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强东患线下缺失焦虑症?(记者观察))
线下已经被互联网巨头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对于最新晋升至“字母矩阵”BATJ的京东来说,对“线下”的追逐则更为迫切。
记者观察发现,除了在零售主业方面,大肆开线下实体店之外,在金融业务板块,京东也选择了线下拓展的“捷径”。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近半年来,京东金融与银联、银行开展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合作,包括和银联签署战略合作、和银联合作推出京东闪付、上线京东小金卡等。
在支付宝、微信等选择自建体系切入支付蛋糕的大背景下,京东的选择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不过也不难理解: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素有“得移动支付者得天下”之说,而线下场景又是移动支付成败的关键。当前,线下移动支付的主流方式二维码支付,已被支付宝和微信两分天下,京东金融要想追赶并非易事。
相比于支付宝和微信有阿里以及腾讯丰富的线下生态支撑,京东前期在线下场景的拓展并不顺利,这让刚刚自立门户的京东金融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如无法解决线下缺失的问题,其成长空间将大大受限。
因此,在前期线下场景拓展不利后,“焦虑”的京东不得不寄望借助银联系已有的网络在线下支付领域杀出一条血路。
与银联系频传恋情
记者简单梳理了一下,京东今年以来在金融业务板块与银联、银行的各种合作,如下:
2017年1月4日,京东金融与中国银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旗下支付公司——网银在线正式成为银联收单机构成员,可以开展银联卡线上线下收单业务。
2017年7月19日,京东金融联合中国银联北京分公司推出NFC支付产品——“京东闪付”,京东金融的电子支付账户据此可直接在银联的POS机上使用。
2017年8月18日,京东金融和兴业银行推出小金卡。小金卡其实是一张借记卡,用户开通京东小金库并办理小金卡后,卡内活期资金超1000元以上部分,将自动购买货币基金,反之则从货币基金内转入活期账户。凭借小金卡,京东金融的电子支付账户在打通消费和理财的同时,也获得了众多银行卡的线下场景。
虽然每一次合作的具体内容都有差异,但梳理后不难发现,京东金融这一系列动作都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展开:借助银联、银行的既有网络拓展线下支付场景。
借道银联背后
众所周知,国内第三方支付目前主流的方式是绕过银联与各银行直连。此种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机构线下收单时也撇开了银联原有网络,完全依靠自身力量,通过二维码去铺设商户。目前,支付宝和微信采取的都是这一策略。作为互联网金融参与者之一的京东金融,为何不沿用这种方式,转而借道银联呢?
原因是目前线下收单市场主要有两大门派:一种是支付宝和微信的二维码支付;另一种就是银联网络。经过打车大战、红包大战等一系列竞争之后,目前在二维码主导的移动支付市场上,已经牢牢地形成了支付宝和微信双寡头的局面,后来者京东金融已很难再打开局面。
艾瑞咨询的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国内移动支付市场的份额,支付宝占54%,财付通(含微信)占40%,京东金融旗下的网银在线所占份额几乎可以忽略。在此情形下,借助银联的网络去开拓线下场景,对金融金融来说是无奈之举,也是最现实的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此前就撰文称,从京东的角度看,马云和马化腾家的二维码满天飞,京东家的只能窝在线上商城吗?现在傍上银联这个高富帅,他们几千万家的商户立即为我所用。至少,不用再像“二马”家为了拓展线下商户,拉起庞大的地推团队去营销收银小妹和地摊大妈。
线下缺失恐影响未来
场景是支付业务发展的关键,在电商等线上支付场景格局已定的情形下,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们为了赢下移动支付这场竞争,都在不遗余力地拓展线下支付场景。
蚂蚁金服的线下场景拓展赢得了整个阿里系的支持。近年来,阿里巴巴先后复活口碑网、投资饿了吗、入股银泰、百联集团、打造盒马生鲜、天猫小店等新零售业态。在O2O领域,蚂蚁金服则通过未来医院、智慧城市、无现金城市等一系列战略,将支付宝的应用普及到了便利店、超市、餐馆、医院、交通、娱乐、公共服务等各种场景中去。
微信支付的情形也类似。腾讯借助资本的力量,在线下版图中圈下了包含着滴滴、摩拜、美团、大众点评等各种生态伙伴,同时也将微信支付普及到了零售、超市、餐饮、娱乐、交通、缴费等各种场景。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