芝麻授信,10时53分申请通过进入审核,11时06分就完成了“基础授信”,张丽和小王一样获得1500元额度,授信过程为23分钟。又花了10分钟,张丽顺利地从趣店借到了钱。
趣店审核中“互联网信用评估”一项中显示,根据用户手机信息进行认证,并收集身份、账单、通话信息等信息用于认证,并告知“运营商将会发短信告知您,我们从网上营业厅查询过您的详单,这是认证您信息的正常过程。”但在张丽申请和审核全程中,趣店APP并没有对她“是否为学生”进行过验证。
趣店(原校园分期平台“趣分期”)曾获得包括蚂蚁金服等多家公司投资,在校园贷监管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是转型较早的校园贷平台。2016年7月,“趣分期”升级为趣店集团,2016年9月趣店集团宣布已暂停校园地推业务,专注于消费金融业务。目前其简介为“国内面向年轻人提供分期消费的金融服务平台。”
也有主打年轻人群的网络贷款平台已经关闭了大学生的借贷之门。
9月13日,大二学生小娟在一家平台申请借款,经过身份认证、手机认证、绑定银行卡等流程后,小娟被告知“资料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认证失败。小娟向客服询问为何认证失败,客服回答称小娟没有达到审核标准,“可以去我司的另一小额信贷平台尝试,条件是年满18周岁并参加了工作,在校生无法申请。”
“2009年左右,银行关闭了给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正门’,但学生信贷的需求仍然存在,市场规律下各类校园贷的‘侧门’才向学生打开。最近一年,教育部发了许多次文件,直至今年6月,政策定调关闭了非银行机构校园贷这一‘侧门’。但目前距离银行校园信贷服务的‘正门’充分打开还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在大量的需求下,不少信贷平台以迂回的方式继续为大学生提供贷款并不奇怪。”****联合创始人石鹏峰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一些网贷平台不核实大学生身份就发放贷款的行为,可能涉及该贷款机构没有尽到KYC(充分了解你的客户)原则,但对于到底什么程度的了解算充分,什么程度的了解不够充分,目前并没有也很难有明确标准。
校园贷“穿上”年轻贷的“马甲”继续给大学生借钱,是否违规呢?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永伟分析称,“属于打擦边球的行为。”
目前众多网贷平台面向的客户是18周岁以上的年轻人,如何区别其中的大学生?“18周岁和学生身份,是很难界定的。18岁可能是社会打工者,而25岁以上也可能是在读的博士研究生,还在校园里。所以校园和年轻人,是交合的概念,目前来看很难将二者厘清。”一位业内人士说,“所以很多网贷机构不承认自己是校园贷,或者是伪装起来的校园贷,对用户不做甄别,借款周期多为7天到三个月,利息非常高。”
该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校园贷最大的问题,是网贷机构不做消费使用用途的核查,学生的正常消费大部分是良性的,出现问题的校园贷多存在于多头借贷,如果学生陷入赌球或者赌博,就沦陷了。”
学生贷款APP仍多,专三本四不做
9月12日,新京报记者以“校园贷”和“学生借款”等信息在APP商店搜索时,发现不少主打客户为学生的借贷类APP依然活跃。
记者在安卓应用商店和苹果商店中简单搜索“学生借钱”关键词,仍能搜索到大量相关贷款APP,其中不少直接以“大学生借款”为名。
比如,“大学生贷款分期极速版”在简介中表述为“大学生的借钱神器,信用良好就能借到”;“零零期分期小额贷款”自称“大学生手机现金信用贷款钱包闪电借款”;“99分期”则表示其是一款“专为大学生打造的分期购物消费APP”。容易贷学生版,是容易贷旗下面向专科本科大学生快速手机借款的平台,只为大学生提供急用钱的借款,并在APP中打出口号“让青春不留遗憾”。小额借款APP也在借款条件中表明“18岁以上用户,身份证即可借款”。“专科贷”、“我来贷”等则表示专为年轻人服务,“最快3分钟借款3万”。
此外,一款名为“名校学贷”的APP介绍为“靠谱的大学生贷款分期”。一款名为“不贰钱包”的APP则在首页中打出了“专注于在校大学生的小额借款服务”广告。
新京报记者发现,“名校学贷”APP的借款额度在500元到2000元左右,月利率3%,申请借贷之前的必要步骤是进行学信网认证。
9月12日,新京报记者以在校生身份咨询不贰钱包APP客服时,客服明确表示学生可以借贷,但“专三本四不能做,还需要提供学校、成绩、逾期等信息,审核很严格”。并向记者索要学信网账户密码,在遭到记者拒绝后,客服表示“你这么小心不适合做网贷。”
在见到记者犹豫后,该客服称,只要记者提供基本资料和照片就可以帮助申请另一款APP“马上贷”的贷款额度,并表示“马上贷额度8000元,分12期,每期还887.64元,到账后我们收取20%手续费,也就是1600元,您实际到手6400元,通过率非常高。”
部分“年化利率”高过高利贷,高的超500%
在多部门联合禁令下,今年6月以来虽然校园贷有明显收紧,但学生还是能从不少网贷APP中“拆东墙补西墙”。新京报记者发现,部分网贷利率和隐藏的手续费,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一次接触校园贷是因为学费丢了,不敢给家里说。怕家里知道又要挨骂。”今年大四的河南大学生高峰(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当时正好在学校里看到有各种小广告,想着就试一下,写的利息也不高可以分期还,觉得自己可以还得起。但后来才发现还有各种管理费。
高峰慢慢发现自己还不上,就又借其他的平台,拆东墙补西墙,以贷还贷,父母给的生活费大部分也用来还账。就这样,高峰半年内从38家网贷机构借款,欠账金额也从最开始的7千多到了现在的5.2万。
从八月份开始,无法补上大窟窿的高峰开始收到许多催收信息,“整天提心吊胆,怕他们联系老师和家长。通过这段经历,我意识到不管有什么要记得和家人商量,尤其是不能碰网贷,之前还在想那些新闻上的人多傻多可笑,真的发生到自己身上才发现,一步错,步步错。”
高峰的38家网贷,都属于小额借款,最多的一笔4000元,最少的一笔仅300元。为了以贷养贷,有时候他一个月会连续申请十家。而这些借款时间有些发生在部委明令禁止校园贷之后。2月11日他第一次借款,今年6月后借款愈加频繁,他在7月借款24家,8月借款9家。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对于网贷机构来说,学生是很优质的客户。因为在上学,所以不担心他会赖账跑掉,每个月有家长给生活费,算是收入稳定。而校园贷门槛低,周期短,回款快,消费频次高,所以瞄准这一群体的网贷大爆发,最早介入的几家大平台也挣得盆满钵满。”
“很多借网贷的学生最初可能只想买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分期每个月几百块钱是可以承担的。只要是合理消费,就是可控的。怕就怕学生迷上赌球、赌博,就会陷入多头借贷,越借越多。”该业内人士说,“问题就出在,各家平台风控也很松,有的学生可以借四五十家。”
新京报记者在高峰的借款列表中看到,他从38家借款平台中,共借本金52655元,其中期限最长的2个月,最短的仅1周,大多借款时间为1-3周的短期借款,而新借款的理由清一色为“还贷款”,至今他还款6886.14元,加上利息未还金额为53110.37元。在半年内除去本金多出7341.51元的利息。其中8月初有一笔在“先花钱”APP的1000元借款,为期7天。手续费为98元,到手902元,相当于周息9.8%,“年化利率”509.6%。而目前一般信用卡贷款日息为0.05%,年息约为18.25%。
9月13日,小王在爱又米平台成功借出了100元贷款,一个月还清,结果显示应还金额为105.83元,按此计算该平台的月利率高达5.83%,年化利率高达近70%。
根据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银行“正规军”能否“补位”?
校园贷要开正门,堵偏门。专家认为,一年之内银行难以满足目前大学生的信贷需求。
9月10日到14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天津地区的多家高校,校园布告板已经鲜有校园贷小广告。
“前两年开学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校园贷的广告,现在校园里干净了很多。”大三学生小杨告诉新京报记者。
高校在开学时也对学生上了校园贷“第一课”。8月31日,清华大学发布通知,对于发现学生参与不良校园贷的事件要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及学校主管部门,并会同学生家长及有关方面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将危害消灭在初始状态。未经校方批准,严禁任何人、任何组织在校园内进行校园贷业务宣传和推介,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对发现的不良校园贷进行举报。
今年6月,网络借条管理平台“今借到”发起“今济计划”,寻找阳光投资人,解救陷入多头借贷的大学生,计划发起初期就有3121位学生求助。该平台负责人马卫东介绍,今年7月以后新增的校园贷案例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之前每天有十几个学生求助,现在降低至每天两三个学生,这和多部门监管、社会媒体对校园贷案件的披露有关,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有很强的警醒作用。“校园贷目前最重要是走向规范化,正视大学生的合理消费需求。”
有一项针对江苏高校学生的调查显示,86.2%的大学生反对校园贷,支持的比例仍有13.8%。一个月1到2次使用频率的大学生达到6.2%,三个月使用1到2次的达到15.7%。相比于透支信用卡,校园贷的便捷性,是这些超前消费学生屡次套现的主要原因。
今年4月21日,在银监会召开的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就对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进行了反思。会上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金融与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持续推进网络借贷平台(P2P)风险专项整治,做好清理整顿工作的同时,加强商业银行对大学生的金融服务。
此后,建行、中行、招行、青岛银行等推出了“校园贷”相关产品。
5月17日,建行广东省分行宣布推出“金蜜蜂校园快贷”,额度在1000元至5万元之间。该产品可全额提现,一年内随借随还,按使用天数计息。产品投放初期,额度将控制在5000元以内,未来将随着学生本人的良好信贷记录逐步提高额度。
中行推出“中银E贷·校园贷”产品,据介绍,该产品业务初期最长可达12个月,未来延长至3到6年,覆盖毕业后入职阶段。同时将提供宽限期服务,宽限期内只还息不还本。贷款金额最高可达8000元。
9月11日,工行正式宣布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大学生融e借”。
银行“正规军”能否起到“补位”作用?“校园贷目前大部分用户是二、三本高职院校中的一些家境不好的孩子,这部分学生的合理需求怎么满足?银行实现这一职能是最好的。”陈永伟说,“但目前来看承担校园贷的银行,瞄准的其实还是名校的大学生,这些学生信用比较好,出于风控的原因,一些需要钱的大学生,需求仍然无法得到满足。”
“当前来看,违规校园贷需要整治,但一刀切禁止,还不现实。”陈永伟认为,“如果把校园贷完全禁止,这些学生的贷款需求,可能转向更地下、更隐蔽的‘校园贷’,危害会更大。”
“要改变当下各类校园贷款平台仍然活跃的现状,达到政府的监管目的,除非银行这一‘正门’打得足够开。但目前银行才刚刚恢复校园贷款业务,距离完全满足市场要求还需要一定时间。根据我的经验,至少一年之内银行仍然无法满足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信贷需求。”石鹏峰表示。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业绩爆雷,股价遭重创拖累全球股市
- A股半导体并购热潮汹涌,36家企业引领产业整合新篇章
- 英伟达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逼近3.4万亿美元
- 新大陆正式成为华为鸿蒙开源系统A类捐赠者, 布局鸿蒙生态
- 苹果第三季度出货量创历史新高,无限接近全球第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